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tml标签部分
p标签--->表示一个段落
h标签--->标题标签 网页中一般只用:h1、h2、h3这个三个标签。并且h1标签在一个网页中有且只有一个,一般用于网页的标题。 div标签--->可以理解为盒子容器 a标签--->链接标签 比如要跳转到百度<a href="www.baidu.com">百度</a> img标签--->在网页中引用图片 比如我要链接一张图片:<img src="图片地址" width="" height="" alt=""/> 注:假设有一张1.jpg的图片,若该网页和图片在同一级目录,那么地址为:src="1.jpg"。 如果在某个文件夹下,就在前面加该文件名称,有多少层级加多少。依次类推。比如图片在images文件夹下,那么地址就为:src="images/1.jpg"。 br标签--->换行 span标签--->行内标签 strong标签--->加粗效果,强调定义的文本内容很重要。 table--->表格标签 定义一个表格里面有tr标签(行)td标签(列)th标签(一般用于表格的标题) ul--->无序列表 ol--->有序列表(二)CSS部分
CSS(层叠样式表)可以理解成人穿的衣服。只要更换CSS,就相当于给网页换了一套漂亮衣服。在CSS部分,我觉得有以下几个知识点需要注意:
(1)CSS语法

(2)CSS的几种引用方式
1.行内样式
比如:<p style="width:120px;height:30px;border:1px solid red;"></p> 2.内嵌样式 比如:<style> p{width:120px;height:30px;border:1px solid red;} </style> 3.外部引用样式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样式列表地址"> <style type="text/css">@import url("样式列表地址");></style> 这种基本上比较少用(但也要知道)(3)CSS选择器
1.标签选择器
html标签:比如:P标签 div标签 span标签.... p{color:red;} 2.Class选择器 以"."开头的为Class选择器 .p{color:red;} 3.ID选择器 以"#"开头的为ID选择器,一般来说,一个ID选择器在一个页面中具有唯一性,有且只存在一次。 #p{color:red;} 4、后代选择器 比如:我们要给 h1 标签下面的em 标签添加样式 html:<h1>This is a <em>important</em> heading</h1> css: h1 em {color:#c34;} 5、子元素选择器 (>) 比如:我们要给H1标签的子元素(strong)添加颜色 html: <h1>This is <strong>very</strong> <strong>very</strong> important.</h1> <h1>This is <em>really <strong>very</strong></em> important.</h1> css: h1 > strong { color: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