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删除 base 需要 img ref table 包括 image db_name
前言
前面在数据库的讲解中,其实很多东西都非常的细节,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我都是没有注意到的。可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会碰到所以都是做了记录的。
接下来,我将分享的是MySQL的DDL用来对数据库及表进行操作的。
mysql中保存了很多数据库、一个数据库中可以保存很多表。
对数据表的增(创建表)删(删除表)改(修改表字段)查(查询表结构)。 注意:这里的操作对象是表,对表的操作也就是表的结构,和表中的字段的操作(字段和记录要分清楚)
前提:表是在数据库下的,所以要先确实使用哪个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db_name[character set=utf8]
create table tbl_name [engine=innodb character set=UTF8];
1)格式
CREATE TABLE 数据表名(
字段名1 数据类型[列级别约束条件],
字段名2 数据类型[列级别约束条件],
字段名3 数据类型[列级别约束条件]
); 注意:格式不一定需要这样隔着写,完全可以全部写成一行。但是那样写可观性非常差。我这样写只是为了可以看的更清晰。
解释:1、[]中括号中的内容表示可以有可以没有,2、列级别这个“列”一定要搞清楚说的是什么,一张表中有行有列,列表示竖,行表示横
2)创建一个没有约束的表
3)对数据表进行查询
3.1)查看表结构
DESCRIBE 表名/DESC 表名 这两个的功能是一样的,简写了单词describe
3.2)查看创建表的语句
SHOW CREATE TABLE 表名;
这样显示的格式很不好,看不清楚,所以有了下面这个语句
SHOW CREATE TABLE 表名\G
修改数据表包括:对表中字段的增加、删除、修改。 在这个里面用的关键字为 ALTER
1)修改表名
格式:ALTER TABLE<旧表名> RENAME[TO]<新表名>;
alter table student rename to student1;
2)修改表中的字段
格式:ALTER TABLE<表名> CHANGE<旧字段名><新字段名><新数据类型>
alter table student change name sname varchar(30);
3)修改表中的数据类型
格式:ALTER TABLE<表名> MODIFY<字段名><数据类型>
alter table student modify sname varchar(50);
解释:只能修改字段名的数据类型,但是其原理跟上面change做的事情一样,这里也有修改字段名的过程,只不过修改后的字段名和修改前的字段名相同,但是数据类型不一样。
3)修改字段的排列顺序
方式1:ALTER TABLE<表名> MODIFY<字段1><数据类型> FIRST|AFTER<字段2>
解释:将字段1的位置放到第一,或者放到指定字段2的后面
alter table student modify sname varchar(50) after address;
方式2:ALTER TABLE<表名> CHANGE<字段1><字段2><数据类型> FIRST|AFTER<字段3>
解释:其实是一样的,将是字段2覆盖字段1,然后在进行排序
alter table student change sname sname varchar(50) after address;
CHANGE和MODIFY的区别?
原理都是一样的,MODIFY只能修改数据类型,但是CHANGE能够修改数据类型和字段名,也就是说MODIFY是CHANGE的更具体化的一个操作。
可能觉得用CHANGE只改变一个数据类型不太爽,就增加了一个能直接改数据类型的使用关键字MODIFY来操作。
4)更改表中的引擎
格式:ALTER TABLE<表名> ENGINE=<更改后的存储引擎名>
1)添加字段
格式:ALTER TABLE<表名称> ADD<新字段名><数据类型>[约束条件][FIRST|AFTER<已存在的表名>]
解释:在一个特定位置增加一个新的字段,如果不指定位置,默认是最后一个。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age int;
2)删除字段
格式:ALTER TABLE<表名称> DROP<字段名>;
3)删除表的外检约束
格式:ALTER TABLE<表名称> DROP FOREIGN KEY<外键约束名>
注意:外键约束名 指的不是被外键约束修饰的字段名,切记,而是我们在创建外键约束关系时取的名字。
格式:DROP TABLE<表名>;
这个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在有外键关联关系的两张表中,如果删除主表,那么是删不掉的,并且会报错。因为有张表依赖于他。那怎么办呢?针对这种情况,总共有两种方法
1)先删除你子表,然后在删除父表,这样就达到了删除父表的目的,但是子表也要被删除
2)先解除外键关系,然后在删除父表,这样也能达到目的,并且保留了子表,只删除我们不需要的父表。在3.7中就讲解了如何删除外键关系。
PRIMARY KEY(primary key):独一无二(唯一)和不能为空(非空),通俗的讲,就是在表中增加记录时,在该字段下的数据不能重复,不能为空,比如以上面创建的表为例子,在表中增加两条记录,如果id字段用了主键约束。
则id不能一样,并且不能为空。一般每张表中都有一个字段为主键,唯一标识这条记录。以后需要找到该条记录也可以同这个主键来确认记录,因为主键是唯一的,并且非空,一张表中每个记录的主键度不一样,
所以根据主键也就能找到对应的记录。而不是多条重复的记录。如果没有主键,那么表中就会存在很多重复的记录,那么即浪费存储空间,在查询时也消耗更多资源。
一般被主键约束了的字段度习惯性的称该字段为该表的主键
1)单字段主键约束
格式一: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20)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50), password varchar(30)); 格式二: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20), name varchar(50), password varchar(50), primary key(id));
2)多字段约束
格式一: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20)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50) primary key, password varchar(30)); 格式二: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20), name varchar(50), password varchar(50), primary key(id,name));
格式一: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20)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50), password varchar(30)); 格式二: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20), name varchar(50), password varchar(50), primary key(id)); 2)多字段主键约束 格式一: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20)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50) primary key, password varchar(30)); 格式二: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20), name varchar(50), password varchar(50), primary key(id,name)
1)理解外键
外键用于与另一张表的关联。是能确定另一张表记录的字段,用于保持数据的一致性。比如,A表中的一个字段,是B表的主键,那他就可以是A表的外键。
例如,有两张表,一张表是emp(员工)表,另一张表是dept(部门)表,一个员工属于一个部门,那么如何通过员工能让我们知道他在哪个部门呢?那就只能在员工表中增加一个字段,能代表员工所在的部门,
那该字段就只能是存储dept中的主键了(因为主键是唯一的,才能确实是哪个部门,进而代表员工所在的部门,如果是部门名称,有些部门的名称可能是同名。就不能区分了。),像这样的字段,就符合外键的特点,就可以使用外键约束,使该字段只能够存储另一张表的主键。
2)外检的特点
2.1)、外键约束可以描述任意一个字段(包括主键),可以为空,并且一个表中可以有多个外键。但是外键字段中的值必须是另一张表中的主键。
2.2)、这样被外键关联的两种表的关系可以称为父子表或者主从表。子表(从表)拥有外键字段的表,父表(主表)被外键字段所指向的表。
2.3)、子表被外键约束修饰的字段必须和父表的主键字段的类型一样。
注意:一个表中有被外键修饰的字段,就称该表有外键(是“有外键”。而不是“是外键”),并会给该表中的外键约束取一个名称,所以我们常说的这个表有没有外键,指的不是被外键约束修饰的字段名,而是指这个表是否有存在外键约束。
也就是说,不能说这个表的外键是xxx(该表中被外键约束修饰的字段名),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但是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这样,虽然影响不大,但是在很多时候需要理解一个东西时,会造成一定的困扰。
3)创建外键
格式:CONSTRAINT 外键名称 FOREIGN KEY(被外键约束的字段名称) REFERENCES 主表名(主键字段)
英文解释:CONSTRAINT:约束 REFERENCES:参考
CREATE TABLE tableA ( id INT(11), name VARCHAR(22), ocation VARCHAR(50), PRIMARY KEY(id) ); CREATE TABLE tableB ( id INT(11), name VARCHAR(22) NOT NULL, deptId INT(11), PRIMARY KEY(id), CONSTRAINT tableA_tableB_1 FOREIGH KEY(deptId) REFERENCES tableA(id) );
解释:tableB中有一个名为tableA_tableB_1的外键关联了tableA和tableB两个表,被外键约束修饰的字段为tableB中的deptId,主键字段为tableA中的id
NOT NULL:被该约束修饰了的字段,就不能为空,主键约束中就包括了这个约束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20)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50) not null, password varchar(30));
UNIQUE:被唯一约束修饰了的字段,表示该字段中的值唯一,不能有相同的值,通俗点讲,就好比插入两条记录,这两条记录中处于该字段的值不能是一样的。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20)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50) unique, password varchar(30));
表示插入到student表中的所有值都是不一样的
DEFAULT:指定这一列的默认值为多少,比如,男性同学比较多,性别就可以设置为默认男,如果插入一行记录时,性别没有填,那么就默认加上男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20)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50), password varchar(30)) default 123;
ATUO_INCREMENT:一个表只能一个字段使用AUTO_INCREMENT,并且使用这个约束的字段只能是整数类型(任意的整数类型TINYINT,SMALLIN,INT,BIGINT),默认值是1,也就是说从1开始增加的。
一般就是给主键使用的,自动增加,使每个主键的值度不一样,并且不用我们自己管理,让主键自己自动生成。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20)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50), password varchar(30)) default 123;
觉得不错的朋友点个“”推荐“哦”!
标签:删除 base 需要 img ref table 包括 image db_name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zhangyinhua/p/7493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