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列化模块
什么叫序列化——将原本的字典、列表等内容转换成一个字符串的过程就叫做序列化。
比如,我们在python代码中计算的一个数据需要给另外一段程序使用,那我们怎么给? 现在我们能想到的方法就是存在文件里,然后另一个python程序再从文件里读出来。 但是我们都知道,对于文件来说是没有字典这个概念的,所以我们只能将数据转换成字典放到文件中。 你一定会问,将字典转换成一个字符串很简单,就是str(dic)就可以办到了,为什么我们还要学习序列化模块呢? 没错序列化的过程就是从dic 变成str(dic)的过程。现在你可以通过str(dic)的方法,将一个名为dic的字典转换成一个字符串, 但是你要怎么把一个字符串转换成字典呢? 聪明的你肯定想到了eval(),如果我们将一个字符串类型的字典str_dic传给eval,就会得到一个返回的字典类型了。 eval()函数十分强大,但是eval是做什么的?eval官方demo解释为:将字符串str当成有效的表达式来求值并返回计算结果。 BUT!强大的函数有代价。安全性是其最大的缺点。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从文件中读出的不是一个数据结构,而是一句"删除文件"类似的破坏性语句,那么后果实在不堪设设想。 而使用eval就要担这个风险。 所以,我们并不推荐用eval方法来进行反序列化操作(将str转换成python中的数据结构)
序列化的目的
1,json模块
Json模块提供了四个功能:dumps、dump、loads、load
1)dumps和loads
#json dumps序列化方法 loads反序列化方法 dic = {1:"a",2:‘b‘} print(type(dic),dic) import json str_d = json.dumps(dic) # 序列化 print(type(str_d),str_d) # ‘{"kkk":"v"}‘#注意:kkk用" "(双引号引起来了) dic_d = json.loads(str_d) # 反序列化 print(type(dic_d),dic_d) ‘‘‘ <class ‘dict‘> {1: ‘a‘, 2: ‘b‘} <class ‘str‘> {"1": "a", "2": "b"} <class ‘dict‘> {‘1‘: ‘a‘, ‘2‘: ‘b‘} ‘‘‘
dumps是序列化方法,loads反序列化方法
2)dump与load
import json # json dump load dic = {1:"a",2:‘b‘} f = open(‘fff‘,‘w‘,encoding=‘utf-8‘) json.dump(dic,f) f.close() f = open(‘fff‘) res = json.load(f) f.close() print(type(res),res) ‘‘‘ <class ‘dict‘> {‘2‘: ‘b‘, ‘1‘: ‘a‘} ‘‘‘
3)dumps、loads与dump、load的区别
有s的直接在内存操作数据类型,没有s的方法是直接在文件里读写数据类型。
4)ensure_ascii关键字参数
import json f = open(‘file‘,‘w‘) json.dump({‘国籍‘:‘中国‘},f) ret = json.dumps({‘国籍‘:‘中国‘}) f.write(ret+‘\n‘) json.dump({‘国籍‘:‘美国‘},f,ensure_ascii=False) ret = json.dumps({‘国籍‘:‘美国‘},ensure_ascii=False) f.write(ret+‘\n‘) f.close()
5)json格式化输出
import json data = {‘username‘:[‘李华‘,‘二愣子‘],‘sex‘:‘male‘,‘age‘:16} json_dic2 = json.dumps(data,sort_keys=True,indent=2,separators=(‘,‘,‘:‘),ensure_ascii=False) print(json_dic2)
2,pickle
import pickle dic = {‘k1‘:‘v1‘,‘k2‘:‘v2‘,‘k3‘:‘v3‘} str_dic = pickle.dumps(dic) print(str_dic) #一串二进制内容 dic2 = pickle.loads(str_dic) print(dic2) #字典
2)分步dump与load
import time struct_time1 = time.localtime(1000000000) struct_time2 = time.localtime(2000000000) f = open(‘pickle_file‘,‘wb‘) pickle.dump(struct_time1,f) pickle.dump(struct_time2,f) f.close() f = open(‘pickle_file‘,‘rb‘) struct_time1 = pickle.load(f) struct_time2 = pickle.load(f) print(struct_time1.tm_year) print(struct_time2.tm_year) f.close()
3,shelve
import shelve f = shelve.open(‘shelve_file‘) f[‘key‘] = {‘int‘:10, ‘float‘:9.5, ‘string‘:‘Sample data‘} #直接对文件句柄操作,就可以存入数据 f.close()
import shelve f1 = shelve.open(‘shelve_file‘) existing = f1[‘key‘] #取出数据的时候也只需要直接用key获取即可,但是如果key不存在会报错 f1.close() print(existing)
二、模块
1,什么是模块?
一个模块就是一个包含了python定义和声明的文件,文件名就是模块名字加上.py的后缀。
2,import加载的模块分为四个通用类别:
1 使用python编写的代码(.py文件)
2 已被编译为共享库或DLL的C或C++扩展
3 包好一组模块的包
4 使用C编写并链接到python解释器的内置模块
3,import
1)示例文件:自定义模块my_module.py,文件名my_module.py,模块名my_module
#my_module.py print(‘from the my_module.py‘) money=1000 def read1(): print(‘my_module->read1->money‘,money) def read2(): print(‘my_module->read2 calling read1‘) read1() def change(): global money money=0
模块可以包含可执行的语句和函数的定义,这些语句的目的是初始化模块,它们只在模块名第一次遇到导入import语句时才执行(import语句是可以在程序中的任意位置使用的,且针对同一个模块很import多次,为了防止你重复导入,python的优化手段是:第一次导入后就将模块名加载到内存了,后续的import语句仅是对已经加载大内存中的模块对象增加了一次引用,不会重新执行模块内的语句)
#demo.py import my_module #只在第一次导入时才执行my_module.py内代码,此处的显式效果是只打印一次‘from the my_module.py‘,当然其他的顶级代码也都被执行了,只不过没有显示效果. import my_module import my_module import my_module ‘‘‘ 执行结果: from the my_module.py ‘‘‘ #调用了多次但是只打印了一个结果
我们可以从sys.modules中找到当前已经加载的模块,sys.modules是一个字典,内部包含模块名与模块对象的映射,该字典决定了导入模块时是否需要重新导入。
2)每个模块都是一个独立的名称空间,定义在这个模块中的函数,把这个模块的名称空间当做全局名称空间,这样我们在编写自己的模块时,就不用担心我们定义在自己模块中全局变量会在被导入时,与使用者的全局变量冲突
#测试一:money与my_module.money不冲突 #demo.py #my_module中:from the my_module.py import my_module money=10 print(my_module.money) ‘‘‘ 执行结果: from the my_module.py ‘‘‘
3)测试二:read1与my_module.read1不冲突
#测试二:read1与my_module.read1不冲突 #demo.py #my_module: #print(‘from the my_module.py‘) #def read1(): # print(‘money 1000‘) import my_module def read1(): print(‘========‘) my_module.read1() ‘‘‘ 执行结果: from the my_module.py my_module->read1->money 1000 ‘‘‘
4)测试三:执行my_module.change()操作的全局变量money仍然是my_module中的
#测试三:执行my_module.change()操作的全局变量money仍然是my_module中的 #demo.py import my_module money=1 my_module.change() print(money) ‘‘‘ 执行结果: from the my_module.py ‘‘‘
5)
总结:首次导入模块my_module时会做三件事:
1.为源文件(my_module模块)创建新的名称空间,在my_module中定义的函数和方法若是使用到了global时访问的就是这个名称空间。
2.在新创建的命名空间中执行模块中包含的代码,见初始导入import my_module
导入模块时到底执行了什么?
事实上函数定义也是“被执行”的语句,模块级别函数定义的执行将函数名放入模块全局名称空间表,用globals()可以查看
3.创建名字my_module来引用该命名空间
1 这个名字和变量名没什么区别,都是‘第一类的’,且使用my_module.名字的方式可以访问my_module.py文件中定义的名字,my_module.名字与test.py中的名字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
6)为模块名起别名,相当于m1=1;m2=m1
import my_module as sm print(sm.money)
示范用法一:
有两中sql模块mysql和oracle,根据用户的输入,选择不同的sql功能
#mysql.py def sqlparse(): print(‘from mysql sqlparse‘) #oracle.py def sqlparse(): print(‘from oracle sqlparse‘) #test.py db_type=input(‘>>: ‘) if db_type == ‘mysql‘: import mysql as db elif db_type == ‘oracle‘: import oracle as db db.sqlparse() 复制代码
4,from ... import...
from my_module import read1,read2
这样在当前位置直接使用read1和read2就好了,执行时,仍然以my_module.py文件全局名称空间
from demo import money,read print(money) read() money = 200 read()
#测试一:导入的函数read1,执行时仍然回到my_module.py中寻找全局变量money #demo.py from my_module import read1 money=1000 read1() ‘‘‘ 执行结果: from the my_module.py spam->read1->money 1000 ‘‘‘ #测试二:导入的函数read2,执行时需要调用read1(),仍然回到my_module.py中找read1() #demo.py from my_module import read2 def read1(): print(‘==========‘) read2() ‘‘‘ 执行结果: from the my_module.py my_module->read2 calling read1 my_module->read1->money 1000 ‘‘‘
如果当前有重名read1或者read2,那么会有覆盖效果
#测试三:导入的函数read1,被当前位置定义的read1覆盖掉了 #demo.py from my_module import read1 def read1(): print(‘==========‘) read1() ‘‘‘ 执行结果: from the my_module.py ========== ‘‘‘
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python中的变量赋值不是一种存储操作,而只是一种绑定关系,如下:
from my_module import money,read1 money=100 #将当前位置的名字money绑定到了100 print(money) #打印当前的名字 read1() #读取my_module.py中的名字money,仍然为1000 ‘‘‘ from the my_module.py my_module->read1->money 1000 ‘‘‘
1)as
也支持as
from my_module import read1 as read
2)也支持多行输入
from my_module import (read1, read2, money)
5,把模块当做脚本执行
我们可以通过模块的全局变量__name__来查看模块名:
当做脚本运行:
__name__ 等于‘__main__‘
当做模块导入:
__name__= 模块名
作用:用来控制.py文件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执行不同的逻辑
if __name__ == ‘__main__‘:
def fib(n): a, b = 0, 1 while b < n: print(b, end=‘ ‘) a, b = b, a+b print()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__name__) num = input(‘num :‘) fib(int(num))
6模块搜索路径
python解释器在启动时会自动加载一些模块,可以使用sys.modules查看
在第一次导入某个模块时(比如my_module),会先检查该模块是否已经被加载到内存中(当前执行文件的名称空间对应的内存),如果有则直接引用
如果没有,解释器则会查找同名的内建模块,如果还没有找到就从sys.path给出的目录列表中依次寻找my_module.py文件。
所以总结模块的查找顺序是:内存中已经加载的模块->内置模块->sys.path路径中包含的模块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自定义的模块名不应该与系统内置模块重名。虽然每次都说,但是仍然会有人不停的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