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读写 展开 次方 交互 速度 运算 编译器 写入 应用
一、知识梳理:
1、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是机器指令的集合。机器指令展开来说就是一台机器可以正确执行的命令。电子计算机的机器指令是一列二进制数字。计算机将之转变为一列高低电平,以使计算机的电子器件受到驱动,进行运算。
2、汇编语言的产生
汇编语言的主体是汇编指令。汇编指令和机器指令的差别在于指令的表示方法上。汇编指令是机器指令便于记忆的书写格式。
3、汇编语言的组成
(1)汇编指令:机器码的助记符,有对应的机器码。
(2)伪指令:没有对应的机器码,由编译器执行,计算机并不执行。
(3)其他符号:如+、-、*、/等,由编译器识别,没有对应的机器码。
4、存储器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控制整个计算机的运作并进行运算。指令和数据在存储器中存放,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内存。
5、指令和数据
指令和数据是应用上的概念。在内存或磁盘上,指令和数据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二进制信息。
6、存储单元
存储器被划分成若干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从0开始顺序编号。电子计算机的最小信息单位是bit,也就是一个二进制位。8个bit组成一个Byte,也就是一个字节。一个存储器有128个存储单元,它可以存储128个Byte。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7、CPU对存储器的读写
CPU要进行数据的读写,必须和外部器件进行下面3类信息的交互:(1)存储单元的地址(地址信息) (2)器件的选择,读或写的命令(控制信息) (3)读或写的数据(数据信息)
计算机中专门有连接CPU和其他芯片的导线,通常称为总线。从逻辑上分为3类,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和数据总线。
8、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CPU通过地址总线来制定存储单元。一根导线可以传送的稳定状态只有两种,高电平或是低电平,用二进制便是就是1或0。一个CPU有N根地址线,则可以说这个CPU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N。这样的CPU最多可以寻找2的N次方个内存单元。
CPU与内存或其他器件之间的数据传送是通过数据总线来进行的。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和外界的数据传送速度。8根数据总线一次可传送一个字节数据。8088CPU的数据总线宽度为8,8086CPU的数据总线宽度为16.
控制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对系统中其他器件的控制能力。
9、主板、接卡口
主板上有核心器件和一些主要器件,这些器件通过总线相连。这些器件有CPU、存储器、外围芯片组、扩展槽等。扩展槽上一般插有RAM内存条和各类接口卡。
CPU对外部设备不能直接控制,直接控制这些设备进行工作的是插在扩展槽上的接口卡。
10、各类存储器芯片
从读写属性上看芯片分为两类: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可读可写,但必须带点存储,关机后存储的内容丢失;只读存储器只能读取不能写入,关机后其中的内容不丢失。
11、内存地址空间
内存地址空间是逻辑上的概念。内存地址空间,即CPU寻址空间,与CPU地址总线宽度直接相关。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内存地址空间如何使用有不同的分配方案。
二、收获
在阅读完《世界是数字的》后,我得知1949年人们在给计算机编程要把表示指令和数据的数值打在穿孔的卡片或纸上,然后把这些数值加载到存储器中执行。而这种编程方式是非常艰难的。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能代替人处理某些琐事的程序,即汇编器,程序员会用它事先写好程序中的一些部分,所用的语言叫做汇编语言,而这个层次上的编程就叫做汇编语言编程。因为汇编语言与机器指令一一对应,所以不同CPU中的汇编语言的差别是很大的。因为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的,所以程序员必须对计算机有深入地了解才能够很好地运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
标签:读写 展开 次方 交互 速度 运算 编译器 写入 应用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fhmzr/p/7565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