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com 双向 work cti sage blog use 使用 显示
TCP
的一种新的网络协议。它实现了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full-duplex)通信——可以通俗的解释为服务器主动发送信息给客户端。MQTT
、XMPP
等聊天的应用层协议,它是一个传输通讯协议。它有着自己一套连接握手,以及数据传输的规范。关于WebSocket起源与发展,是怎么由:轮询、长轮询、再到websocket的
1.社交聊天
最著名的就是微信,QQ,这一类社交聊天的app。这一类聊天app的特点是低延迟,高即时。即时是这里面要求最高的,如果有一个紧急的事情,通过IM软件通知你,假设网络环境良好的情况下,这条message还无法立即送达到你的客户端上,紧急的事情都结束了,你才收到消息,那么这个软件肯定是失败的。
2.弹幕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里面想到了A站和B站了。确实,他们的弹幕一直是一种特色。而且弹幕对于一个视频来说,很可能弹幕才是精华。发弹幕需要实时显示,也需要和聊天一样,需要即时。
3.多玩家游戏
4.协同编辑
现在很多开源项目都是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开发者一起协同开发,此时就会用到版本控制系统,比如Git,SVN去合并冲突。但是如果有一份文档,支持多人实时在线协同编辑,那么此时就会用到比如WebSocket了,它可以保证各个编辑者都在编辑同一个文档,此时不需要用到Git,SVN这些版本控制,因为在协同编辑界面就会实时看到对方编辑了什么,谁在修改哪些段落和文字。
5.股票基金实时报价
金融界瞬息万变——几乎是每毫秒都在变化。如果采用的网络架构无法满足实时性,那么就会给客户带来巨大的损失。几毫秒钱股票开始大跌,几秒以后才刷新数据,一秒钟的时间内,很可能用户就已经损失巨大财产了。
6.体育实况更新
全世界的球迷,体育爱好者特别多,当然大家在关心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的时候,比赛实时的赛况是他们最最关心的事情。这类新闻中最好的体验就是利用Websocket达到实时的更新!
7.视频会议/聊天
视频会议并不能代替和真人相见,但是他能让分布在全球天涯海角的人聚在电脑前一起开会。既能节省大家聚在一起路上花费的时间,讨论聚会地点的纠结,还能随时随地,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开会。
8.基于位置的应用
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借用移动设备的GPS功能来实现他们基于位置的网络应用。如果你一直记录用户的位置(比如运行应用来记录运动轨迹),你可以收集到更加细致化的数据。
9.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近几年也发展迅速。优点很多,免去了场地的限制,能让名师的资源合理的分配给全国各地想要学习知识的同学手上,Websocket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视频聊天、即时聊天以及其与别人合作一起在网上讨论问题...
10.总结
从上面我列举的这些场景来看,一个共同点就是,高实时性!
1.最开始的轮询Polling阶段
这种方式下,是不适合获取实时信息的,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会一直进行连接,每隔一段时间就询问一次。客户端会轮询,有没有新消息。这种方式连接数会很多,一个接受,一个发送。而且每次发送请求都会有Http的Header,会很耗流量,也会消耗CPU的利用率。
2.改进版的长轮询Long polling阶段
3.WebSocket诞生
现在急需的需求是能支持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双向通信,而且协议的头部又没有HTTP的Header那么大,于是,Websocket就诞生了!
上图就是Websocket和Polling的区别,从图中可以看到Polling里面客户端发送了好多Request,而下图,只有一个Upgrade,非常简洁高效。至于消耗方面的比较就要看下图了
Websocket是应用层第七层上的一个应用层协议,它必须依赖 HTTP 协议进行一次握手 ,握手成功后,数据就直接从 TCP 通道传输,与 HTTP 无关了。
Websocket的数据传输是frame形式传输的,比如会将一条消息分为几个frame,按照先后顺序传输出去。这样做会有几个好处:
1 大数据的传输可以分片传输,不用考虑到数据大小导致的长度标志位不足够的情况。
2 和http的chunk一样,可以边生成数据边传递消息,即提高传输效率。
Socket通常也称作”套接字”,用于描述IP地址和端口,是一个通信链的句柄。网络上的两个程序通过一个双向的通讯连接实现数据的交换,这个双向链路的一端称为一个Socket,一个Socket由一个IP地址和一个端口号唯一确定。应用程序通常通过”套接字”向网络发出请求或者应答网络请求。
Socket在通讯过程中,服务端监听某个端口是否有连接请求,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连接请求,服务端收到连接请求向客户端发出接收消息,这样一个连接就建立起来了。客户端和服务端也都可以相互发送消息与对方进行通讯,直到双方连接断开。
所以基于WebSocket和基于Socket都可以开发出IM社交聊天类的app
标签:.com 双向 work cti sage blog use 使用 显示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bcphp/p/7641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