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错误与异常
程序中难免会出现错误,而错误分为两种
1.语法错误:(这种错误,根本过不了python解释器的语法检测,必须在程序执行前就改正)
2.逻辑错误:(逻辑错误),比如用户输入的不合适等一系列错误
那什么是异常呢?
异常就是程序运行时发生错误的信号,在python中,错误触发的异常如下。异常发生之后,异常之后的代码就不执行了
异常种类:在python中不同的异常可以用不同的类型(python中统一了类与类型,类型即类)去标识,
不同的类对象标识不同的异常,一个异常标识一种错误
常见的异常:
1 ArithmeticError 2 AssertionError 3 AttributeError 4 BaseException 5 BufferError 6 BytesWarning 7 DeprecationWarning 8 EnvironmentError 9 EOFError 10 Exception 11 FloatingPointError 12 FutureWarning 13 GeneratorExit 14 ImportError 15 ImportWarning 16 IndentationError 17 IndexError 18 IOError 19 KeyboardInterrupt 20 KeyError 21 LookupError 22 MemoryError 23 NameError 24 NotImplementedError 25 OSError 26 OverflowError 27 PendingDeprecationWarning 28 ReferenceError 29 RuntimeError 30 RuntimeWarning 31 StandardError 32 StopIteration 33 SyntaxError 34 SyntaxWarning 35 SystemError 36 SystemExit 37 TabError 38 TypeError 39 UnboundLocalError 40 UnicodeDecodeError 41 UnicodeEncodeError 42 UnicodeError 43 UnicodeTranslateError 44 UnicodeWarning 45 UserWarning 46 ValueError 47 Warning 48 ZeroDivisionError
二、异常处理
1.什么是异常处理?
python解释器检测到错误,触发异常(也允许程序员自己触发异常)
程序员编写特定的代码,专门用来捕捉这个异常(这段代码与程序逻辑无关,与异常处理有关)
如果捕捉成功则进入另外一个处理分支,执行你为其定制的逻辑,使程序不会崩溃,这就是异常处理
2.为何要进行异常处理?
python解析器去执行程序,检测到了一个错误时,触发异常,异常触发后且没被处理的情况下,程序就在当前异常处终止,后面的代码不会运行,谁会去用一个运行着突然就崩溃的软件。
所以你必须提供一种异常处理机制来增强你程序的健壮性与容错性
3.如何进行异常处理
首先须知,异常是由程序的错误引起的,语法上的错误跟异常处理无关,必须在程序运行前就修正
①使用if判断
1 num1=input(‘>>: ‘) #输入一个字符串试试 2 if num1.isdigit(): 3 int(num1) #我们的正统程序放到了这里,其余的都属于异常处理范畴 4 elif num1.isspace(): 5 print(‘输入的是空格,就执行我这里的逻辑‘) 6 elif len(num1) == 0: 7 print(‘输入的是空,就执行我这里的逻辑‘) 8 else: 9 print(‘其他情情况,执行我这里的逻辑‘) 10 11 ‘‘‘ 12 问题一: 13 使用if的方式我们只为第一段代码加上了异常处理,但这些if,跟你的代码逻辑并无关系,这样你的代码会因为可读性差而不容易被看懂 14 15 问题二: 16 这只是我们代码中的一个小逻辑,如果类似的逻辑多,那么每一次都需要判断这些内容,就会倒置我们的代码特别冗长。 17 ‘‘‘
总结:
1.if判断式的异常处理只能针对某一段代码,对于不同的代码段的相同类型的错误你需要写重复的if来进行处理。
2.在你的程序中频繁的写与程序本身无关,与异常处理有关的if,会使得你的代码可读性极其的差
3.if是可以解决异常的,只是存在1,2的问题,所以,千万不要妄下定论if不能用来异常处理。
②python为每一种异常定制了一个类型,然后提供了一种特定的语法结构用来进行异常处理
1.语法:
1 2 3 4 | try : 被检测的代码块 except 异常类型: try 中一旦检测到异常,就执行这个位置的逻辑 |
2.异常类只能用来处理指定的异常情况,如果非指定异常则无法处理。
1 2 3 4 5 | s1 = ‘hello‘ try : int (s1) except IndexError as e: print (e)<br> #没有捕获到异常,程序直接报错 |
3.多分支
1 捕获异常 2 num= input(‘num:>>‘) 3 try: 4 f= open (‘file‘,‘w‘) 5 # int(num) 6 # l = [] 7 # l[10000] 8 # 1 / 0 9 # dic = {‘k‘: ‘v‘} 10 # dic[‘k2‘] 11 print(‘-----------‘) 12 except ValueError : 13 print(‘请输入一个数字‘) 14 except NameError as name_e: 15 print(name_e) 16 print(‘=======‘) 17 except IndentationError as name_e: 18 print(name_e) 19 except IndexError as name_e: 20 print(name_e) 21 except SyntaxError as name_e: 22 print(name_e) 23 except ZeroDivisionError as name_e: 24 print(name_e) 25 except AttributeError as name_e: 26 print(name_e) 27 except KeyError as name_e: 28 print(name_e) 29 # except Exception as e: 30 # print(e,‘异常了‘) 31 else: #如果上面出现问题了,就不执行else,如果都正确了就会执行else里的内容(支付过程可以用到else) 32 print(‘else 被执行‘) 33 finally: #不过这段代码出没出问题,都执行这里的内容 34 f.close() 35 print(‘finally‘)
4.万能异常:可以捕获任意异常
1 2 3 4 5 | s1 = ‘hello‘ try : int (s1)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 (e) |
5.主动触发异常
1 主动抛异常 2 try: 3 raise AttributeError(‘错啦错啦‘) 4 except AttributeError as e: 5 print(e)
6.自定义异常
1 class EgonException(BaseException): 2 def __init__(self,msg): 3 self.msg = msg 4 # def __str__(self): 可以不用写这个方法,因为那个BaseException父类里面已经实现了 5 # return self.msg 6 try: 7 raise EgonException(‘egon出异常啦‘) 8 except EgonException as e: 9 print(e)
7.断言
1 断言:一个会抛出异常的判断,这个条件一旦成立就成立了,一旦不成立就报错了,就都不执行下面的了 2 assert 1==2 3 if 1==2: 4 print() 5 print(‘haha‘)
try..except的方式比较if的方式的好处
try..except这种异常处理机制就是取代if那种方式,让你的程序在不牺牲可读性的前提下增强健壮性和容错性
异常处理中为每一个异常定制了异常类型(python中统一了类与类型,类型即类),对于同一种异常,一个except就可以捕捉到,可以同时处理多段代码的异常(无需‘写多个if判断式’)减少了代码,增强了可读性
使用try..except的方式
1:把错误处理和真正的工作分开来
2:代码更易组织,更清晰,复杂的工作任务更容易实现;
3:毫无疑问,更安全了,不至于由于一些小的疏忽而使程序意外崩溃了;
三、什么时候用异常处理
try...except应该尽量少用,因为它本身就是你附加给你的程序的一种异常处理的逻辑,与你的主要的工作是没有关系的
这种东西加的多了,会导致你的代码可读性变差,只有在有些异常无法预知的情况下,才应该加上try...except,
其他的逻辑错误应该尽量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