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elf 协议 http uri 一个 span 服务器 入门 段落
# HTML入门 ### C/S与B/S架构 - C/S架构 - client:客户端 - server:服务器 - B/S架构 - browser:浏览器 - server:服务器 ### WEB工作原理 - 浏览器 => 服务器:发送请求,索取相关数据。 - 服务器 => 浏览器:接收请求并解析,处理业务,返回数据(响应) - 页面组成:HTML、CSS、JS ### 开发工具 - 编辑工具:notepad++ - 测试工具:chrome ### HTML简介 - 说明:超文本标记语言,所见即所得的文本 - 后缀:.html或.htm,现在统一使用.html ### 标签格式 - 格式: - 双边:`<标签名 属性1="值1" 属性2=‘值2‘ 属性3=值3>内容</标签名>` - 单边:`<标签名 属性1="值1" 属性2=‘值2‘ 属性3=值3 />` - 特点: - 成对出现 - 容错性强 - 标签名已预定义 - 全部小写,注意格式 - 属性使用双引号包括 - 说明:标签就是HTML的骨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 全局架构标签 - 示例: ```html <html> <!--注释--> <head> <title>网页标题</title> </head> <body text="red" bgcolor="#0000ff"> 这是页面的内容 </body> </html> ``` - 说明: - html:是文档中最大的标签,所有标签都要放在该标签内部 - head:头部,存放页面显示以外的内容,如:标题、字符集等 - body:身体,存放页面要显示的内容,其中的内容会显示在页面中。 - 属性: - text:字体颜色 - bgcolor:背景色 - 几乎每个标签都有的属性: - class、id、name、style - 后面集合CSS与JS经常使用 ### 常用标签(文本修饰) - 标题:h1~h6,字体从大到小;h1一个页面中最多一个,不要为了调整字体大小而使用。 - 加粗:`<b></b>、<strong></strong>` - 斜体:`<i></i>、<cite></cite>、<em></em>` - 下划线:`<u></u>` - 删除线:`<s></s>` - 上标:`<sup></sup>` - 下标:`<sub></sub>` - 字体:`<font></font>` - size:大小 - color:颜色 - face:脸型(字体类型) ### 常用标签(格式控制) - 换行:`<br />`,对于任意多个空格或回车,浏览器都解析为一个空格 - 段落:`<p></p>`,表示一个段落 - 横线:`<hr />`,水平的直线 - 滚动:`<marquee></marquee>` - 原样:`<pre></pre>`,浏览中显示的内容与文档中的格式一样 - 无序列表:`<ul></ul>`,其中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li></li>` - type:disc(实心圆,默认),circle(空心圆),square(实心方框) - 有序列表:`<ol></ol>` - type:1、a、A、I - start:序号的其实位置 ### 字符实体 - 说明:HTML 中的预留字符必须被替换为字符实体,否则无法显示。 - 提醒:不用刻意记录字符实体,用的时候查一下就可以了。 - 示例: ``` < 小于 < > 大于 > 空格 & & ``` - 参考:http://www.w3school.com.cn ### URL(重点) - 说明:统一资源定位符,是URI的一种,可以唯一的标识一个网络资源。 - 组成:协议://主机:端口/文件?参数1=值1&参数2=值2 - http:80端口,会自动省略 - https:443端口 - 例子:http://www.baidu.com:80/index.html?page=3&wd=python ### 超链接(a) - 名称:`<a></a>` - 说明:超链接,可以完成页面的跳转 - 属性: - href:指定跳转地址 - title:光标放上去的提示信息 - target:新页面的打开目标 - _self:当前标签栏 - _blank:新的空白标签栏 - _parent:覆盖父级页面 - _top:覆盖最外层页面 - name:设置锚点,可以用于跳转定位 - 设置该属性后,可以根据其值进行跳转定位(设置a标签的href属性) - 如:`<a name="p5"></a>`,使用:`<a href="xxx#p5"></a>` - 说明:不但可以在一个页面内部跳转,也可以在不同页面间跳转。
标签:elf 协议 http uri 一个 span 服务器 入门 段落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angliangzz/p/10159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