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对象包含的三个基本要素:id(身份标识),type(数据类型),value(值)
- ==是用来比较两个对象的value(值)是否相等,
- is是用来比较两个对象的id(身份标识)是否相等
==示例:
- x,y,z三个对象的值都是[1,2,3],所以在==的情况下都是True
- x和y的id相同,所以x is y 为 True,而x和z的id不同,所以x is z 为 False
is示例:
一、整数对象
对于整数对象,Python把一些频繁使用的整数对象缓存起来,保存到一个叫small_ints
的链表中,在Python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任何需要引用这些整数对象的地方,都不再重新创建新的对象,而是直接引用缓存中的对象。Python把这些可能频繁使用的整数对象规定在范围[-5, 256]之间的小对象放在small_ints
中,但凡是需要用些小整数时,就从这里面取,不再去临时创建新的对象。
1、当整数对象在区间[-5,256]内时,is得到的结果是True(a,b的id值相同)
2、当整数对象不在区间[-5,256]内时,is得到的结果是False(a,b的id值不同)
3、看懂上面两个例子后,我们接着看以下代码:
如果按照第2点得出的结论,257不在区间[-5,256]内,那么两个的is结果都应该为False才对,可是为什么a is b却为True呢?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先理解程序的代码块问题。Python程序由代码块构成,代码块作为程序的一个最小基本单位来执行。一个模块文件、一个函数体、一个类、交互式命令中的单行代码都叫做一个代码块。在上面这段代码中,由两个代码块构成,c = 257
作为一个代码块,函数test作为另外一个代码块。Python内部为了将性能进一步的提高,凡是在一个代码块中创建的整数对象,如果存在一个值与其相同的对象于该代码块中了,那么就直接引用,否则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出来。Python出于对性能的考虑,但凡是不可变对象,在同一个代码块中的对象,只有是值相同的对象,就不会重复创建,而是直接引用已经存在的对象。因此,不仅是整数对象,还有字符串对象也遵循同样的原则。所以 a is b
就理所当然的返回True
了,而c
和a
不在同一个代码块中,因此在Python内部创建了两个值都是257的对象。
注:如下图所示,在PyCharm中运行如下代码,得到的结果都为True,原因就是因为在同一代码块中,值相同的对象就不会重复创建,而是直接引用已经存在的对象
二、字符及字符串对象
当a,b为字符串对象时,python中有intern机制,它指的就是在创建一个新的字符串对象时,如果已经有了和它的值相同的字符串对象,那么就直接返回那个对象的引用,而不返回新创建的字符串对象。只包括字母数字下划线的字符串,python会对它们使用intern机制。(所以当字符串只包括字母数字下划线时,进行is操作返回True,如果包含其他字符,进行is操作则返回False)
注:当a,b为单个字符对象时,进行is操作都返回True
三、其他类型对象
当a,b为元组,list,dict和set类型时,进行is操作结果为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