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The from 数据库 rbo 声明 foo 抽象 执行 数据对象
模型的元数据,指的是“除了字段外的所有内容”,例如排序方式、数据库表名、人类可读的单数或者复数名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非必须的,甚至元数据本身对模型也是非必须的。但是,我要说但是,有些元数据选项能给予你极大的帮助,在实际使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实际应用的‘必须’。
想在模型中增加元数据,方法很简单,在模型类中添加一个子类,名字是固定的Meta
,然后在这个Meta类下面增加各种元数据选项或者说设置项。参考下面的例子: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
class Ox(models.Model):
horn_length = models.IntegerField()
class Meta: # 注意,是模型的子类,要缩进!
ordering = ["horn_length"]
verbose_name_plural = "oxen"
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为模型Ox增加了两个元数据‘ordering’和‘verbose_name_plural’,分别表示排序和复数名,下面我们会详细介绍有哪些可用的元数据选项。
强调:每个模型都可以有自己的元数据类,每个元数据类也只对自己所在模型起作用。
如果abstract=True
,那么模型会被认为是一个抽象模型。抽象模型本身不实际生成数据库表,而是作为其它模型的父类,被继承使用。具体内容可以参考Django模型的继承。
如果定义了模型的app没有在INSTALLED_APPS
中注册,则必须通过此元选项声明它属于哪个app,例如:
app_label = ‘myapp‘
自定义模型的_base_manager
管理器的名字。模型管理器是Django为模型提供的API所在。Django1.10新增。
指定在数据库中,当前模型生成的数据表的表名。比如:
db_table = ‘my_freinds‘
友情建议:使用MySQL数据库时,db_table
用小写英文。
自定义数据库表空间的名字。默认值是工程的DEFAULT_TABLESPACE
设置。
自定义模型的_default_manager
管理器的名字。Django1.10新增。
默认情况下,从一个模型反向关联设置有关系字段的源模型,我们使用<model_name>_set
,也就是源模型的名字+下划线+set
。
这个元数据选项可以让你自定义反向关系名,同时也影响反向查询关系名!看下面的例子: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
class Foo(models.Model):
pass
class Bar(models.Model):
foo = models.ForeignKey(Foo)
class Meta:
default_related_name = ‘bars‘ # 关键在这里
具体的使用差别如下:
>>> bar = Bar.objects.get(pk=1) >>> # 不能再使用"bar"作为反向查询的关键字了。 >>> Foo.objects.get(bar=bar) >>> # 而要使用你自己定义的"bars"了。 >>> Foo.objects.get(bars=bar)
Django管理器给我们提供有latest()和earliest()方法,分别表示获取最近一个和最前一个数据对象。但是,如何来判断最近一个和最前面一个呢?也就是根据什么来排序呢?
get_latest_by
元数据选项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指定一个类似 DateField
、DateTimeField
或者IntegerField
这种可以排序的字段,作为latest()和earliest()方法的排序依据,从而得出最近一个或最前面一个对象。例如:
get_latest_by = "order_date"
该元数据默认值为True,表示Django将按照既定的规则,管理数据库表的生命周期。
如果设置为False,将不会针对当前模型创建和删除数据库表。在某些场景下,这可能有用,但更多时候,你可以忘记该选项。
这个选项不好理解。其用途是根据指定的字段进行排序,通常用于关系字段。看下面的例子: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
class Question(models.Model):
text = models.TextField()
# ...
class Answer(models.Model):
question = models.ForeignKey(Question, on_delete=models.CASCADE)
# ...
class Meta:
order_with_respect_to = ‘question‘
上面在Answer模型中设置了order_with_respect_to = ‘question‘
,这样的话,Django会自动提供两个API,get_RELATED_order()
和set_RELATED_order()
,其中的RELATED
用小写的模型名代替。假设现在有一个Question对象,它关联着多个Answer对象,下面的操作返回包含关联的Anser对象的主键的列表[1,2,3]:
>>> question = Question.objects.get(id=1) >>> question.get_answer_order() [1, 2, 3]
我们可以通过set_RELATED_order()
方法,指定上面这个列表的顺序:
>>> question.set_answer_order([3, 1, 2])
同样的,关联的对象也获得了两个方法get_next_in_order()
和get_previous_in_order()
,用于通过特定的顺序访问对象,如下所示:
>>> answer = Answer.objects.get(id=2) >>> answer.get_next_in_order() <Answer: 3> >>> answer.get_previous_in_order() <Answer: 1>
这个元数据的作用......还没用过,囧。
最常用的元数据之一了!
用于指定该模型生成的所有对象的排序方式,接收一个字段名组成的元组或列表。默认按升序排列,如果在字段名前加上字符“-”则表示按降序排列,如果使用字符问号“?”表示随机排列。请看下面的例子:
ordering = [‘pub_date‘] # 表示按‘pub_date‘字段进行升序排列 ordering = [‘-pub_date‘] # 表示按‘pub_date‘字段进行降序排列 ordering = [‘-pub_date‘, ‘author‘] # 表示先按‘pub_date‘字段进行降序排列,再按`author`字段进行升序排列。
该元数据用于当创建对象时增加额外的权限。它接收一个所有元素都是二元元组的列表或元组,每个元素都是(权限代码, 直观的权限名称)
的格式。比如下面的例子:
permissions = (("can_deliver_pizzas", "可以送披萨"),)
Django默认给所有的模型设置(‘add‘, ‘change‘, ‘delete‘)的权限,也就是增删改。你可以自定义这个选项,比如设置为一个空列表,表示你不需要默认的权限,但是这一操作必须在执行migrate命令之前。
如果设置了proxy = True
,表示使用代理模式的模型继承方式。具体内容与abstract选项一样,参考模型继承章节。
声明模型依赖的数据库功能。比如[‘gis_enabled‘],表示模型的建立依赖GIS功能。
声明模型支持的数据库。Django默认支持sqlite, postgresql, mysql, oracle
。
决定是否使用1.6版本之前的django.db.models.Model.save()
算法保存对象。默认值为False。这个选项我们通常不用关心。
Django1.11新增的选项。
接收一个应用在当前模型上的索引列表,如下例所示: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
class Customer(models.Model):
first_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100)
last_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100)
class Meta:
indexes = [
models.Index(fields=[‘last_name‘, ‘first_name‘]),
models.Index(fields=[‘first_name‘], name=‘first_name_idx‘),
]
这个元数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它等同于数据库的联合约束!
举个例子,假设有一张用户表,保存有用户的姓名、出生日期、性别和籍贯等等信息。要求是所有的用户唯一不重复,可现在有好几个叫“张伟”的,如何区别它们呢?(不要和我说主键唯一,这里讨论的不是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设置不能有两个用户在同一个地方同一时刻出生并且都叫“张伟”,使用这种联合约束,保证数据库能不能重复添加用户(也不要和我谈小概率问题)。在Django的模型中,如何实现这种约束呢?
使用unique_together
,也就是联合唯一!
比如:
unique_together = ((‘name‘, ‘birth_day‘, ‘address‘),)
这样,哪怕有两个在同一天出生的张伟,但他们的籍贯不同,也就是两个不同的用户。一旦三者都相同,则会被Django拒绝创建。这一元数据经常被用在admin后台,并且强制应用于数据库层面。
unique_together接收一个二维的元组((xx,xx,xx,...),(),(),()...),每一个元素都是一个元组,表示一组联合唯一约束,可以同时设置多组约束。为了方便,对于只有一组约束的情况下,可以简单地使用一维元素,例如:
unique_together = (‘name‘, ‘birth_day‘, ‘address‘)
联合唯一无法作用于普通的多对多字段。
即将废弃,使用index
元数据代替。
最常用的元数据之一!用于设置模型对象的直观、人类可读的名称。可以用中文。例如:
verbose_name = "story" verbose_name = "披萨"
如果你不指定它,那么Django会使用小写的模型名作为默认值。
英语有单数和复数形式。这个就是模型对象的复数名,比如“apples”。因为我们中文通常不区分单复数,所以保持和verbose_name
一致也可以。
verbose_name_plural = "stories" verbose_name_plural = "披萨"
如果不指定该选项,那么默认的复数名字是verbose_name
加上‘s’
前面介绍的元数据都是可修改和设置的,但还有两个只读的元数据,label就是其中之一。
label等同于app_label.object_name
。例如polls.Question
,polls是应用名,Question是模型名。
同上,不过是小写的模型名。
标签:The from 数据库 rbo 声明 foo 抽象 执行 数据对象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navysummer/p/10200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