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原理过程 适合 架构 时间 ase 参数 har 服务器端 处理
MySQL数据库支持单向、双向、链式级联、环状等不同业务场景的复制。在复制过程中,一台服务器充当主服务器(Master),接收来自用户的内容更新,而一个或多个其他的服务器充当从服务器(Slave),接收来自主服务器 binlog文件的日志内容,解析出SQL,重新更新到从服务器,使得主从服务器数据达到一致。
如果设置了链式级联复制,那么,从服务器( Slave)本身除了充当从服务器外,也会同时充当其下面从服务器的主服务器。链式级联复制类似A→B→C的复制形式。
MySQL主从复制集群功能使得 MySQL数据库支持大规模高并发读写成为可能,同时有效地保护了物理服务器宕机场景的数据备份。
应用场景1:从服务器作为主服务器的实时数据备份
主从服务器架构的设置可以大大加强 MySQL数据库架构的健壮性。例如:当主服务器出现问题时,我们可以人工或设置自动切换到从服务器继续提供服务,此时从服务器的数据与宕机时的主数据库几乎是一致的。
这类似NFS存储数据通过 inotify+rsync同步到备份的NFS服务器,只不过 MySQL的复制方案是其自带的工具。
利用 MySQL的复制功能进行数据备份时,在硬件故障、软件故障的场景下,该数
据备份是有效的,但对于人为地执行dop、 delete等语句删除数据的情况,从库的备份功能就没用了,因为从服务器也会执行删除的语句。
应用场景2:主从服务器实现读写分离,从服务器实现负载均衡
主从服务器架构可通过程序(PHP、Java等)或代理软件( mysql- proxy、 Amoeba)实现对用户(客户端)的请求读写分离,即让从服务器仅仅处理用户的 select查询请求降低用户查询响应时间,以及同时读写在主服务器上带来的访问压力。对于更新的数据(例如 update、 Insert、 delete语句),则仍然交给主服务器处理,确保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保持实时同步。
应用场景3:把多个从服务器根据业务重要性进行拆分访问
可以把几个不同的从服务器,根据公司的业务进行拆分。例如:有为外部用户提供查询服务的从服务器,有内部DBA用来数据备份的从服务器,还有为公司内部人员提供访问的后台、脚本、日志分析及供开发人员查询使用的从服务器。这样的拆分除了减
轻主服务器的压力外,还可以使数据库对外部用户浏览、内部用户业务处理及DBA人员的备份等互不影响。
(1)通过程序实现读写分离(性能和效率最佳,推荐)
PHP和Java程序都可以通过设置多个连接文件轻松地实现对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即当语句关键字为 select时,就去连接读库的连接文件,若为 update、 Insert、delete时,则连接写库的连接文件。
通过程序实现读写分离的缺点就是需要开发人员对程序进行改造,使其对下层不透明,但这种方式更容易开发和实现,适合互联网业务场景。
(2)通过开源的软件实现读写分离
MySQL- proxy、 Amoeba等代理软件也可以实现读写分离功能,这些软件的稳定性和功能一般,不建议生产使用。绝大多数公司常用的还是在应用端发程序实现读写分离。
(3)大型门户独立开发DAL层综合软件
百度、阿里等大型门户都有开发牛人,会花大力气开发适合自己业务的读写分离、负载均衡、监控报警、自动扩容、自动收缩等一系列功能的DAL层软件。
MySQL的主从复制是一个异步的复制过程(虽然一般情况下感觉是实时的,数据将从一个 MySQL数据库(我们称之为 Master)复制到另一个 MySQL数据库(我们称之为 Slave),在 Master与 Slave之间实现整个主从复制的过程是由三个线程参与完成的。其中有两个线程(SQL线程和IO线程)在 Slave端,另外一个线程(IO线程)在Master端要实现 MySQL的主从复制,首先必须打开 Master端的 binlog记录功能,否则就无法实现。因为整个复制过程实际上就是Save从 Master端获取 binlog日志,然后再在Slave上以相同顺序执行获取的 binlog日志中所记录的各种SQL操作。要打开 MySQL的 binlog记录功能,可通过在 MySQL的配置文件 my.cnf中的mysqld模块( [mysid]标识后的参数部分)增加"log-bin"参数选项来实现,具体信息如下:
[mysqld] log_bin = /data/mysql-bin
五、MySQL主从复制原理过程详细描述下面简单描述 MySQL Replication的复制原理过程。
1)在 Slave服务器上执行 start slave命令开启主从复制开关,开始进行主从复制。
2)此时, Slave服务器的MO线程会通过在 Master上已经授权的复制用户权限请求连接 Master服务器,并请求从指定 binlog日志文件的指定位置(日志文件名和位置就是在配置主从复制服务时执行 change master命令指定的)之后开始发送 binlog日志内容。
3) Master服务器接收到来自 Slave服务器的IO线程的请求后,其上负责复制的IO线程会根据 Slave服务器的Io线程请求的信息分批读取指定 binlog日志文件指定位置之后的 binlog日志信息,然后返回给 Slave端的IO线程。返回的信息中除了 binlog日志内容外,还有在 Master服务器端记录的新的 binlog文件名称,以及在新的 binlog中的下一个指定更新位置。
4)当 Slave服务器的IO线程获取到 Master服务器上IO线程发送的日志内容、日志文件及位置点后,会将 binlog日志内容依次写到 Slave端自身的 Relay log(即中继日志)文件( MySQL-relay-bin.xxxx)的最末端,并将新的binlog文件名和位置记录到master-info文件中,以便下一次读取 Master端新 binlog日志时能够告诉 Master服务器从新 binlog日志的指定文件及位置开始请求新的 binlog日志内容。
5) Slave服务器端的SQL线程会实时检测本地 Relay Log中IO线程新增加的日志内容,然后及时地把 Relay log文件中的内容解析成SQL语句,并在自身 Slave服务器上按解析SQL语句的位置顺序执行应用这些SQL语句,并在 relay- -log. info中记录当前应用中继日志的文件名及位置点。
经过了上面的过程,就可以确保在 Master端和 Slave端执行了同样的SQL语句当复制状态正常时, Master端和 Slave端的数据是完全一样的。当然, MySQL的复制机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具体请参考官方的说明,大多数情况下,大家不用担心。
下面针对 MySQL主从复制原理的重点进行小结:
主从复制是异步的逻辑的SQL语句级的复制。
复制时,主库有一个I/O线程,从库有两个线程,即I/O和SQL线程。
实现主从复制的必要条件是主库要开启记录 binlog功能。
作为复制的所有 MySQL节点的 server-id都不能相同。
binlog文件只记录对数据库有更改的SQL语句(来自主数据库内容的变更),不记录任何查询(如 select、show)语句。
1)主从复制环境准备如下:
[root@master ~]# cat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Linux release 7.5.1804 (Core)
[root@test ~]# mysql -V
mysql Ver 14.14 Distrib 5.7.22, for Linux (x86_64) using EditLine wrapper
IP:192.168.200.103
[root@slave ~]# cat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Linux release 7.5.1804 (Core)
[root@test ~]# mysql -V
mysql Ver 14.14 Distrib 5.7.22, for Linux (x86_64) using EditLine wrapper
IP:192.168.200.104
2)、在主库master上执行操作配置
标签:原理过程 适合 架构 时间 ase 参数 har 服务器端 处理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r-Ding/p/9611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