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style http io 使用 ar 文件 sp div art
发现很多现代的语言中都有println这个函数,用起来很是方便,不用每次打印都要加上"\n",自己也实现了一个,方便平时调试的时候用。
#include <stdarg.h>
int println(const char *fmt, ...)
{
char printf_buf[1024];
va_list args;
int printed;
va_start(args, fmt);
printed = vsprintf(printf_buf, fmt, args);
va_end(args);
puts(printf_buf);
return printed;
}
这里用到了C语言的可变参函数,就顺便谈谈C语言的可变参函数吧。所谓可变参函数即函数的参数可以是不定个数。上面我们已经看到了变参函数的定义方法,用形如int println(const char *fmt, ...)
来定义可变参函数。
注意:上例中的第一个参数fmt
是不可省略的,可变参函数至少需要一个普通的形参。
C语言之所以支持可变参函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C调用规范中规定了C语言函数调用时,参数入栈的书序是从右往左,这意味着,栈顶的参数是第一个参数。这样,被调用的函数,就不需要关心调用者会传递几个参数进来,只要关心自己用到几个参数既可以了。
例如这样一个调用
println("%d %d", 10, 20, 30, 40);
println("hello world");
对应的汇编代码是:
push 28h
push 1Eh
push 14h
push 0Ah
push offset string "%d %d" (0D4574Ch)
call println (0D410B9h)
add esp,14h
可以看到,对println("%d %d", 10, 20, 30, 40);
的调用确实是从右往左将参数压入到栈中。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是:因为可变参函数,函数定义的时候并没有定义形参原型,调用的时候怎么使用参数呢?为此,C语言定义了如下的宏:
void va_start(va_list ap, last);//取第一个可变参数(如上述printf中的i)的指针给ap,last是函数声明中的最后一个固定参数(比如printf函数原型中的*fromat);
type va_arg(va_list ap, type);//返回当前ap指向的可变参数的值,然后ap指向下一个可变参数;type表示当前可变参数的类型(支持的类型位int和double);
void va_end(va_list ap);//将ap置为NULL
其在头文件中的定义如下:
/*
* define a macro to compute the size of a type, variable or expression,
* rounded up to the nearest multiple of sizeof(int). This number is its
* size as function argument (Intel architecture). Note that the macro
* depends on sizeof(int) being a power of 2!
*/
#define _INTSIZEOF(n) ( (sizeof(n) + sizeof(int) - 1) & ~(sizeof(int) - 1) )
#define _VA_LIST char*
typedef _VA_LIST va_list;
#define va_dcl va_list va_alist;
#define va_start(ap) ap = (va_list)&va_alist
#define va_arg(ap,t) ( *(t *)((ap += _INTSIZEOF(t)) - _INTSIZEOF(t)) )
#define va_end(ap) ap = (va_list)0
从上面的定义很容易可以看出,va_start
使ap
指向第一个可选参数。va_arg
返回参数列表中的当前参数并使ap
指向参数列表中的下一个参数。va_end
则将ap
置为空指针。
关于_INTSIZEOF
做一点简单的解释:因为sizeof(int)是2^n
,因此它的位模式必然是1...000
,它减一,就变成11..11
这样的位模式,因此加上sizeof(int) - 1
,如果进位,肯定是sizeof(int)
的整数倍,如果不进位,就已经是sizeof(int)
的整数倍,因此该宏会对n向上取sizeof(n)
的整数倍。
标签:style http io 使用 ar 文件 sp div art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joyzhuang/p/4025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