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自己实现 客户 运行 设置 设定 实现原理 它的 客户端 时间差
心跳机制:就是每隔几分钟发送一个固定信息给服务端,服务端收到后回复一个固定信息如果服务端几分钟内没有收到客户端信息则视客户端断开。
心跳包就是在客户端和服务器间定时通知对方自己状态的一个自己定义的命令字,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发送,类似于心跳,所以叫做心跳包。
用来判断对方(设备,进程或其它网元)是否正常运行,采用定时发送简单的通讯包,如果在指定时间段内未收到对方响应,则判断对方已经离线。用于检测TCP的异常断开。基本原因是服务器端不能有效的判断客户端是否在线,也就是说,服务器无法区分客户端是长时间在空闲,还是已经掉线的情况。所谓的心跳包就是客户端定时发送简单的信息给服务器端告诉它我还在而已。代码就是每隔几分钟发送一个固定信息给服务端,服务端收到后回复一个固定信息如果服务端几分钟内没有收到客户端信息则视客户端断开。
比如有些通信软件长时间不使用,要想知道它的状态是在线还是离线就需要心跳包,定时发包收包。发包方:可以是客户也可以是服务端,看哪边实现方便合理,一般是客户端。服务器也可以定时发心跳下去。一般来说,出于效率的考虑,是由客户端主动向服务器端发包,而不是服务器向客户端发。客户端每隔一段时间发一个包,使用TCP的,用send发,使用UDP的,用sendto发,服务器收到后,就知道当前客户端还处于“活着”的状态,否则,如果隔一定时间未收到这样的包,则服务器认为客户端已经断开,进行相应的客户端断开逻辑处理。
大部分CS的应用需要心跳机制。心跳机制一般在Server和Client都要实现,两者实现原理基本一样。Client不关心性能,怎么做都行。
如果应用是基于TCP的,可以简单地通过SO_KEEPALIVE实现心跳。TCP在设置的KeepAlive定时器到达时向对端发一个检测TCP segment,如果没收到ACK或RST,尝试几次后,就认为对端已经不存在,最后通知应用程序。这里有个缺点是,Server主动发出检测包,对性能有点影响。
应用自己实现
Client启动一个定时器,不断发心跳;
Server收到心跳后,给个回应;
Server启动一个定时器,判断Client是否存在,判断方法这里列两种:时间差和简单标志。
1. 时间差策略
收到一个心跳后,记录当前时间(记为recvedTime)。
判断定时器时间到达,计算多久没收到心跳的时间(T)=当前时间 - recvedTime(上面记录的时间)。如果T大于某个设定值,就可以认为Client超时了。
2. 简单标志
收到一个心跳后,设置连接标志为true;
判断定时器时间到达,查看所有的标志,false的,认为对端超时了;true的将其设成false。
上面这种方法比上面简单一些,但检测某个Client是否离线的误差有点大。
标签:自己实现 客户 运行 设置 设定 实现原理 它的 客户端 时间差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k2557/p/9910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