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异常 时间 内容 大型 delete 小型 远程调用 不可 gateway
1. 定义
我们先来看一个很通俗的定义,来自于wiki。
Web service 指的是,一个平台通过 web 向其它平台来提供服务。
更专业一点的定义怎么说呢?我们来看一下 W3C 对 web service 的定义。
Web service 是一个软件系统,使得不同机器可以在网络间进行互动操作。
2. 要素
想要实现一个平台在网络间调用另一个平台的服务,至少需要明确三点:
从 WSDL 理解 web service 的要素
要回答以上问题,我们可以先简单的了解一下什么是 WSDL,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网络服务描述语言。我们知道服务的提供方其实本质上是由代码编写而成,而服务的调用方通过发起一个网络请求来调用服务。那么通俗的说,WSDL 做的事情就是,描述了如何根据调用方发送的网络请求,找到服务提供方,进而找到要运行哪一段代码,从而得到结果返回给调用方。
WSDL 是基于 XML 格式的文档,包括两部分,抽象定义和具体定义。
WSDL的抽象定义
WSDL 的抽象定义,独立于提供服务的平台和服务实现的语言,定义了该服务通过什么样的网络协议、使用什么样的消息格式与调用方通信。网络协议是不受限制的,可以是 http、ftp、smtp 等其它网络传输协议,不过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使用的是 http 协议。消息格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初唯一被广泛使用的消息格式是基于 XML 格式的 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后来 REST 流行了起来,出现了基于 REST + XML 的消息格式,再后来发展为 REST + JSON 的消息格式,也就是我们现在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WSDL 的具体定义
WSDL 的具体定义,与平台和语言相关,定义了一个具体的服务调用,请求参数和返回参数是怎么样的、以及通过哪一部分代码的运行可以得到结果等等。
咖啡馆的类比
我们使用一个咖啡馆来类比 WSDL 的工作原理,咖啡馆是服务提供方,提供了下单、取餐、付款等服务,咖啡馆的员工手册则相当于提供服务的代码,顾客是服务调用方。WSDL 的抽象定义,定义了顾客如何找到咖啡馆的位置,以及顾客和咖啡馆的员工使用哪国语言进行交流等等;而 WSDL 的具体定义,则定义了每一个具体的服务,如下单服务,顾客需要提供什么,工作人员在员工手册的哪一页可以找到下单的操作流程,以及工作人员会返回什么给顾客,等等。
WSDL 文档可以由服务的实现代码自动生成,反之也可以通过定义好的 WSDL 文档生成代码框架。
3. 应用方式
最常见的两种 web service 的组织形式是:RPC 远程过程调用,REST 表述性状态转移。从本质上来说,两者定义的都是规范,一个是面向过程的远程调用规范,一个是面向资源的远程调用规范。
RPC 远程过程调用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定义了平台与平台之间面向过程进行服务调用的规范。它的本质思想是,将一个平台上的多个函数过程,作为一个服务,提供给另一个平台调用。所以以 RPC 为规范的服务,需要关心的是「我要做一件什么事」。RPC 规范是协议无关的,可以使用各种网络协议实现。
REST 表述性状态传递
那么 REST 又是什么?不知道 REST 没关系,如果你接触过 GET、POST、PUT、DELETE 这样的请求,不要怀疑,这种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 http 请求大部分都是基于 REST 规范而来的。基于 REST 规范设计的 api 也称之为是 RESTful 的 api,这样的 api 的主题必须是资源,它关心的是「我要对某个资源进行什么样的操作」。为什么 REST 可以流行起来呢?这就跟我们为什么要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进行编程是一个道理,万物皆对象,外物皆资源。这里推荐一篇非常通俗的讲解 REST 规范的文章 如何给老婆解释什么是RESTful。
RPC 与 REST 的比较
总的来说,PRC 与网络协议无关,关心的是过程;REST 基于 http 协议,关心的是资源。下图演示了针对相同的有关用户的操作,REST 形式的服务(左边)和 RPC 形式的服务(右边)设计上的区别。
那么在具体的使用场景下,对于两种设计规范,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我觉得二者的取舍,可以类比于函数式编程与面向对象的编程,各自有各自适合的场景,甚至在某些场景下,使用二者皆可且各有利弊。重要的是要理解这两个设计规范的本质和初衷,并根据实际场景和个人的使用习惯最初抉择。
在谈子服务之前,我们来继续之前咖啡馆的假设,从而理解什么是子服务以及我们为什么需要子服务。
为什么我们需要子服务
设想一个咖啡馆的正常运作,需要以下职能人员的参与。
对于这些职能人员来说,核心要素有三点:
为什么咖啡馆不是由一个非常厉害的全能的人承担所有的工作呢?这个很容易理解:
那么将咖啡馆的例子映射到 web 服务上,提供一个单一的 web 服务来支持整个咖啡馆的运作自然也是不合理的:
那么如何拆分一个服务系统呢,答案就是子服务了。我们将整个系统根据职能的划分拆分成5个子服务,分别对应到上文的5种职能人员。
同样的这些子服务的核心要素如下:
理解了子服务的概念以及 web service 为什么需要子服务之后,新的问题出现了:子服务如何进行合理的拆分?如何管理多个子服务?子服务间如何通信?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 SOA 了。
通过 SOA 架构组织子服务
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是一个面向服务的架构设计,通俗的说它也是一个规范,定义了如何管理服务的集合及他们之间的通讯方式。它本质上和 web service 以及子服务都没有绝对的依赖关系,它甚至比 web service 出现的更加早。然而人们在 web service 上发现了它的用武之地,也就是说 SOA 刚好可以在 web service 的管理上体现它的价值。于是乎,造成了几乎所有 SOA 的应用场景都与 web service 相关这样的现状,也导致了这两个概念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混淆。
既然 SOA 框架是对服务的集合的管理,那么它究竟比单纯的服务拆分多做了哪些事情呢?
我们来看一下下图这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我们要将整个系统拆分成4个子服务:ACCOUNT、C2D、ASK、DESIGN。左边为单纯的服务拆分,右边为基于 SOA 框架的服务拆分。
1. 服务的实现
web 服务是一个软件系统,软件系统是通过代码形成的。那么这样一个软件系统是如何从一大坨代码转化为稳定的、可访问的、可更新的服务的呢?
一个有一定流量的服务一般是由类似这样的结构组成的。
上层是一个负载均衡器(load balancer),下层是多个相同的节点(node)。
2. 服务的部署
服务的部署,简单来说就是将该服务的软件系统的最新代码克隆到每一个节点上,再在每一个节点上将服务运行起来。那么服务的更新无非就是重新对每一个节点进行一次部署。
但是不要忘记,在一个节点上重新运行服务会导致该节点的服务有一个短暂的罢工,那么如何保证在完成对服务的更新的同时,保证对于客户端来说服务不会出现挂掉的状态?这时候就需要一定的部署策略。
注:下图中绿色节点均表示未更新节点,蓝色节点均表示已更新节点
1)滚动部署
滚动部署,每次只更新 n 个节点,等待前 n 个节点部署好了,再更新下 n 个节点,这样可以保证同一时间只可能最多有 n 个节点处在不可用状态。
下面四张图是一个滚动部署过程的例子,例子中 n 为 1。
首先更新第一个节点。
待第一个节点更新完毕之后,更新第二个节点。
待第二个节点更新完毕之后,更新第三个节点。
待第三个节点更新完毕之后,更新第四个节点。全部的节点都完成了更新。
滚动部署的缺点是,在部署过程中,客户端可以同时访问到更新前的服务和更新后的服务。
2)蓝绿部署
蓝绿部署,如下面三张图所示,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新增四个节点,并将新版的服务部署上去。
全部部署好之后将负载均衡器指向新的四个节点。
移除原有的旧版本服务的四个节点。
蓝绿部署解决了滚动部署会同时出现新旧服务并存的缺点,但是对资源的要求更高。
3)灰度发布
灰度发布是平滑过渡的一种发布方式。让一部分用户继续用旧版本的服务,一部分用户开始体验新版本的服务,如果用户对新版本没有什么反对意见,那么逐步扩大范围,将所有的旧版本服务更新为新版本服务。灰度发布可以保证整体系统的稳定,在初始灰度的时候就可以发现、调整问题,以避免产生无法挽回的影响。灰度发布的实现如下面三张图所示。
首先更新一个节点。
然后通过负载均衡器按照一定的规则筛选出 20% 的用户(比如用户 id 除以 5 余 0),并将这 20% 的用户所发出的全部请求都转发到已经更新过的节点。
再更新第二个节点,并将包含之前那 20% 的用户的 50% 的用户的请求转发到两个更新过的节点上去。
以此类推直到所有节点更新完毕,100% 的用户的请求都会请求到新的服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灰发的用户百分比最好和更新节点的占比相近,这样可以保证每个节点可以承受相似的压力。如果只更新了一个节点,而转发了 90% 的用户的请求到新服务上,那么这个节点很可能会出现性能问题。
标签:异常 时间 内容 大型 delete 小型 远程调用 不可 gateway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Qqf2019/p/11149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