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编程语言 > 详细

Java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时间:2018-03-28 10:31:37      阅读:244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class   swa   购物   ati   避免   扩展   rgs   method   封装   

以下内容来自HeadFIrst设计模式一书和http://www.cnblogs.com/xrq730/p/4906313.html的博文,作为自己的学习笔记总结如下。

 

HeadFirst设计模式一书在开篇就提出了三条设计的原则:

1.找出应用中可能需要变化之处,将它们独立出来,不要和那些需要变化的代码混在一起。

2.针对接口编程,而不是针对实现编程。

3.多用组合,少用继承。

 

策略模式------定义了算法族,分别封装起来,让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替换,此模式让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

 

以书中的鸭子游戏SimUDuck为例进行分析:

鸭子游戏SimUDuck中有各种鸭子,有游泳和呱呱叫的功能,最初的超类如下图所示:

技术分享图片

 

后来想要为部分鸭子添加会飞的功能,程序员Joe直接在父类上添加了fly(),导致超级父类变成下图:

技术分享图片

 

这就导致所有的鸭子都具备的飞的功能,这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并且同理,并不是所有的鸭子都有Quack的功能,比如橡皮鸭。于是程序员Joey将quack()和fly()两个方法都抽离出来,实现成两个接口Quackable和Flyable,只要是会飞的鸭子就实现Quackable接口即可,会飞实现Flyable接口即可。

技术分享图片

 

但是这导致了代码无法复用的问题,每个鸭子子类,只要是会飞就必须自己实现Flyable接口中的fly()一次,如果有100个会飞的鸭子子类,这个fly方法就必须同样的书写100次,这显然极不合理。

这时,应用以上三条设计原则:

1.将变化的和不变的进行分离------Duck类仍然是所有鸭子的超类,但是每个鸭子子类的飞行和呱呱叫的行为是不同的,需要将这两个行为取出,抽象成行为接口FlyBehavior和QuackBehavior;

2.针对接口编程,而不是针对实现进行编程----------将鸭子的行为放在专门的行为类中,这些行为类需要实现相应的行为接口,而不是由Duck类实现行为接口。这样的设计可以使这些行为类被其他对象复用,比如天鹅类也可以飞,大雁类也可以飞,青蛙也可以呱呱叫,这使得这些行为与鸭子类无关。

3. 多用组合,少用继承-------------每一个鸭子子类都有一个FlyBehavior和QuackBehavior 接口的实例化对象,让鸭子将行为由这两个对象进行处理。 不同于以往的做法,我们可以看到鸭子的行为不是继承而来,而是和行为接口的实例化对象组合而来。具备这个行为的鸭子对象和行为的实例化对象是has-a的关系。 

实现如下:

技术分享图片

 

父类:

package Test;

public abstract class Duck
{
    QuackBehavior quackBehavior;//注意,持有的对象类型是接口类型
    FlyBehavior flyBehavior;
    public void swim(){
        System.out.println("I can swim");
    }
    public abstract void display();

    public void performQuack(){//调用相应的行为方法
        quackBehavior.quack();
    }
    public void perfromFly(){
        flyBehavior.fly();
    }
    public void setQuackBehavior(QuackBehavior quackBehavior){//可以动态的对行为进行设置
        this.quackBehavior=quackBehavior;
    }

    public void setFlyBehavior(FlyBehavior flyBehavior) {
        this.flyBehavior = flyBehavior;
    }
}

飞行接口

package Test;

public interface FlyBehavior {
    public void fly();
}

嘎嘎叫接口

package Test;

public interface QuackBehavior {
    public void quack();
}

具体行为实现:

package Test;

public class FlyWithWings implements FlyBehavi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fly() {
        System.out.println("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翔");
    }
}
package Test;

public class FlyNoWay implements FlyBehavi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fly() {
        System.out.println("I can‘t fly");
    }
}
package Test;

public class Quack implements QuackBehavi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quack() {
        System.out.println("嘎嘎嘎");
    }
}

 

测试类:

package Test;

public class MiniDuckSimulato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Duck mallard=new MallardDuck();
        mallard.display();
        mallard.performQuack();
        mallard.perfromFly();
        mallard.setFlyBehavior(new FlyNoWay());
        mallard.perfromFly();
    }
}

 输出:

技术分享图片

 

策略模式的总结

 

以下内容转自:http://www.cnblogs.com/xrq730/p/4906313.html

 

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的用意是针对一组算法,将每一个算法封装到具有共同接口的独立类中,从而使得它们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使得算法可以在不影响到客户端的情况下发生变化。

 

策略模式的结构

策略模式是对算法的包装,是把使用算法的责任和算法本身分开。策略模式通常是把一系列的算法包装到一系列的策略类里面,作为一个抽象策略类的子类。

 

策略模式涉及到三个角色:

 

1、环境角色

持有一个策略Strategy的引用

2、抽象策略角色

这是一个抽象角色,通常由一个接口或抽象类实现,此角色给出所有具体策略类所需的接口

3、具体策略角色

包装了相关算法或行为

 

策略模式示例

 

有一个抽象的策略接口:

 

public interface Strategy
{
    public void useStrategy();
}

 

实现两种具体的策略:

 

技术分享图片
public class StrategyA implements Strategy
{
    public void useStrategy()
    {
        System.out.println("StrategyA.useStrategy()");
    }
}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public class StrategyB implements Strategy
{
    public void useStrategy()
    {
        System.out.println("StrategyB.useStrategy()");
    }
}
技术分享图片

 

某个类持有策略的引用:

技术分享图片
public class Context
{
    private Strategy strategy;
    
    public Context(Strategy strategy)
    {
        this.strategy = strategy;
    }
    
    public void strategyMethod()
    {
        strategy.useStrategy();
    }
}
技术分享图片

 

调用这个类的地方可以自行决定使用哪种策略:

 

技术分享图片
public class Test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ategy strategyA = new StrategyA();
        Strategy strategyB = new StrategyB();
        
        Context context = new Context(strategyA);
        context.strategyMethod();
        context = new Context(strategyB);
        context.strategyMethod();
    }
}
技术分享图片

 

策略模式的使用场景

 

1、购物系统

 

举一个实际例子吧。假如有一个购物系统,在用户付款的时候,会产生很多场景,根据用户的不同情况算出不同用户要付款的金额,这时候最直观的一种做法是:

在付款的里面写N多的if...else if...else,判断用户的场景,根据场景计算用户付款金额。

这种设计明显违反了开闭原则。开闭原则的"闭",指的是对修改关闭,但是这里假如算法又多了几种,那么必须再次修改这个付款的类。

这时候就可以使用策略模式。在付款的类里面持有一个付款接口的引用,每次根据不同场景传入一个具体的策略就好了。比如A类中要使用S0算法,就传入一个S0策略;B类中要使用S1算法,就传入一个S1算法。不需要把判断都放在付款的类中,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也更高了。付款这个类甚至可以直接生成一个.class文件放在一个jar包里面供调用。

 

2、使得代码更优雅、更易维护

 

假如你的代码中某处有一个打分系统,你为这个打分系统写了一段非常长的逻辑,某天,产品部门的同事找你,给我换一段打分逻辑,此时,有两种做法:

(1)把原有的打分逻辑删除,但这么做一个缺点是是看不到以前的打分算法了,另一个缺点是如果以后打分算法要换回来就找不到代码,虽然SVN和GIT这种版本管理工具都有历史提交记录的功能,但还是显得麻烦

(2)把原有的打分逻辑注释,但这么做的最大缺点是代码中有大量的注释,尤其在策略逻辑非常长的时候,这就导致了代码的可读性非常差

此时,就可以使用策略模式,将打分逻辑抽象为一种策略,换打分策略,新增一个策略的实现类,最后再让代码中传入新的策略实现类即可。

 

策略模式在Java中的应用及解读

 

策略模式在Java中的应用,这个太明显了,因为Comparator这个接口简直就是为策略模式而生的。Comparable和Comparator的区别一文中,详细讲了Comparator的使用。比方说Collections里面有一个sort方法,因为集合里面的元素有可能是复合对象,复合对象并不像基本数据类型,可以根据大小排序,复合对象怎么排序呢?基于这个问题考虑,Java要求如果定义的复合对象要有排序的功能,就自行实现Comparable接口或Comparator接口,看一下sort带Comparator的重载方法:

 

技术分享图片
1 public static <T> void sort(List<T> list, Comparator<? super T> c) {
2     Object[] a = list.toArray();
3     Arrays.sort(a, (Comparator)c);
4     ListIterator i = list.listIterator();
5     for (int j=0; j<a.length; j++) {
6         i.next();
7         i.set(a[j]);
8     }
9     }
技术分享图片

 

跟一下第3行:

技术分享图片
1 public static <T> void sort(T[] a, Comparator<? super T> c) {
2     T[] aux = (T[])a.clone();
3         if (c==null)
4             mergeSort(aux, a, 0, a.length, 0);
5         else
6             mergeSort(aux, a, 0, a.length, 0, c);
7     }
技术分享图片

 

传入的c不为null,跟一下第6行的mergeSort:

 

技术分享图片
 1 private static void mergeSort(Object[] src,
 2                   Object[] dest,
 3                   int low, int high, int off,
 4                   Comparator c) {
 5     int length = high - low;
 6 
 7     // Insertion sort on smallest arrays
 8     if (length < INSERTIONSORT_THRESHOLD) {
 9         for (int i=low; i<high; i++)
10         for (int j=i; j>low && c.compare(dest[j-1], dest[j])>0; j--)
11             swap(dest, j, j-1);
12         return;
13     }
14 
15         // Recursively sort halves of dest into src
16         int destLow  = low;
17         int destHigh = high;
18         low  += off;
19         high += off;
20         int mid = (low + high) >>> 1;
21         mergeSort(dest, src, low, mid, -off, c);
22         mergeSort(dest, src, mid, high, -off, c);
23 
24         // If list is already sorted, just copy from src to dest.  This is an
25         // optimization that results in faster sorts for nearly ordered lists.
26         if (c.compare(src[mid-1], src[mid]) <= 0) {
27            System.arraycopy(src, low, dest, destLow, length);
28            return;
29         }
30 
31         // Merge sorted halves (now in src) into dest
32         for(int i = destLow, p = low, q = mid; i < destHigh; i++) {
33             if (q >= high || p < mid && c.compare(src[p], src[q]) <= 0)
34                 dest[i] = src[p++];
35             else
36                 dest[i] = src[q++];
37         }
38     }
技术分享图片

 第10行,根据Comparator接口实现类的compare方法的返回结果决定是否要swap(交换)。

这就是策略模式,我们可以给Collections的sort方法传入不同的Comparator的实现类作为不同的比较策略。不同的比较策略,对同一个集合,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排序结果。 

 

认识策略模式

 

应当明白,策略模式的重心不是如何实现算法(就如同工厂模式的重心不是工厂中如何产生具体子类一样),而是如何组织、调用这些算法,从而让程序结构更灵活,具有更好的维护性和扩展性。 软件开发在完成后的维护时间要比开发时间多的多,因为可能客户的需求会有变化,所以我们应该致力于提高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上。策略模式降低了程序之间的耦合度,使得程序的维护更加容易。

策略模式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各策略算法的平等性。对于一系列具体的策略算法,大家的地位是完全一样的,正因为这个平等性,各个算法之间才可以相互替换。

运行期间,每一个时刻只能使用一个具体的策略实现对象,虽然可以动态地在不同的策略中实现切换。

 

策略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1、避免了多重条件if...else if...else语句,多重条件语句并不容易维护

2、策略模式提供了管理相关算法簇的办法,恰当使用继承可以把公共代码移到父类,从而避免了代码重复

缺点

1、客户端必须知道所有的策略类,并自行决定使用 哪一个策略,这意味着客户端必须理解这些算法的区别,以便选择恰当的算法 

2、如果备选策略很多,对象的数据会很多

 

 

另一个比较好的实例是:转自https://www.cnblogs.com/wuyudong/p/5924223.html

举个例子,计算公交车和地铁运行指定路程后所需的票价

package com.wuyudong.strategy.normal;

public class PriceCalculator {
    // 公交车类型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BUS = 1;
    // 地铁类型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SUBWAY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iceCalculator calculator = new PriceCalculator();
        System.out.println("坐10公里的公交车的票价为:"
                + calculator.calculatePrice(10, BUS));
        System.out.println("坐10公里的地铁的票价为:"
                + calculator.calculatePrice(10, SUBWAY));

    }
    
    //计算公交价格
    private int busPrice(int km) {
        int extraTotal = km - 10;
        int extraFactor = extraTotal / 5;
        int fraction = extraTotal % 5;
        int price = 1 + extraFactor * 1;
        return fraction > 0 ? ++price : price;
    }

    //计算地铁价格
    private int subwayPrice(int km) {
        if (km <= 6) {
            return 3;
        } else if (km > 6 && km < 12) {
            return 4;
        } else if (km < 22 && km > 12) {
            return 5;
        } else if (km < 32 && km > 22) {
            return 6;
        }
        return 7;
    }

    //根据类型来计算相应的价格
    private int calculatePrice(int km, int type) {
        if (type == BUS) {
            return busPrice(km);
        } else {
            return subwayPrice(km);
        }
    }
}

如果再添加一种出租车的价格计算,添加相应的代码:

public class PriceCalculator {
    // 公交车类型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BUS = 1;
    // 地铁类型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SUBWAY = 2;

    // 出租车类型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TAXI =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iceCalculator calculator = new PriceCalculator();
        System.out.println("坐10公里的公交车的票价为:"
                + calculator.calculatePrice(10, BUS));
        System.out.println("坐10公里的地铁的票价为:"
                + calculator.calculatePrice(10, SUBWAY));

    }

    // 计算出租车价格
    private int taxiprice(int km) {
        return km * 2;
    }

    // 根据类型来计算相应的价格
    private int calculatePrice(int km, int type) {
        if (type == BUS) {
            return busPrice(km);
        } else if (type == SUBWAY) {
            return subwayPrice(km);
        } else {
            return taxiprice(km);
        }
    }
}

可见上面的代码耦合性较高,每当增加新的交通工具类型的时候,需要不断的修改大量的代码,这里使用策略模式重构:

首先定义一个抽象的价格计算接口:

//计算接口
public interface CalculateStrategy {
    int calculatePrice(int km);
}

每一种出行方式都定义一个独立的计算策略类:

公交车计算策略

public class BusStrategy implements CalculateStrategy {
    public int calculatePrice(int km) {
        int extraTotal = km - 10;
        int extraFactor = extraTotal / 5;
        int fraction = extraTotal % 5;
        int price = 1 + extraFactor * 1;
        return fraction > 0 ? ++price : price;
    }

}

地铁计算策略

public class SubwayStrategy implements CalculateStrategy {

    public int calculatePrice(int km) {
        if (km <= 6) {
            return 3;
        } else if (km > 6 && km < 12) {
            return 4;
        } else if (km < 22 && km > 12) {
            return 5;
        } else if (km < 32 && km > 22) {
            return 6;
        }
        return 7;
    }
}

再创建一个扮演Context的角色,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TranficCalculator {
    CalculateStrategy mStrategy;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anficCalculator calculator = new TranficCalculator();
        //设置计算策略
        calculator.setStrategy(new BusStrategy());
        //计算价格
        System.out.println("公交车乘10公里的价格:" + calculator.calculatePrice(10));
        
    }
    
    public void setStrategy(CalculateStrategy mStrategy) {
        this.mStrategy = mStrategy;
    }
    public int calculatePrice(int km) {
        return mStrategy.calculatePrice(km);
    }
}

这样即使需要添加出租车的价格计算,只需要简单的新建一个类,让其继承自CalculateStrategy接口并实现其中的方法即可。

 

Java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标签:.class   swa   购物   ati   避免   扩展   rgs   method   封装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yxdn/p/8630939.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