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style http color io 使用 ar strong for sp
我们继续对初级篇中的例子进行分析。初级篇中我们使用Eclipse自动生成了一个测试框架,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个测试框架中的每一个细节,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加熟练地应用JUnit4。
一、 包含必要地Package
在测试类中用到了JUnit4框架,自然要把相应地Package包含进来。最主要地一个Package就是org.junit.*。把它包含进来之后,绝大部分功能就有了。还有一句话也非常地重要“import static org.junit.Assert.*;”,我们在测试的时候使用的一系列assertEquals方法就来自这个包。
大家注意一下,这是一个静态包含(static),是JDK5中新增添的一个功能。也就 是说,assertEquals是Assert类中的一系列的静态方法,一般的使用方式是Assert. assertEquals(),但是使用了静态包含后,前面的类名就可以省略了,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
二、 测试类的声明
大家注意到,我们的测试类是一个独立的类,没有任何父类。测试类的名字也可以任意命名,没有任何局限性。所以我们不能通过类的声明来判断它是不是一个测试类,它与普通类的区别在于它内部的方法的声明,我们接着会讲到。
三、 创建一个待测试的对象。
你要测试哪个类,那么你首先就要创建一个该类的对象。正如上一篇文章中的代码:
为了测试Calculator类,我们必须创建一个calculator对象。
四、 测试方法的声明
在测试类中,并不是每一个方法都是用于测试的,你必须使用“标注”来明确表明哪些是测试方法。“标注”也是JDK5的一个新特性,用在此处非常恰当。我们可以看到,在某些方法的前有@Before、@Test、@Ignore等字样,这些就是标注,以一个“@”作为开头。这些标注都是JUnit4自定义的,熟练掌握这些标注的含义非常重要。
五、 编写一个简单的测试方法。
首先,你要在方法的前面使用@Test标注,以表明这是一个测试方法。对于方法的声明也有如下要求:名字可以随便取,没有任何限制,但是返回值必须为void,而且不能有任何参数。如果违反这些规定,会在运行时抛出一个异常。至于方法内该写些什么,那就要看你需要测试些什么了。比如:
我们想测试一下“加法”功能时候正确,就在测试方法中调用几次add函数,初始值为0,先加2,再加3,我们期待的结果应该是5。如果最终实际结果 也是5,则说明add方法是正确的,反之说明它是错的。assertEquals(5, calculator.getResult());就是来判断期待结果和实际结果是否相等,第一个参数填写期待结果,第二个参数填写实际结果,也就是通过计算得到的结果。这样写好之后,JUnit会自动进行测试并把测试结果反馈给用户。
六、 忽略测试某些尚未完成的方法。
如果你在写程序前做了很好的规划,那么哪些方法是什么功能都应该实现定下来。因此,即使该方法尚未完成,他的具体功能也是确定的,这也就意味着你可 以为他编写测试用例。但是,如果你已经把该方法的测试用例写完,但该方法尚未完成,那么测试的时候一定是“失败”。这种失败和真正的失败是有区别的,因此 JUnit提供了一种方法来区别他们,那就是在这种测试函数的前面加上@Ignore标注,这个标注的含义就是“某些方法尚未完成,暂不参与此次测试”。 这样的话测试结果就会提示你有几个测试被忽略,而不是失败。一旦你完成了相应函数,只需要把@Ignore标注删去,就可以进行正常的测试。
七、 Fixture(暂且翻译为“固定代码段”)
Fixture的含义就是“在某些阶段必然被调用的代码”。比如我们上面的测试,由于只声明了一个Calculator 对象,他的初始值是0,但是测试完加法操作后,他的值就不是0了;接下来测试减法操作,就必然要考虑上次加法操作的结果。这绝对是一个很糟糕的设计!我们 非常希望每一个测试都是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耦合度。因此,我们就很有必要在执行每一个测试之前,对Calculator对象进行一个“复原”操作, 以消除其他测试造成的影响。因此,“在任何一个测试执行之前必须执行的代码”就是一个Fixture,我们用@Before来标注它,如前面例子所示:
这里不在需要@Test标注,因为这不是一个test,而是一个Fixture。同理,如果“在任何测试执行之后需要进行的收尾工作”也是一个Fixture,使用@After来标注。由于本例比较简单,没有用到此功能。
JUnit4的一些基本知识就介绍到此,还有一些更灵活的用法放在本系列的高级篇中给大家介绍!
[转]在Eclipse中使用JUnit4进行单元测试(中级篇)
标签:style http color io 使用 ar strong for sp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yangxia-test/p/3993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