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编程语言 > 详细

python基础知识点理解(二)

时间:2018-10-05 16:15:51      阅读:141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活动   空间换时间   实现   应用   辅助   解决   了解   也有   原理   

闭包:

闭包有两个关键点:自由变量和函数

一个闭包就是我们调用了函数A,函数A返回了一个函数应用了A传入的参数B,函数B就是一个闭包,它使用的A传入的参数就是自由变量,

这就意味着在函数A的生命周期结束以后,他传入的参数仍然能够被B使用,因为他被闭包函数调用了,所以就不会被回收。

 

EG:

1 def func(name):
2  def inner_func(age):
3   print name:, name, age:, age
4  return inner_func
5  
6 bb = func(the5fire)
7 bb(26) # >>> name: the5fire age: 26

 

使用:

在这点上闭包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只读的对象,你可以给他传递一个属性,但它只能提供给你一个执行的接口。

因此在程序中我们经常需要这样的一个函数对象——闭包,来帮我们完成一个通用的功能,比如——装饰器。

 

 

 

Python垃圾回收机制:

  1.引用计数:

    引用计数法的原理是:每个对象维护一个ob_ref字段,用来记录该对象当前被引用的次数,每当新的引用指向该对象时,它的引用计数ob_ref加1,

    每当该对象的引用失效时计数ob_ref减1,一旦对象的引用计数为0,该对象立即被回收,对象占用的内存空间将被释放。它的缺点是需要额外的空间维护引用计数,这个问题是其次的,

    不过最主要的问题是它不能解决对象的“循环引用”,因此,也有很多语言比如Java并没有采用该算法做来垃圾的收集机制。

    问题:1.需要额外的空间维护引用计数

       2.无法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循环引用   就是A和B相互引用而再没有外部引用A与B中的任何一个,它们的引用计数虽然都为1,但显然应该被回收,但是并不会被回收,就会造成内存泄漏的问题

        内存泄漏:内存空间在使用完毕后并未释放

   

  为了解决引用计数无法解决的循环引用问题,Python又引入了另外两种机制

 

    2.标记清除:

     标记清除(Mark—Sweep)算法是一种基于追踪回收(tracing GC)技术实现的垃圾回收算法。它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标记阶段,GC会把所有的活动对象打上标记,

     第二阶段是把那些没有标记的非活动对象进行回收。

 

    3.分代回收:

     分代回收是一种以空间换时间的操作方式,

                  Python将内存根据对象的存活时间划分为不同的集合,每个集合称为一个代,Python将内存分为了3“代”,分别为年轻代(第0代)、中年代(第1代)、老年代(第2代),

                 他们对应的是3个链表,它们的垃圾收集频率与对象的存活时间的增大而减小。

                 新创建的对象都会分配在年轻代,年轻代链表的总数达到上限时,Python垃圾收集机制就会被触发,把那些可以被回收的对象回收掉,而那些不会回收的对象就会被移到中年代去,

                依此类推,老年代中的对象是存活时间最久的对象,甚至是存活于整个系统的生命周期内。同时,分代回收是建立在标记清除技术基础之上。分代回收同样作为Python的辅助垃圾收集技术处理那些容器对象

      

 

 

  

  

 

python基础知识点理解(二)

标签:活动   空间换时间   实现   应用   辅助   解决   了解   也有   原理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bel01250303/p/9744847.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