标签:checked 客户端 frame /usr 部分 common host bsp cut
众所周知,对于所有的Web应用,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socket服务端,用户的浏览器其实就是一个socket客户端。
#!/usr/bin/env python #coding:utf-8 import socket def handle_request(client): buf = client.recv(1024) client.send("HTTP/1.1 200 OK\r\n\r\n") client.send("Hello, World") def main(): sock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ock.bind((‘localhost‘,8000)) sock.listen(5) while True: connection, address = sock.accept() handle_request(connection) connection.close()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从上面的socket代码实现了其本质,我们可以看到,服务端给客户端发送了一个"Hello, World",我们运行后浏览器就出现了相同字样,那我们把代码改下
client.send("<h1 style=‘background-color:red;‘>Hello, World<h1>")
再次用浏览器浏览我们发现,字体的样式改变了。由此我们得出两个结论:
1、服务端返回的永远是字符串
2、浏览器又恰好认识这段字符串的HTML规则,就会转换成对应的样式
下面我们要做的就是来学习这套规则
当我们在pycharm新建一个HTML文件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body> </html>
第一行<!DOCTYPE html>这是干嘛的呢
Doctype告诉浏览器使用什么样的html或xhtml规范来解析html文档
<!DOCTYPE> 声明必须是 HTML 文档的第一行,位于 <html> 标签之前。
<!DOCTYPE> 声明不是 HTML 标签;它是指示 web 浏览器关于页面使用哪个 HTML 版本进行编写的指令。
此元素可告知浏览器其自身是一个 HTML 文档。这个标签一个页面只能有一个。
里面的lang="en"叫标签内部属性,这里代表此页面为英文
<head> 标签用于定义文档的头部,它是所有头部元素的容器。<head> 中的元素可以引用脚本、指示浏览器在哪里找到样式表、提供元信息等等。
文档的头部描述了文档的各种属性和信息,包括文档的标题、在 Web 中的位置以及和其他文档的关系等。绝大多数文档头部包含的数据都不会真正作为内容显示给读者。
下面这些标签可用在 head 部分:<base>, <link>, <meta>, <script>, <style>, 以及 <title>。
<title> 定义文档的标题,它是 head 部分中唯一必需的元素。
注意:
1、应该把 <head> 标签放在文档的开始处,紧跟在 <html> 后面,并处于 <body> 标签或 <frameset> 标签之前。
2、请记住始终为文档规定标题!
1、提供有关页面的元信息,例:页面编码、刷新、跳转、针对搜索引擎和更新频度的描述和关键词
2、页面编码(告诉浏览器是什么编码)
<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charset=utf-8”>
3、刷新和跳转
<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30″>
<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5; Url=http://www.autohome.com.cn“ />
4、关键词
<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星际2,星际老男孩,专访,F91,小色,JOY" >
5、描述
<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这是我的python博客">
网页头部信息
css
<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css/common.css" >
icon
< link rel="shortcut icon" href="image/favicon.ico">
在页面中写样式
例如:引进文件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www.googletagservices.com/tag/js/gpt.js"> </script >
写js代码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 </script >
一、标签一般分为两种:块级标签 和 行内标签
二、行内元素与块级函数的三个区别
1.行内元素与块级元素直观上的区别
行内元素会在一条直线上排列,都是同一行的,水平方向排列
块级元素各占据一行,垂直方向排列。块级元素从新行开始结束接着一个断行。
2.块级元素可以包含行内元素和块级元素。行内元素不能包含块级元素。
3.行内元素与块级元素属性的不同,主要是盒模型属性上
行内元素设置width无效,height无效(可以设置line-height),margin上下无效,padding上下无效
三、行内元素转换为块级元素
display:block (字面意思表现形式设为块级)
p表示段落,默认段落之间是有间隔的!
br 是换行
< a href="http://www.autohome.com.cn"> </a>
1、target属性,_black表示在新的页面打开
2、锚
提交文件时: enctype=‘multipart/form-data‘ method=‘POST‘
ul
ol
dl
1 | 2 | 3 |
1 | 2 | 3 |
1 | 2 | 3 |
1 | ||
---|---|---|
1 | 2 | 3 |
1 | 2 | 3 |
1 | 2 | 3 |
1 | 2 | 3 |
1 | 3 | 3 |
3 | 3 | |
3 | 3 | |
3 | 3 | 3 |
文件:enctype=‘multipart/form-data‘ method=‘POST‘
css是英文Cascading Style Sheets的缩写,称为层叠样式表,用于对页面进行美化。
存在方式有三种:元素内联、页面嵌入和外部引入,比较三种方式的优缺点。
语法:style = ‘key1:value1;key2:value2;‘
必要性:美工会对页面的色彩搭配和图片的美化负责,开发人员则必须知道是如何实现的。
div{ }
<div > </div>
.bd{ }
<div class=‘bd‘> </div>
#idselect{ background-color:red; }
<div id=‘idselect‘ > </div>
#idselect p{ }
<div id=‘idselect‘ > <p> </p> </div>
input,div,p{ }
input[type=‘text‘]{ width:100px; height:200px; }
display:none
display:block
content contentdisplay:inline
css提供的cursor值
pointer || help || wait || move || crosshair
伪造超链接
pointer
自定义(一般不用)
mine
进击的Python【第十三章】:Web前端基础之HTML与CSS样式
标签:checked 客户端 frame /usr 部分 common host bsp cut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yunweiqiang/p/7355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