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android style http color 使用 ar sp on 代码
作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不但要能开发出漂亮的软件,也要能熟练掌握编程的技巧,包括IDE的快捷键使用。比如linux 下的VI编辑器,对于不熟练快捷键的人来说就是一个噩梦,但一旦你熟练了VI的快捷键,VI的效率会比用鼠标的编辑器还高。甚至VI为了减少手指在主键盘 区和方向键之间切换的时间耗散,直接将方向键设为了hjkl,可见熟练键盘使用对程序员的意义是多么重要。
Android官方推荐的开发平台Eclipse是一个非常强大的IDE环境,其数以百记的快捷键为Android开发人员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难以很快全部掌握。在此,我总结了自己在Android编程中经常使用的十多条快捷键,在此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文本编辑
对文本行进行编辑是编程的基本功,常用快捷键如下:
(1)快速移到行头行尾。Eclipse里常常是打好了右括号再写括号里的参数,写好后如果移动手去控制鼠标就太慢了,对此的快捷键是Home光标移行头,End光标移行尾。另外,使用自动补完后可以用Enter移行尾。
(2)删除当前行。除了编程的需要,Eclipse常常自动生成一些注释和空行,如果想删除光标所在行,可以用快捷键Ctrl+D。
(3)复制当前行。开发Android声明变量时,有时相邻几行代码就一两个字母不同,这时复制当前行就有用了,Ctrl+Alt+↓复制当前行到下一行,同理,Ctrl+Alt+↑复制当前行到上一行。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快捷键在Ubuntu下与工作区切换冲突,建议改为Ctrl+↑,修改方法和图示等会给出。
(4)在上一行或下一行插入空行。这个就不多解释了,在下方插入一行用Shift+Enter,在上方插入一行用Shift+Ctrl+Enter。
(5)后悔药。返回修改前,这个很多软件都是一样的Ctrl+Z。
(6)代码格式化。如果你喜欢从网上复制代码来运行或阅读,那么用这个就用福了,可以把代码的格式按Eclipse的格式重排,快捷键是Ctrl+Shift+F。
(7)上下两行交换位置。可以将上下两行的位置对调,也可以是选中的几行与上下一行对调,与上一行对调的快捷键是Alt+↑,与下一行对调的快捷键是Alt+↓。
2. Android编程快捷键
(1)最经典的智能提示。Android API中不乏又长又难记的变量和函数,智能提示可以在输入点运算符、提供函数或变量的前几个字符的时候自动补全或提供候选项,可以说是Android开发中最有用的快捷键了,其使用是Alt+/。举例来说,注册控件时,只敲一个f,然后Alt+/,就可以得到findViewById()。再如,只敲入sysout,然后Alt+/,就可以得到System.out.println()。
(2)全局保存,用来检查XML错误和提供资源。Eclipse在编写XML文档时不能实时检查语法错误,如果编写了Resource、Layout方面的信息不保存的话Eclipse也不会在智能提示里提供给你。因此建议编写完以上一些类型的信息后用快捷键Crtl+Shift+S保存一下,一来可以检查XML错误,二来告诉了Eclipse你提供了这些资源。
(3)导入包。我们使用SDK提供的类,哪怕是个Button,都会报错,因为你没有导入包,可以在任意行用Ctrl+Shift+O就能导入需要导入的包,OK。
(4)实现虚方法。当我们继承了某些基类或接口时,Eclipse会报错,因为我们没有实现这些类和接口的虚方法。将光标移动到报错画红线的地方,使用快速修复快捷键Ctrl+1,在弹出菜单里选,“Add unimplemented methods”,就能得到需要实现的虚方法了。
(5)参数的重命名。如果需要对自己定义的对象重命名,一个个找出来修改就太out了。可以将光标移到引用(对象名)处,按下Alt+Shift+R(R按两次),在弹出的对话框里写入新的引用名,下面有两个选项,第二个勾选了以后会修改注释和字符串里的内容,因此一般只选第一个,修改引用。
(6)复写方法(override)。面向对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子类可以复用父类的方法,因此调用父类的方法是经常会用到的。复写的快捷键其实也是Alt+/,在类体中合适的空行按下就会出来,但因为复写操作很重要,所以特地写出来。
Android编程中常用的快捷键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大家在实际编程中发现键位冲突或用起来太蹩手,可以自己编辑适合的快捷键。最后在此介绍快捷键的设置。点击Window →Preferences→General→Keys,打开编辑页面就行设置即可。
这里不但要编辑与命令相关的快捷键组合,还要选择何时有效,比如Editing Text(在编辑文档时有效)。
标签:android style http color 使用 ar sp on 代码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xunbu7/p/4020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