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限制 而且 共享变量 如何 允许 关系 编译器 使用 根据
happens-before是JMM最核心的概念。对应Java程序员来说,理解happens-before是理解JMM的关键。
首先,让我们来看JMM的设计意图。从JMM设计者的角度,在设计JMM时,需要考虑两个关键因素。
由于这两个因素互相矛盾,所以JSR-133专家组在设计JMM时的核心目标就是找到一个好的平衡点:一方面,要为程序员提供足够强大的内存可见性保证;另一方面,对编译器和处理器的限制要尽可能地放松。下面让我们来看JSR-133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
double pi = 3.14; //A
double r = 1.0; //B
double area = pi * r; //C
上面计算圆的面积的示例代码在3个happens-before关系,如下。
在3个happens-before关系中,2和3是必需的,但1是不必要的。因此,JMM把happens-before要求禁止的重排序分为了下面两类。
JMM对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重排序,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如下。
如图是JMM的设计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点,如下:
《JSS-131:Java Memory Model and Thread Specification》对happens-before关系的定义如下。
1)如果一个操作happens-before另一个操作,那么第一个操作的执行结果将对第二个操作可见,而且第一个操作的执行顺序排在第二个操作之前。
2)两个操作之间存在happens-before关系,并不意味着Java平台的具体实现必须要按照happens-before关系指定的顺序来执行。
上面的1)是JMM对程序员的承诺
上面的2)是JMM对编译器和处理器重排序的约束原则
《JSS-131:Java Memory Model and Thread Specification》定义了如下happens-before规则。
1)程序顺序规则:一个线程中的每个操作,happens-before于该线程中的任意后续操作。
2)监视器锁规则:对一个锁的解锁,happens-before于随后对这个锁的加锁。
3)volatile变量规则:对一个volatile域的写,happens-before于任意后续对这个volatile域的读。
4)传递性:如果A happens-before B,且B happens-before C,那么A happens-before C。
5)start()规则:如果线程A执行操作ThreadB.start()(启动线程B),那么A线程的ThreadB.start()操作happens-before于线程B的任意操作。
6)join()规则:如果线程A执行操作ThreadB.join()并成功返回,那么线程B中的任意操作happens-before于线程A从ThreadB.join()操作成功返回。
这里的规则1)、2)3)和4)前面都讲到过,这里再做个总结。由于2)和3)情况类似,这里只以1)、3)和4)为例来说明。下图是volatile写-读建立的happens-before关系图。
结合上图,我们做以下分析。
下面我们来看start()规则。假设线程A在执行的过程中,通过执行ThreadB.start()来启动线程B;同时,假设线程A在执行ThreadB.start()之前修改了一些共享变量,线程B在开始执行后会读这些共享变量。下图是该程序对应的happens-before关系图。
上图中,1 happens-before 2由程序顺序规则产生。2 happens-before 4由start()规则产生。根据传递性,将有1 happens-before 4。这意味着,线程A在执行ThreadB.start()前共享变量所做的修改,接下来在线程B开始执行后都将确保对线程B可见。
下面来看看join()规则。假设线程A在执行的过程中,通过执行ThreadB.join()来等待线程B终止;同时,假设线程B在终止之前修改了一些共享变量,线程A从ThreadB.join()返回后会读这些共享变量。下图是该程序对应的happens-before关系图。
上图中,2 happens-before 4有join()规则产生;4 happens-before 5由程序顺序规则产生。根据传递性规则,将有2 happens-before 5。这意味着,线程A执行ThreadB.join()并成功返回后,线程B中的任意操作都将对线程A可见。
标签:限制 而且 共享变量 如何 允许 关系 编译器 使用 根据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u9oh0st/p/10153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