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编程语言 > 详细

Java中级知识归纳(四)

时间:2019-08-16 00:45:58      阅读:102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避免   多态   mic   nbsp   RKE   结构   责任链   相互   enc   

十六、Java内存模型

  特点:原子性、可见性、有序性。

  原子性:read、load、use、store、write、synchronized关键字保证原子性

  可见性:synchronized、volatile、final保证可见性

  有序性:synchronized保证有序性

十七、设计模式

  ①分类

    创建型模式(5种):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7种):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享元模式。

    行为型模式(11种):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观察者模式、迭代子模式、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备忘录模式、状态模式、访问者模式、中介者模式、解释器模式。

    other:并发型模式和线程池模式。

  ②设计模式6大原则

    开闭原则(Open Close Principle):开闭原则就是说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在程序需要进行拓展的时候,不能去修改原有的代码,实现一个热插拔的效果。所有一句话概括就是:为了使程序的扩展性好,易于维护和升级。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需要使用接口和抽象类。

    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缩写为:LSP):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里氏代换原则中说,任何基类可以出现的地方,子类一定可以出现。LSP是继承复用的基石,只有当衍生类可以替换掉基类,软件单位的功能不受到影响时,基类才能真正被复用,而衍生类也能够在基类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行为。里氏代换原则是对“开-闭”原则的补充。实现“开-闭”原则的关键步骤就是抽象化。而基类与子类的继承关系就是抽象化的具体实现,所以里氏代换原则是对实现抽象化的具体步骤的规范。

    依赖倒转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这个是开闭原则的基础,具体内容:针对接口编程,依赖于抽象而不依赖具体。

    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这个原则的意思是:使用多个隔离的接口,比使用单个接口要好。还是一个降低类之间的耦合度的意思,从这儿我们看出,其实设计模式就是一个软件的设计思想,从大型软件架构触发,为了升级和维护方便。所以上文中多次出现:降低依赖,降低耦合。

    迪米特法则(最少知道原则)(Demeter Principle):为什么叫最少知道原则,就是说:一个实体应当尽量少的与其他实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得系统功能模块相对独立。

    合成复用原则(Composite Reuse Principle):原则是尽量使用合成/聚合的方式,而不是使用继承。

十八、Java反射(重点)

  反射机制指的是程序在运行时能够获取自身的信息。

  为什么要用反射机制?直接创建对象不就可以了吗,这就涉及到了动态与静态的概念:

    静态编译:在编译时确定类型,绑定对象,即通过。

    动态编译:运行时确定类型,绑定对象。动态编译最大限度发挥了java的灵活性,体现了多态的应用,用以降低类之间的藕合性。

  一句话,反射机制的优点就是可以实现动态创建对象和编译,体现出很大的灵活性,特别是在J2EE的开发中它的灵活性就表现得十分明显。

  作用:①首先得根据传入的类的全名来创建Class对象。 ②获得类方法的方法。③  获得类中属性的方法。

  缺点:①性能第一:反射包括了一些动态类型,所以JVM无法对这些代码进行优化。因此,反射操作的效率要比那些非反射操作低得多。我们应该避免在经常被 执行的代码或对性能要求很高的程序中使用反射。②安全限制:使用反射技术要求程序必须在一个没有安全限制的环境中运行。如果一个程序必须在有安全限制的环境中运行,如Applet。③内部暴露:由于反射允许代码执行一些在正常情况下不被允许的操作(比如访问私有的属性和方法),所以使用反射可能会导致意料之外的副作用--代码有功能上的错误,降低可移植性。反射代码破坏了抽象性,因此当平台发生改变的时候,代码的行为就有可能也随着变化。

十九、Java引用

 

①假设我们在函数中写了如下这个简单的语句:

 

StringBuffer str= new StringBuffer("Hello world"); 

 

别看这个语句简单,其实包含了如下三个步骤:

 

首先,new StringBuffer("Hello world")在堆里申请了一坨内存,把创建好的StringBuffer对象放进去。其次,StringBuffer str声明了一个指针。这个指针本身是存储在栈上的(因为语句写在函数中),可以用来指向某个StringBuffer类型的对象。或者换一种说法,这个指针可以用来保存某个StringBuffer对象的地址。最后,当中这个等于号(赋值符号)把两者关联起来,也就是把刚申请的那一坨内存的地址保存成str的值,完成引用。

 

②final常量的问题

 

针对引用类型变量的final修饰符也是很多人搞混淆的地方。实际上final只是修饰指针的值(也就是限定指针保存的地址不能变)。至于该指针指向的对象,内容是否能变,那就管不着了。所以,对于如下语句:

 

final StringBuffer strConst = new StringBuffer();

 

你可以修改它指向的对象的内容,比如:

 

strConst.append(" ");

 

但是不能修改它的值,比如:

 

strConst = null;

 

③传参的问题:

 

例如:System.out.println(str);这个语句又是什么意思捏?这时候就两说了。

 

第一种理解:可以认为传进函数的是str这个指针,指针说白了就是一个地址的值,说得再白一点,就是个整数。按照这种理解,就是传值的方式。也就是说,参数传递的是指针本身,所以是传值的。

 

第二种理解:可以认为传进去的是StringBuffer对象,按照这种理解,就是传引用方式了。因为我们确实是把对象的地址(也就是引用)给传了进去。

二十、线程、线程池

 

①创建线程有两种方式:继承Thread或实现Runnable。Thread实现了Runnable接口,提供了一个空的run()方法,所以不论是继承Thread还是实现Runnable,都要有自己的run()方法。一个线程创建后就存在,调用start()方法就开始运行(执行run()方法),调用wait进入等待或调用sleep进入休眠期,顺利运行完毕或休眠被中断或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而退出。

 

②wait和sleep比较:sleep方法有:sleep(long millis),sleep(long millis, long nanos),调用sleep方法后,当前线程进入休眠期,暂停执行,但该线程继续拥有监视资源的所有权。到达休眠时间后线程将继续执行,直到完成。若在休眠期另一线程中断该线程,则该线程退出。等待有其它的线程调用notify()或notifyAll()进入调度状态,与其它线程共同争夺监视。

 

③线程池:多线程技术主要解决处理器单元内多个线程执行的问题,它可以显著减少处理器单元的闲置时间,增加处理器单元的吞吐能力。一个线程池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A、线程池管理器(ThreadPool):用于创建并管理线程池,包括创建线程池,销毁线程池,添加新任务;

 

B、工作线程(PoolWorker):线程池中线程,在没有任务时处于等待状态,可以循环的执行任务;

 

C、任务接口(Task):每个任务必须实现的接口,以供工作线程调度任务的执行,它主要规定了任务的入口,任务执行完后的收尾工作,任务的执行状态等;

 

D、任务队列(taskQueue):用于存放没有处理的任务。提供一种缓冲机制。

 

④线程池分类:

 

A、newFixedThreadPool  创建一个指定工作线程数量的线程池。

 

每当提交一个任务就创建一个工作线程,如果工作线程数量达到线程池初始的最大数,则将提交的任务存入到池队列中。

 

B、newCachedThreadPool创建一个可缓存的线程池。

 

这种类型的线程池特点是:

 

1).工作线程的创建数量几乎没有限制(其实也有限制的,数目为Interger.MAX_VALUE), 这样可灵活的往线程池中添加线程。

 

2).如果长时间没有往线程池中提交任务,即如果工作线程空闲了指定的时间(默认为1分钟),则该工作线程将自动终止。终止后,如果你又提交了新的任务,则线程池重新创建一个工作线程。

 

C、newSingleThreadExecutor创建一个单线程化的Executor,即只创建唯一的工作者线程来执行任务,如果这个线程异常结束,会有另一个取代它,保证顺序执行(我觉得这点是它的特色)。

 

单工作线程最大的特点是可保证顺序地执行各个任务,并且在任意给定的时间不会有多个线程是活动的。

 

D、newScheduleThreadPool  创建一个定长的线程池,而且支持定时的以及周期性的任务执行,类似于Timer。

 

⑤Executors类,提供了一系列静态工厂方法用于创先线程池,返回的线程池都实现了ExecutorService接口。

 

⑥线程池参数:

 

A、corePoolSize(线程池的基本大小)

 

B、runnableTaskQueue(任务队列):用于保存等待执行的任务的阻塞队列。

 

1)LinkedBlockingQueue:一个基于链表结构的阻塞队列,此队列按FIFO (先进先出) 排序元素,吞吐量通常要高于ArrayBlockingQueue。静态工厂方法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使用了这个队列。

 

2)SynchronousQueue:一个不存储元素的阻塞队列。每个插入操作必须等到另一个线程调用移除操作,否则插入操作一直处于阻塞状态,吞吐量通常要高于LinkedBlockingQueue,静态工厂方法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使用了这个队列。

 

3)PriorityBlockingQueue:一个具有优先级的无限阻塞队列。

 

C、maximumPoolSize(线程池最大大小):线程池允许创建的最大线程数。

 

D、ThreadFactory:用于设置创建线程的工厂,可以通过线程工厂给每个创建出来的线程设置更有意义的名字。

 

E、RejectedExecutionHandler(饱和策略):当队列和线程池都满了,说明线程池处于饱和状态,那么必须采取一种策略处理提交的新任务。这个策略默认情况下是AbortPolicy,表示无法处理新任务时抛出异常。以下是JDK1.5提供的四种策略:

 

1)AbortPolicy:直接抛出异常。

 

2)CallerRunsPolicy:只用调用者所在线程来运行任务。

 

3)DiscardOldestPolicy:丢弃队列里最近的一个任务,并执行当前任务。

 

4)DiscardPolicy:不处理,丢弃掉。

 

5)当然也可以根据应用场景需要来实现RejectedExecutionHandler接口自定义策略。如记录日志或持久化不能处理的任务。

 

F、keepAliveTime(线程活动保持时间):线程池的工作线程空闲后,保持存活的时间。所以如果任务很多,并且每个任务执行的时间比较短,可以调大这个时间,提高线程的利用率。

 

G、TimeUnit(线程活动保持时间的单位):可选的单位有天(DAYS),小时(HOURS),分钟(MINUTES),毫秒(MILLISECONDS),微秒(MICROSECONDS, 千分之一毫秒)和毫微秒(NANOSECONDS, 千分之一微秒)。

 

 

    

 

Java中级知识归纳(四)

标签:避免   多态   mic   nbsp   RKE   结构   责任链   相互   enc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izer/p/11361333.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