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字符串 idt summary rtu migrate asc 连接 打开 nbsp
用户通过访问前端的功能,前端分为 静态功能+动态功能
静态功能:静态功能则不会和后端服务器进行交互,仅在前端处理并响应用户;比如说:弹出一个窗口做提示
动态功能:动态功能则通过与后端的交互,通过前端发送给后端的指令,在后端接到指令并作出相应逻辑处理后响应给前端,前端在收到后端响应后,将结果直接或二次加工后呈现给用户。
比如说:用户访问前端,刷新页面操作,在刷新页面的过程中,页面可能会请求后端,要一些数据,后端接受到这个请求之后,会从数据库里拿一些数据并且做一些逻辑处理,可能只是一些字符串返回给了前端,这些字符串可能代表的只是一些新闻,但没有任何的格式,那么前端拿到它过后,会进行样式处理,再进行展示,实际上这就属于二次加工的过程。
用户打开浏览器,输入一个地址,通过dns-ip的解析后找到后端服务器,后端服务器可能会去数据库里找一些数据来返回给自己,紧接着,服务器找到相应的逻辑进行处理,并将最终结果渲染给前端,被渲染出的模板数据通过浏览器展现给用户。
这里面有几个概念:用户输入的网址被称为服务器的路由;在服务器端有个view,路由找到对应的视图函数(view)进行逻辑处理,在这里面可能会跟数据库进行交互,它被称作model;逻辑处理后,后端服务器渲染出来的被称作为模板(template)。
前后端不分离也就说,我们用户请求的时候,一切都是通过后端来处理,渲染到前端进行展示。
前后端分离依旧是从用户浏览器开始,通过网址链接到web前端服务器,web前端服务器做了两件事,前端立刻对页面进行渲染,同时请求后端服务器获取动态数据。我们的后端服务器收到前端请求后进行逻辑处理,一般伴随数据库读取等操作,将结果返回给web前端服务器。web前端将前面渲染的页面立刻展现在浏览器,另一方面是后端数据,后端服务器可能要稍微等一段时间才能返还给前端服务器,待获取到服务器数据后也立刻展现在浏览器。
也就是说前后端不分离一开始用户请求是请求到后端服务器,变成请求到前端服务器,前端服务器将静态数据立刻渲染返回,然后动态数据通过后端服务器再去进行获取,返回给前端,这也就是前后端分离。
前后端不分离的时候,我们的前端web是基于我们的后端服务器的,通过模板形式渲染出来的,现在的前后端分离不基于后端服务器了,它自己就有一个前端服务器,比如,我们通常会使用ngix去部署我们的前端代码。
名称 |
描述 |
举例 |
超文本语言html |
一种用来标记页面布局的语言 |
<table></table> |
css |
用来给html添加各种样式的语言 |
color:red; |
javascript |
用于动态调整html,css,进行前端逻辑处理,与后端交互的语言 |
var name = ‘dewei’; |
名称 |
描述 |
Tornado |
支持异步,有自己的服务器的Web框架,成熟的Web框架,初学难度高 |
Webpy |
一个小巧的Web框架,貌似已经停止更新 |
Flask |
一个轻量级框架,生态齐备,使用率高,有一定学习成本 |
Japronto |
2017年出的新框架,性能很强,但生态还不齐备,当前版本还有诸多问题 |
Django |
成熟的PythonWeb框架,生态齐全且功能齐备,学习成本低,易于快速上手 |
django-admin startproject 项目名 |
创建一个django项目 |
python manage.py startapp 应用名 |
项目中创建一个应用 |
Python manage.py shell |
进入调试代码的调试模式 |
python manage.py makemigrations |
数据库创建更改文件 |
python manage.py migrate |
同步到数据库进行更新 |
python manage.py flush |
清空数据库 |
python manage.py runserver 0.0.0.0:8000 |
启动开发服务器 |
python manage.py + 回车 |
可查看更多命令 |
标签:字符串 idt summary rtu migrate asc 连接 打开 nbsp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C0307/p/11886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