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计算 不用 美的 机器学习实战 更新 分块 css样式 处理 googl
欢迎大家前往腾讯云+社区,获取更多腾讯海量技术实践干货哦~
作者:yangchunwen
HTTP协议是前端性能乃至安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最近在看《web性能权威指南(High Performance Browser Networking)》,把其中关于HTTP部分的内容拿出来分享一下,加了一点自己的想法,当然没有《HTTP权威指南》讲得详细,但对于理解我们平常做的事情很有启发。预计会有两三篇文章,重点分别会涉及到HTTP 1.1、HTTPS、HTTP 2.0等内容,本篇主要涉及HTTP 1.1及其应用。
HTTP的第一个版本被官方称为HTTP0.9,这是个只有一行的协议,例如:
GET /about/
(超文本响应……)
(连接关闭……)
HTTP 0.9有几个要点:
这个版本的HTTP主要用来传输文本,并且没有共用TCP连接。
一个典型的HTTP 1.0请求过程如下:
GET /rfc/rfc1945.txt HTTP/1.0
User-Agent: CERN-LineMode/2.15 libwww/2.17b3
Accept: */*
HTTP/1.0 200 OK
Content-Type: text/plain
Content-Length: 137582
Expires: Thu, 01 Dec 1997 16:00:00 GMT
Last-Modified: Wed, 1 May 1996 12:45:26 GMT Server: Apache 0.84
(超文本响应……)
(连接关闭……)
相对前一个版本,HTTP 1.0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这时候开始有了请求及返回首部的概念,开始传输不限于文本(其他二进制内容)
HTTP 1.1是当前大部分应用所使用的协议版本。相对前面的1.0版本,HTTP 1.1语义格式基本保持不变,但是它加入了很多重要的性能优化:持久连接、分块编码传输、字节范围请求、增强的缓存机制、传输编码及请求管道。
实际上,持久链接在后来被反向移植到了HTTP1.0上
HTTP 2.0 的主要目标是改进传输性能,实现低延迟和高吞吐量。HTTP 2.0作了很多性能角度的优化,另一方面,HTTP的高层协议语义并不会因为这次版本升级而受影响。所有HTTP首部、值,以及它们的使用场景都不会变。现有的任何网站和应用,无需做任何修改都可以在 HTTP 2.0 上跑起来。换句话说, 等以后我们的服务器、客户端(如浏览器)都支持HTTP 2.0的时候,我们不用为了利用 HTTP 2.0 的好处而修改标记,作很多额外的编码,却能享受到它带来的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网络连接利用率交付!
HTTP 2.0的内容将在下篇或下下篇放出,本文不对其做过多润色
前面讲到,HTTP 1.1这个版本引入了大量增强性能的重要特性,其中包括:
这里重点讲一下持久化、管道在前端性能优化中的一些应用
所谓持久连接,就是重用 TCP连接,多个HTTP请求公用一个TCP连接。
HTTP 1.1 改变了 HTTP 协议的语义,默认使用持久连接。换句话说,除非明确告知(通过 Connection: close
首部),否则服务器默认会保持TCP连接打开。如果你使用的是 HTTP 1.1,从技术上说不需要 Connection: Keep-Alive
首部,但很多客户端还是选择加上它,比如我们的浏览器在发起请求的时候,一般会默认帮我们带上 Connection: Keep-Alive
首部。
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持久连接对我们来说这么重要。
假设一个网页仅包含一个HTML文档及一个CSS样式文件,服务器响应这两个文件的时间分别为40ms及20ms,服务器和浏览者分别在哈尔滨和深圳,两者之间单向光纤延迟为28ms(假设的理想状态,实际会比这个要大)。
HTML下载完毕后,TCP连接关闭。
可以看到,两个HTTP请求都分别需要经历一次TCP的三次握手时间,另外,图中没有体现到的是,每一次TCP请求都有可能会经历一次TCP慢启动 过程,这是影响传播性能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假如我们底层的TCP连接得到重用,这时候的情况会是这样子:
很明显,在获取CSS的请求中,减少了一次握手往返。
一开始,每个请求要用两个TCP连接,总延迟为284ms。在使用持久连接后,避免了一次握手往返,总延迟减少为228ms。这里面两次请求节省了56ms(一个RTT,Round-Trip Time)的时间
上面的例子还只是只有一个HTML和一个CSS的简单假设情况,而现实世界的web的HTTP请求数量比这个要多得多,在启用持久连接的情况下,N次请求节省的总延迟时间就是(N-1)×RTT。
现实情况中,延迟更高、请求更多,性能提升效果比这里还要高得多。事实上,网络延迟越高,请求越多,节省的时间就越多。实际应用中,这个节省的总时间可按秒来算了。如果每一个HTTP都重启一个TCP连接,可想而知要浪费多少时间!
持久 HTTP 可以让我们重用已有的连接来完成多次应用请求,但多次请求必须严格满足先进先出(FIFO,first in first out)的队列顺序:发送请求,等待响应完成,再发送客户端队列中的下一个请求。
举一下上一节持久连接的那个例子,首先,服务器处理完第一次请求后,会发生了一次完整的往返:先是响应回传,接着是第二次请求,在第二次请求到达服务器之间的这段时间里,服务器空闲。
如果服务器能在处理完第一次请求后,立即开始处理第二次请求呢?甚至,如果服务器可以并行处理两个请求呢?
这时候HTTP管道就派上用场了,HTTP管道是一个很小但对上述工作流非常重要的一次优化。
有了HTTP管道,我们的HTTP请求在一定程度上不用再一个一个地串行请求,而是可以多个并行了,看起来好像很理想:
如上图,HTML和CSS的请求同时到达服务器,服务器同时处理,然后返回。
这一次,通过使用HTTP管道,又减少了两次请求之间的一次往返,总延迟减少为 172 ms。从一开始没有持久连接、没有管道的284ms,到优化后的172ms,这40%的性能提升完全拜简单的协议优化所赐。
等一下,刚刚那个例子好像哪里还不够好:既然请求同时到达,同时处理,为什么后面要先返回HTML,然后再返回CSS?两者不能同时返回吗?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有点骨感,这就是HTTP 1.1管道的一个很大的局限性:HTTP请求无法很好地利用多路复用,不允许一个连接上的多个响应数据交错返回(多路复用)。因而一个响应必须完全返回后,下一个响应才会开始传输。
这个管道只是让我们把FIFO队列从客户端迁移到了服务器。也就是说,请求可以同时到达服务器,服务器也可以同时处理两个文件,但是,两个文件还是得按顺序返回给用户,如下图:
可以看到,即使客户端同时发送了两个请求,而且CSS资源先准备就绪,但是服务器也会先发送 HTML 响应,然后再交付 CSS。
题外话 上面两节举的例子,说到了HTML和CSS请求同时到达,这是书中的例子,实际上,个人觉得这个例子举得不是很恰当。 实际的web中,HTML及其包含的CSS一般不会同时到达服务器,正常的瀑布图也不是这样的,往往是要先获取HTML内容后浏览器才能发起其中的CSS等资源请求。我想作者只是为了阐述原理吧,个人认为换成同一个HTML文档中CSS和JS可能更加恰当。
这个问题的原理在于TCP层面的“队首阻塞”,感兴趣可以去复习下计算机网络的课程。其代价往往是:不能充分利用网络连接,造成服务器缓冲开销,有可能导致客户端更大的延迟。更严重的时,假如前面的请求无限期挂起,或者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处理完,所有后续的请求都将被阻塞,等待它完成。
所以,在HTTP 1.1中,管道技术的应用非常有限,尽管其优点毋庸置疑。实际上,一些支持管道的浏览器,通常都将其作为一个高级配置选项,但大多数浏览器都会禁用它。换句话说,作为前端工程师,开发的应用是面向普通浏览器应用的话,还是不要过多的指望HTTP管道,看来还是期待一下HTTP 2.0中对管道的优化吧。
不过,实际上还是有很好地利用HTTP管道的一些应用,例如在WWDC 2012上,有苹果的工程师分享了一个针对HTTP优化取得巨大成效的案例:通过使用HTTP的持久连接和管道,重用iTunes中既有的TCP连接,使得低网速用户的性能提升到原来的3倍!
实际上假如你想充分利用管道的好处,必须要保证下面这几点条件:
因为iTunes的服务器和客户端都受开发者控制的应用,所以他们能满足以上的条件。这也许能给开发hybrid应用或者开发浏览器之外的web应用的前端工程师们一些启发,如果你开发的网站面向的用户是使用五花八门的浏览器,你可能就没辙了。
因为HTTP 1.1管道存在上面的缺点,所以利用率不高。那么问题来了:假设没有使用HTTP管道,我们的所有HTTP请求都只能通过持久连接,一个接一个地串行返回,这得有多慢?
实际上,现阶段的浏览器厂商采取了另外的办法来解决HTTP 1.1管道的缺陷:允许我们并行打开多个TCP会话。至于是多少个,大家可能已经似曾相识:4到8个不等。这就是前端工程师非常熟悉的浏览器只允许从同一个服务器并行加载4到8个资源
这一认识的真正来历。
HTTP持久连接虽然帮我们解决了TCP连接复用的问题,但是现阶段的HTTP管道却无法实现多个请求结果的交错返回,所以浏览器只能开启多个TCP连接,以达到并行地加载资源的目的。
只能说,这是作为绕过应用协议(HTTP)限制的一个权宜之计。可以这样打一个比喻,一个水管无法同时运输多种液体,那就只能给每一种液体开通一条运输管了,至于这个水管什么时候可以智能化到同时运输不同的液体,又能保证各自完整不受干扰到达目的地并在目的地自行分类?还是那一句,期待HTTP 2.0吧。
这里的连接数为什么是4到8个,是多方平衡的结果:这个数字越大,客户端和服务器的资源占用越多(在高并发访问的服务器中因为TCP连接造成的系统开销不可忽视),每个主机4到8个连接只不过是大家都觉得比较安全的一个数字。
前面说到,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只能并发4到8个TCP连接,也就是同时下载4到8个资源,够吗?
看看我们现在的大部分网站,动不动就几十个JS、CSS,一次六个,会造成后面大量的资源排队等待;另外,只下载6个资源,对带宽的利用率也是很低的。
打个比喻,一个工厂装了100根水管,每次却只能用其中6根接水,既慢,又浪费水管!
所以,我们前端性能优化中有一个最佳实践:使用域名分区!
对啊,何必把自己只限制在一个主机上呢?我们可以手工将所有资源分散到多个子域名,由于主机名称不一样了,就可以突破浏览器的连接限制,实现更高的并行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欺骗”浏览器,这样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并行传输数量就变多了。
域名分区使用得越多,并行能力就越强!
但是,域名分区也是有代价的!
实践中,域名分区经常会被滥用。
例如,假设你的应用面向的是2G网络的手机用户,你分配了好几个域名,同时加载十几二十多个CSS、JS,这里的问题在于:
所以在一些低带宽高延时的场景,例如2G手机网络,域名分区做过了的话,不光不会带来前端性能的提升,反而会变成性能杀手。
域名分区是一种合理但又不完美的优化手段,最合适的办法就是,从最小分区数目(不分区)开始,然后逐个增加分区并度量分区后对应用的影响,从而得到一个最优的域名数。
我们前端性能优化中有这么一个所谓的最佳实践原则:合并打包JS、CSS文件,以及做CSS sprite。
现在我们应该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了,实际上就是因为现在HTTP 1.1的管道太弱了,这两种技术的效果就好像是隐式地启用了HTTP 管道:来自多个响应的数据前后相继地连接在一起,消除了额外的网络延迟。
实际上,就是把管道提高了一层,置入了应用中,也许到了HTTP 2.0时代,前端工程师就不用干这样的活了吧?(HTTP 2.0的内容下篇讲)
当然,连接拼合技术同样有代价的。
打包文件到底多大合适呢?可惜的是,没有理想的大小。然而,谷歌PageSpeed团队的测试表明,30~50 KB(压缩后)是每个JavaScript 文件大小的合适范围:既大到了能够减少小文件带来的网络延迟,还能确保递增及分层式的执行。具体的结果可能会由于应用类型和脚本数量而有所不同。
JavaScript 和CSS 代码, 通过适当的script 和style 块可以直接放在页面中,而图片甚至音频或PDF 文件,都可以通过数据URI(data:[mediatype][;base64],data)的方式嵌入到页面中。
上面的这种方式我们称为资源内嵌。
嵌入资源是另一种非常流行的优化方法, 把资源嵌入文档可以减少请求的次数。尤其在2G网络等情况中,内嵌资源可以有效地减少多次请求带来的时延。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在2G中的一些实践。
当然,有缺点:
Google的砖家给出一些经验:
本文介绍了HTTP 1.1在前端性能优化中的一些应用,有些是为了绕过HTTP 1.1局限性的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情,比如资源合并、压缩、内嵌等,这些都可以说是HTTP 2.0来临前的一些解决问题的“黑魔法”。
HTTP 1.1及其利用当然远远没有本文说得那么简单,我只是浓缩了一部分内容,有兴趣可以去研究《HTTP权威指南》。
问答
BDD框架的前端如何搭建?
相关阅读
全面进阶 H5 直播(上)
NodeJs内存管理
WebGL 纹理颜色原理
【每日课程推荐】机器学习实战!快速入门在线广告业务及CTR相应知识
此文已由作者授权腾讯云+社区发布,更多原文请点击
搜索关注公众号「云加社区」,第一时间获取技术干货,关注后回复1024 送你一份技术课程大礼包!
海量技术实践经验,尽在云加社区!
标签:计算 不用 美的 机器学习实战 更新 分块 css样式 处理 googl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qcloud1001/p/9663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