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数据库 > 详细

ORACLE学习二

时间:2018-08-25 19:57:30      阅读:207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有关   manage   cpu   内存结构   根据   高级   个数   大小   选项   

内存区域和后台进程

共享池

共享池是最复杂的SGA结构,它有许多子结构,我们来看看常见的几个共享池组件:

  1.库缓存:库缓存这块内存区域会按已分析的格式缓存最近执行的代码,这样,同样的sql代码多次执行的时候,就不用重复地去进行代码分析,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系统性能。

  2.数据字典缓存:存储oracle中的对象定义(表,视图,同义词,索引等数据库对象),这样在分析sql代码的时候,就不用频繁去磁盘上读取数据字典中的数据了

  3.PL/SQL区:缓存存储过程、函数、触发器等数据库对象,这些对象都存储在数据字典中,通过将其缓存到内存中,可以在重复调用的时候提高性能。

大池:大池是个可选的内存区域,前面我们提到专有服务器连接和共享服务器连接,如果数据库采用了共享服务器连接模式,则要使用到大池;RMAN(Oracle的高级备份恢复工具)备份数据也需要大池。

JAVA池

Oracle 的很多选项使用java写的,Java池用作实例化Java对象所需的堆空间

  流池

  从重做日志中提取变更记录的进程 和 应用变更记录的进程会用到流池(如实例不正常关闭,譬如断电导致实例关闭,在重启时,Oracle会自动执行实例恢复过程,在此过程需要提取重做日志记录和应用重做日志两个动作)

以上列举了Oracle常见的内存结构,要注意的是,上面列举的内存区域,除了日志缓冲区是固定的,不能动态调整也不能进行自动管理外,其他内存区域都可以进行动态调整,也可以进行自动管理。

 

在说说Oracle 的几个后台进程(DBWn和LGWR较重要,前面已做了了解,在此不再赘述)

SMON(System Monitor):安装和打开数据库,实例恢复也是由此进程完成的

PMON(Process Monitor):进程监视器,主要监视服务器进程。前面提到过,专有服务器体系模式下,用户进程和服务器进程是一对一的关系,如果某个会话发生异常,PMON会销毁对应的服务器进程,回滚未提交的事务,并回收会话专有的PGA内存区域。

CKPT(Checkpoint Process):CKPT负责发起检查点信号,手动设置检查点的语法:

 

1
SQL>alter system checkpoint;

  检查点可强制DBWn写入脏缓冲区,当数据库崩溃后,由于大量脏缓冲区未写入数据文件,在重新启动时,需要由SMON进行实例恢复,实例恢复需要提取和应用重做日志记录,提取的位置就是从上次检查点发起的位置开始的(检查点之前的数据已经被强制写入到数据文件中去了),这个位置称为RBA(redo byte address),CKPT会不断将这个位置更新到控制文件中去(以确定实例恢复需要从哪儿开始提取日志记录)。

MMON(Manageability Monitor)

  数据库的自我监视和自我调整的支持进程。实例在运行中,会收集大量有关实例活动和性能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会收集到SGA中,MMON定期从SGA中捕获这些统计数据,并将其写入到数据字典中,便于后续对这些快照进行分析。(默认情况,MMON每隔一个小时收集一次快照)

ARCn(Archiver

  归档进程,这个进程是可选的,如果数据库配置为归档模式,这个进程就是必须的。所谓归档,就是将重做日志文件永久保存(生产库一般都会配置为归档模式)到归档日志文件中。归档日志文件和重做日志文件作用是一样的,只不过重做日志文件会不短被重写,而归档日志文件则保留了关于数据更改的完整的历史记录。

至此,Oracle基础的内存结构和进程结构我们已大概了解,来看下完成的进程和内存的交互情况,可以根据前面的理解将整个交互流程串联一下。

技术分享图片

四、Oracle存储结构

针对Oracle存储结构将分别从物理存储结构和逻辑存储结构两个维度来进行阐述。

物理存储结构

 

    技术分享图片

所谓外部文件,意味着这些文件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属于Oracle数据库的一部分。

控制文件:

  控制文件虽小,但作用重大,它包含指向数据库其余部分的指针(包括重做日志文件,数据文件,归档日志文件等的位置),存储重要的序列号和时间戳,存储RMAN备份的详细信息。控制文件一旦受损,那实例会立马终止,一般对数据文件的保护采用多路复用机制,就是冗余多份在不同物理位置。

重做日志文件

  重做日志文件的作用在讲解内存和进程结构的时候有提到过,重做日志按时间顺序存储应用于数据库的一连串的变更向量(包含联机重做日志文件和归档日志文件)。由SMON在数据库启动时自动执行的实例恢复 和 磁盘损坏所要求的提取备份恢复都会应用到重做日志进行相应的数据恢复

  重做日志文件也建议进行多路复用,一个数据库至少要有两组重做日志文件。一组供LGWR进行写入,日志文件是固定大小,业务高峰期会很快写满,写满之后会切换到第二组上,在配置为归档模式的数据库中,这时由归档进程(ARCn)开始将第一组的内容进行归档备份,如此循环地进行写入和归档。需要注意的是,在归档进程还未对当前组的日志归档完毕前,是不允许LGWR对其进行重写的。

数据文件

  数据文件存储着实际的数据,DBWn会将数据库缓冲区中的内容写入到这类文件中去,数据文件的大小和数量是不受限制的。Oracle从10g开始,创建一个数据库至少需要两个数据文件,一个用于SYSTEM表空间,该表空间用来存储数据字典;一个用于SYSAUX表空间,这个表空间用来存储一些数据字典的辅助数据。

  数据文件由一个个的Oracle块组成,这是Oracle的I/O基础单元,与操作系统块是不同的概念,Oracle块要比操作系统块大,这当然有处于性能的一些考虑,但我们考虑这样一种情况,当用户使用操作系统命令进行数据文件的备份的时候(假设1个Oracle块=8个操作系统块),已经复制了4个操作系统块,然后CPU被DBWn抢占了,DBWn又重新对这个Oracle块进行了更新,这时,当复制命令又得到了CPU时间去复制剩余的4个块的时候,就造成了整个Oracle块的数据不一致,所以,这也是在执行这种备份(用户自行备份)的时候,需要做一些额外处理,比如将表空间置为备份模式的原因。当然,使用RMAN是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的,RMAN的备份机制是肯定可以得到数据一致的块的。(这块内容作了解即可)

  对于数据文件的保护,一般可进行定期备份,或者使用RAID也可以。

实例参数文件

  这个文件存储了数据库所需的一些参数设置,比如各个内存区域的大小,可允许的最大进程数,最大会话数,控制文件的位置,数据库的名称等等,参数文件也是实例启动时首先要加载的文件。

口令文件

  一般称为外部口令文件。一般的用户名和口令是存放在数据字典中,不会存放在这个文件中。在一些特殊场景下,比如实例还未启动,这时,我可能需要以管理员的身份登入系统去执行一些恢复或者启动操作,然而此时,数据字典由于实例还没启动是不存在的,这时就需要外部口令文件进行用户身份的验证。

归档日志文件

  ARCn将联机重做日志文件会备份归档到这类文件中去,归档日志文件保留了数据更改的完整历史信息。

逻辑存储结构

Oracle将其物理结构从逻辑存储结构中抽象出来,物理机构是系统管理员能看到的,逻辑结构则是用户所能感知到的。比较典型的逻辑结构就是 "段"和"表空间"。

  段:

  段就是包含所有数据的逻辑结构,比较典型的段就是"表",称为表段,还有索引段,撤销段等等。

  表空间

    表空间从逻辑上是多个段的结合,在物理上是多个数据文件的集合,相当于在段和数据文件的对应中加入了一个中间层来解决这种多对多的关系。

  在早期的一些数据库设计中,段和数据文件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段一个数据文件,这种设计有很多弊端,首先,段的数量是不固定的,有可能一个系统中上千张表,那就得需要上千个数据文件,系统管理员要管理这么多文件肯定会抓狂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某些历史表可能特别大,大到底层系统对单个文件的限制,用一个数据文件去承载的话肯定是不行的。表空间则完美解决了这样的问题。

  还有一些逻辑结构如区间和Oracle块(Oracle块前面有提到过,区间则为块的集合),下面通过一张图对Oracle的存储结构进行整体的宏观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些理解

 

   技术分享图片

 

ORACLE学习二

标签:有关   manage   cpu   内存结构   根据   高级   个数   大小   选项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lpython/p/9534906.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