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块大小 备份 刷新 redundant dde 状态 实现 读写 分区
RAID: 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Independent) Disks 廉价冗余磁盘阵列
RAID是将多块盘按照某种格式组织起来当做一块硬盘来使用的技术,可以提高IO能力,提供耐用性
RAID实现的方式:
外接式磁盘阵列:通过扩展卡提供适配能力
内接式RAID:主板集成RAID控制器
Software RAID
级别 level:
RAID-0: 0,条带卷,strip
RAID-A: 1,镜像卷,mirror
..
RAID-5:
RAID10
RAID01
RAID-0: 将多块硬盘平行组织起来当一块硬盘来实现IO并行组织的一种组织结构
读、写性能提升
可用空间N*min(S1,S2,...)
无容错能力
最少磁盘数:2,2+
RAID-1: 两块盘都存储相同的数据,一块盘作为备份
读性能提送,写性能略有下降
可用空间:1*min(S1,S2,...)
有冗余能力
最少磁盘数:2,2+
RAID-4:前两块盘存储数据,第三块盘作为校验盘
RAID-5:
读写性能提升
可用空间:(N-1)*min(S1,S2,...)
有容错能力:一块磁盘
最少磁盘数:3,3+
RAID-6:两块盘做校验盘
读写性能提升
可用空间(N-2)*(S1,S2,...)
有容错能力:2块磁盘
最少磁盘数:4,4+
RAID-10:先两两一组为RAID1,再做成RAID0
读写性能提升
可用空间:N*min(S1,S2,...)/2
有容错能力:每组镜像最多只能坏一块
最少磁盘数:4,4+
RAID-50, RAID-01:
JBOD: Just a Bunch Of Disks
功能:将多块磁盘的空间合并一个大的连续空间使用
可用空间:sum(S1,S2,...)
CentOS 6上的软件RAID的实现:
结合内核中的md(multi devices)
mdadm:模式化的工具
命令的语法格式: mdadm [mode] <raiddevice> [options] <component-devices>
支持的RAID级别:LINER,RAID0,RAID1,RAID4,RAID5,RAID6,RAID10
模式:
创建: -C
装配: -A
监控: -F
管理: -f,-r,-a
<raiddevice>: /dev/md#
<componenent-devices>: 任意块设备
-C: 创建模式
-n #: 使用#个块设备来创建此RAID
-l #: 指明要创建的RAID的级别
-a {yes|no}: 自动创建目标RAID设备的设备文件
-c CHUNK_SIZE:指明块大小
-x #: 指明空闲盘的个数
-D: 显示RAID的详细信息
mdadm -D /dev/md#
管理模式:
-f: 标记指定磁盘为损坏,例如: mdadm /dev/md# -r /dev/sda5
-a:添加磁盘
-r: 移除磁盘
观察md的状态: cat /proc/mdstat
停止md设备: mdadm -S /dev/md#
其他命令:
watch命令
-n #: 刷新间隔,单位是秒
练习1:创建一个可用空间为10G的RAID1设备,要求CHUNK大小为128k,文件系统为ext4,有一个空闲盘,开机可自动挂在至/backup目录
a.创建两个各位10G的分区,调整分区id为fd,比如磁盘分区为/dev/sda1、/dev/sda2
b.mdadm -C /dev/md0 -c 128k -l 1 -n 3 -x 1 -a yes /dev/sda{1,2}
c. mke2fs -t ext4 -L MYRAID0 /dev/md0
d:修改/etc/fstab,增加一行: LABEL=‘MYRAID0‘ /backup ext4 defaults 0 0
练习2:创建一个可用空间为10G的RAID10设备,要求chunk大小为256k,文件系统为ext4,开机可自动挂载至/mydata目录
a.创建四个各位5G的分区,比如/dev/sda5,/dev/sda6,/dev/sda7,/dev/sda8
b.mdadm -C /dev/md10 -l 10 -a yes -n 4 -c 256k /dev/sda{5,6,7,8}
c. mke2fs -t ext4 -L ‘MYRAID10‘ /dev/md10
d修改配置文件/etc/fstab:LABEL=‘MYRAID10‘ /mydata ext4 defaults 0 0
标签:块大小 备份 刷新 redundant dde 状态 实现 读写 分区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kh2014/p/9536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