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osi mod str contex delattr conf control 角色 里程碑
SpringFramework的两大核心,IOC(Inversion of control)控制反转和DI(Dependency Inject)依赖注入,其推崇的理念是应用系统不应以java代码的方式直接控制依赖关系,而是通过容器来管理。
从Spring Framework 1.2.0版本开始,开始支持Annotation,虽然框架层面均已支持@managedResource和@Transactional等,但是其主要的还是以XML配置为准。
Spring Framework 2.0在Annotation支持方面添加了新的成员,@Required、数据相关的@Repository及AOP相关的@Aspect等,但同时提升了XML配置能力,即“可扩展的XML编写(Extensible XML authoring)”,当然的,这种扩展能力的出现,无形中为XML的配置增加了筹码。
Spring Framework 2.5开始,引入了新的骨架式Annotation。
Spring Framework 2.5还支持了JSR-250(Java规范)。
@Resource注入
@PostConstruct 替代<bean init-method=”…”/>
@PreDestroy 替代<bean destroy-method=”…”/>
尽管Spring Framework 2.X时代提供了为数不少的注解,然而编程的手段却不多,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框架层面仍未“直接”提供驱动注解的Spring应用上下文,并且仍需要XML驱动,<context:annotation-config>和<context:component-scan>
Spring Framework3.x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代,3.0除了提升Spring模式注解“派生”的层次性,首要任务是替换XML配置方式,引入配置类注解@Configuration,该注解是内建的@Component的“派生”注解,遗憾的是,3.0并没有引入<context:component-scan>的注解,而是选择过渡方案——@ImportResource和@Import。ImportResource负责导入遗留的XML配置文件,Import允许导入一个或多个类作为Spring Bean。
3.0引入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最为前时代ApplicationContext的替代者。3.1新引入注解@ComponentScan,替换XML的<context:component-scan>,成为全面进入注解驱动时代的一大步。
SpringFramework3.x注解提升还体现在以下方面:
3.1开始提供@Profile提供了配置化的条件组装,不过这方面还是比较单一的,4.0开始,引入条件化注解@Conditional,通过自定义Condition实现配合,弥补之前版本条件化装配的短板,4.0开始Profile反过来通过@conditional实现。
Java8开始对提供@Repeatable,Framework4.0巧妙的兼容了JSR-310。根据特性,将@PropertySource、@ComponentScan提升为可重复使用的注解@PropertySources、@ComponentScans。
4.2开始
SpringFramework5.0作为Spring Boot 2.0的底层,注解驱动的性能提升不是那么明显。在SpringBoot应用场景中,大量使用@ComponentScan扫描,导致Spring模式的注解解析时间耗时越长,面对这个问题,5.0引入@Indexed,为Spring模式注解添加索引。
标签:osi mod str contex delattr conf control 角色 里程碑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anyouqiang/p/10981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