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数据库 > 详细

PostgreSQL串行化隔离级别(SSI)的能力与实现

时间:2019-12-24 13:33:55      阅读:212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control   sha   同事   tran   复制   拒绝   defer   内存优化   数据文件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087894

技术图片

PostgreSQL9.1是第一个采用Serializable Snapshot Isolation(SSI)实现串行化隔离级别的生产级数据库。

本文的目标是学习与分析SSI的设计思路,以及在PG中的实现与优化。首先介绍了隔离级别以及实现其的两个基本并发控制机制,给出了PG的SI未达到串行化的案例,分析原因并给出直观的解决思路,其次阐述了SSI的技术思路与关键环节,最后就PG内核中SSI的实现与优化思路进行了分析。

 

1.SI的异常现象与直观分析

1.1隔离性与其实现机制

隔离性

隔离性是事务的关键特征之一,用于保证并发访问时的数据一致性。如果一个并发操作序列与一个串行序列的结果相同,则认为此并发操作的结果是一致性(数据库只在此层面保证一致,语义的一致由应用保证)。两个事务对相同数据对象的写写(WW)、写读(WR)、读写(RW)操作存在冲突,读读(RR)操作无冲突。

对于冲突的序列,需要数据库进行并发控制,使其不发生(或者发生后回滚)。锁机制和Snapshot机制是实现该并发控制的基础设施。

S2PL(谓词锁)可实现串行化,但却有较大的性能负担。为了平衡性能与正确性,隔离性被分为分为多个等级,每个等级中锁与Snapshot的处理流程有差异,低等级隔离级别的隔离能力弱但性能负担小。

基于锁的并发控制

锁模式:读操作申请读锁、写操作申请写锁。

冲突处理:相同对象的读写、写读、写写会发生冲突,冲突则等待。

锁的粒度:行、页、表、谓词(index range)。

锁的持续时间:短-操作结束时结束释放,长-事务结束时释放。

2PL:释放锁之后不再加锁。S2PL:事务提交时才释放锁。

基于锁定义的隔离级别

  • lock based read committed:W操作,长写锁,数据对象锁;R操作,短读锁,数据对象锁
  • lock based repeatable read:W操作,长写锁,数据对象锁;R操作,长读锁,数据对象锁
  • lock based serializable:W操作,长写锁,数据对象锁+谓词锁;R操作,长读锁,数据对象锁+谓词锁

基于Snapshot的并发控制

记录的MVCC结构:PG的记录链表与InnoDB的回滚区两种方式。

Snapshot的数据结构:xmin、xmax、list

Snapshot的用途:可以确定在获取Snapshot的时间点,某事务是否已完成。

Snapshot的获取时机:

  • 每语句:即每条语句获取一次
  • 每事务-每个事务获取一次(第一次访问前)

操作流程:

  • 相同对象读写、写读不阻塞,写写阻塞
  • 读操作:如果某事务在当前事务获取Snapshot时,已经结束,则某事务的操作结果(插入或删除)对当前事务可见。
  • 写操作:First Commit Win。实际采用写锁实现,写操作加锁,获取写锁后流程与基于锁的隔离级别不同。获取写锁后的两种流程:
    • 继续加锁型:找到最新的记录版本,继续加锁。
    • 版本检查型:如果获取锁的记录被不可见,则回滚,否则继续。

基于Snapshot的隔离级别

  • snapshot based read committed:W操作,长写锁,数据对象锁。获取Snapshot(每语句),持续加锁型。
  • snapshot based repeatable:W操作,长写锁,数据对象锁。获取Snapshot(每事务),版本检查型。

数据库产品中的隔离级别

  • PG/Oracle
    • read committed:snapshot based read committed
    • repeatable read:snapshot based repeatable read
  • InnoDB
    • read committed:snapshot based read committed
    • repeatable read:snapshot based repeatable read(使用继续加锁而不是版本检查,不能避免更新丢失)
    • serializable:lock based serializable

1.2 异常案例

PG的snapshot based repeatable read(下面简称SI)可以避免ANSI标准中提出的三种具体的异常操作序列,但却没有达到串行化级别(SI<< Lock based Serializable)。InnoDB的lock based Serializable实现了串行化级别,可以避免PG的问题。

《A Critique of ANSI SQL Isolation Levels》中给出了异常操作序列的定义,下面列出其中的6个案例,可以看出PG的SI未达到InnoDB的串行化级别。

  • 读未提交A1:PG的SI可避免。
  • 不可重复读A2:PG的SI可避免
  • 幻象A3:PG的SI可避免
  • 更新丢失P4:PG的SI可避免
  • 幻象A3B:PG的SI无法避免,InnoDB串行化可以避免
  • Write Skew A5B:PG的SI无法避免,InnoDB串行化可以避免

PostgreSQL

设置PostgreSQL隔离级别

SET SESSION CHARACTERISTICS AS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serializable;

读未提交A1:PG的SI可避免。

技术图片

不可重复读A2:PG的SI可避免

技术图片

幻象A3:PG的SI可避免

技术图片

更新丢失P4:PG的SI可避免

技术图片

幻象A3B:PG的SI无法避免

技术图片

Write Skew A5B:PG的SI无法避免

技术图片

InnoDB

设置隔离级别

set session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serializable;

幻象A3B:InnoDB串行化可以避免

技术图片

Write Skew A5B:InnoDB串行化可以避免

技术图片

1.3 异常的特点分析与直观解决思路

SI中,事务内读到的数据都是一致的(复杂情况也会错误,见后),因此可以避免A1、A2和A3,对于A3B和A5B,事务内部读到的数据也是一致的,但是在外部整体上出现了不一致。

P4与A5B非常类似,都是根据先前的数据,进行写操作,只是P4的读与写是相同对象,A3B的读与写是不同对象。P4没有问题,因为写操作有版本检查,这正好可以处理读到数据发生变化的情况,而A3B中读写不同对象,写操作不能发现读的数据发生变化。因此SI的读,需要做登记工作(与lock manager类似,只是不阻塞),用于冲突的判断。

A3B的操作序列中,读操作是一个范围。对这类读操作登记,需要采用类似于谓词锁(range lock)的技术。

根据以上两点,需要在事务提交时,判断读到的数据,是否发生了变化。当发生变化时,一定会导致不一致吗?不一定,对于只有读操作的事务,即使其读到的数据发生了变化,也不一定会影响一致性。因此还需要额外的信息。

S1中读写不冲突,是通过读写同一数据的不同版本实现的。SI中两个调度,R1W2(T1读后T2写),W2R1(W2先写T1读)是等价的,因为W2R1中事务1读到的数据版本与R1W2相同。

基于锁的串行化在处理A3B和A5B时,使用了死锁检测,发现了操作中的特定的依赖关系。基于SI的串行化需要的额外信息正是此类信息,需要在事务提交前,保存依赖并识别出与死锁类似的结构,并进行冲突处理。

 

下面两部分基于《serializable Snapshot Isolation in PostgreSQL》

2.SSI的技术路线

2.1只读事务异常案例与分析

论文中给出了一个违反直觉的只读事务异常案例。应用为一个事务批处理系统,包括三个事务。receipts表记录了产生的的receipt(可理解为订单,多行记录),control表记录了一个批处理号(只有一行记录)。T2(New Receipt)会定时将新的receipt插入receipts表,具体的信息字段不用关心,只需要关注的批处理号字段。批处理号为一个整数,该信息被储存在control表中。T2插入receipts表前,首先会从control表中获取批处理号,设置为插入记录的批处理号字段。T3(Close Batch)会定期更新control表,原有批处理号增一。T1(Report)是一个只读事务,统计当前批处理号之前的那个批处理信息。

技术图片

在T1、T2、T3串行执行时,T1每次执行的结果是相同的。而在异常案例中,T1会出现两次读到结果不同的异常。

出现异常的原因是,当前批处理号之前的批处理,必须已经完成,这个串行时存在的假设,在并行时被破坏了。在日常生活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统计企业的年度财务报表,不会在新年的第一天,而是要等到所有上一年度的业务全部完成后。

 

2.2 SI中的读写依赖关系

多版本中事务的依赖关系

Adya给出了一种表示多版本中事务读写依赖关系的方式。图中的节点表示事务。从T1指向T2的边,如T1->T2,表示T1的操作在T2前发生,并可能存在以下的依赖:

技术图片

理解

WR依赖与WW依赖,均是T1提交后,T2才启动,T2可以看到T1对数据的修改。

RW反依赖,是T1与T2并发时发生的。T2读操作,T1写操作,无论T2读先执行还是T1写先执行,依赖关系均是读操作指向写操作,因为读操作读到的记录版本比写操作老。

为什么不考虑RW依赖?因为读操作事务提交后,不会对之后启动的写操作事务产生影响。

 

2.3串行理论

定理1

技术图片

在发生异常有向图环中,必然存在三个事务T1到T2、T2到T3存在读写反向依赖,并且T3最先提交。

推论2

技术图片

T1与T2并发,T2与T3并发。

 

采用上述方式描述write skew与只读事务异常。

write skew依赖图

技术图片

只读事务异常依赖图

技术图片

定理的理解

只读事务异常案例中,依赖关系如定义所述,T1与T2有RW反向依赖、T2与T3有反向依赖,且T3先提交。这里可以发现,T1与T2哪一个先提交,均会引起异常。

T1与T3可以为相同事务,write skew就是此种情况。

为什么是T3提交而不是T2先提交呢?从只读事务异常案例中,可以看出T1与T2先提交均不会引起异常。

推论的理解

推论中说T1与T2并发,T2与T3并发。并不是说T1、T2、T3同时并发。例如,T2与T3并发,T3提交之后,T1才启动,此时只有T1与T2并发。

因此T3提交后,其与T2的反向依赖关系必须要保留到T1结束。

 

2.4 SSI基本处理流程

Cahill介绍了一种SSI检查方法,该方法检查运行中的事务依赖关系图,并选择事务abort,以保证事务的一致性。SSI方法类似于一种基于串行图检测的并发控制协议,该协议中跟踪所有的依赖,并避免cycle的形成。SSI与其不同,SSI只检测"dangerous structure",即有一条入边和一条出边的结构。当发现此结构时,SSI选择事务回滚。根据定理1,SSI的方法可以保证串行化,但却会有误杀,当仅仅有dangerous structure而没有cycle时。SSI的好处是,不需要记录WR和WW依赖,同时dangerous structure的识别要比cycle检测工作量小很多。

与S2PL和OCC相比,SSI并发性好。在并发事务中,出现一个RW反向依赖时,2PL和OCC都有阻塞,而SSI不会。

SSI需要检测到多版本读写下的冲突的情况,对于读操作需要加SIREAD锁(读写不阻塞,只用于生成RW反向依赖。与S2PL不同,事务commit后SIREAD不能释放,因为与该事务之前并发的事务,可能会写该事务读过(加SIREAD锁)的记录。

SSI的variants

Cahill介绍了一种优化的SSI,可以减少误杀。原有的SSI只判断dangerous structure,根据定理1,优化的SSI上增加了T3先提交的判断。PG的SSI算法采用了该方法。优化的SSI也存在误杀,因为并没有判断依赖中的cycle。

PSSI记录了所有的WR、WW依赖与RW反向依赖,可以判断cycle,从而消除所有的误杀。PG的SSI因为性能的原因,没有采用此方法。

 

2.5 只读事务的优化

大量的应用场景中,存在只读事务比例高,执行时间长的特点。SSI读操作加SIREAD锁会带来很大负担。为对只读事务进行优化,发展了只读事务异常的串行化理论。基于该理论,做了两点优化

  • 采用read-only snapshot ordering优化,减少了误杀。
  • 识别safe snapshot。采用safe snapshot的只读事务可以不采用SIREAD锁。进一步发展出deferrable事务,该事务可以延迟执行以确保采用safe snapshot。

 

只读事务串行理论 定理3

技术图片

解释:当dangerous structure结构被识别后,如果T1是只读事务,除非T3在T1前提交,否则不会产生异常。对于只读事务,是否产生异常,与其获取snapshot的时间有关,与提交无关。

 

Safe Snapshot

基于定理3,可得到Safe Snapshot。

T1、T2、T3,当前不存在事务T2到T3的RW反依赖,且T3在T1前已经提交,则T1获取的就是safe snapshot。

safe snapshot不能T1启动时就完全确定。例如,T1启动时,T2到T3有RW反向依赖,但T1到T2是否有反向依赖,此时还不确定。PostgreSQL的实现中,T1启动时,记录活跃的事务,并采用SIREAD锁。当所有活跃事务列表事务都结束,且没有定理3的情况时,T1释放其获取的SIREAD,在其后的操作中不再申请SIREAD锁。

 

Deferrable事务

对于大数量的查询,根据Safe Snapshot,T1获取活跃事务列表后,可以等待列表中的所有事务结束,再启动查询,完全避免对SIREAD的获取。

 

3.PG中SSI的实现与优化

在BerkeleyDB和InnoDB中已经有SSI的实现,PG中SSI的实现与其不同。由于没有可以直接利用的锁管理器,PG中新实现了一个锁管理器,由于没有可以直接利用的锁管理器,在PG上实现SSI难度很大。

3.1基本实现

PG的基本并发控制结构

记录与索引。记录采用多版本。没有原地修改,修改操作转换为删除与插入记录,记录的版本直接通过ctid连接(老版本指向新版本)。索引没有版本信息,记录的索引变化会新建索引项。非索引项的修改,采用hot技术。

可见性。记录中包含xmin与xmax字段,分别是插入与删除的事务。事务是否已提交可以通过clog查询。如果根据本事务的snapshot查询,xmin或xmax已经完成且clog的信息为已经提交,则操作效果对本事务可见。

PG中实现了多个类型锁。SpinLock为忙等Mutex,LWLock为读写锁(有等待,无死锁检查,类似latch), RegularLock为事务级别锁(有等待,有死锁检测),行锁无冲突时,锁信息保存在记录中(通过xmin与xmax状态表示),有冲突时保存在RegularLock中。

 

冲突检测(检测RW反依赖)

SSI Lock Manager

  • 锁模式:只有一个SIREAD类型锁
  • 锁的粒度:表、页、行,意图锁采用index page的粒度,未来计划改进为next-key locking。支持锁粒度的升级。
  • 未支持意图锁。在各个级别依次检查。
  • 锁持续的时间:如前面的分析,SIREAD要维持到与本事务一起活跃的事务结束时。
  • 额外的处理
    • 与DDL操作的关系(自己未分析过DDL锁,未理解,待分析)
    • 数据重组时,锁的对象的ID(记录或index)发生变化,锁的粒度升级为表。

读写处理

  • 读到一个记录时的处理:当并行事务对该记录有写锁时(通过snapshot查询,xmin或xmax未完成),产生RW反依赖。
  • 写一个记录时的处理:通过SSI lock manager查询,检查记录是否有SIREAD锁,范围查询使用index page的SIREAD锁。当数据对象有SIREAD锁时,产生RW反依赖。

 

冲突跟踪(事务依赖关系的数据结构)

为每个事务记录所有的RW反依赖。RW反依赖中指向了关联的事务。

记录详细的信息有利于以下处理。

  • 实现commit ordering优化。见SSI的variants。
  • 只读事务优化。
  • 发现dangerous structure时的abort处理
  • 内存优化(aggressive清理)

 

冲突解决

当dangerous structure被识别,且提交顺序(定义1中,T3先提交)满足时,选择某事务回滚,以避免异常发生。

选择回滚的事务满足safe retry原则:该事务被重试时,不应因为原先的情况,再次失败(不准确,大意)。

safe retry原则:

  • T3提交后,才考虑回滚事务。
  • T1与T2中选择T2回滚,因为T2再次执行不会与已经提交的T3有RW关系,而T1再次执行会与T2再次建立RW关系。
  • T2与T3都提交的情况下,回滚T2,再次执行T2不会有RW关系。

 

3.2内存优化

面对问题

与传统锁管理器相比,SILOCK和RW反依赖不能在事务结束后释放,会占用更多的内存资源。

由于锁表和事务依赖关系可占用的内存大小是固定的(配置文件中指定),需要提供降级能力。在长时间运行事务的情况下,系统不应没有内存资源而拒绝连接,应该通过提高锁的粒度(这样会提高误判率),减少内存占用,从而能接受新的连接。

PG采用进程间共享内存是使用System V的shared memory。默认配置大小为32M(这点自己不理解)。锁表的内存大小无法动态分配。

 

解决方法

(1)safe snapshot和延迟事务降低了长时间运行的只读事务的影响。

(2)细粒度到粗粒度的锁对象升级。

(3)aggressive cleanup 已提交事务的状态。

  • 对于提交事务,其锁表与RW反依赖要保存多长时间?对于SILOCK,需要保存到与其并发的所有事务结束,而事务依赖的信息需要保留更长的时间。(文章中下面举的例子感觉有问题,自己理解如下)。定理1中,例如,T2与T3并发,T3提交之后,T1才启动,此时只有T1与T2并发。因此T3提交后,其提交顺序号必须要保留到T1结束。为防止此问题,在事务节点中记录与其冲突已事务的最早提交顺序号。
  • 很明显,当系统中的活跃事务只有只读事务时,已提交事务的SILOCK可以被释放。
  • 已提交事务的RW反依赖中in的信息可以被丢弃。(自己理解in是写信息,out是读信息,应该是out信息可以丢弃)

(4)已提交事务状态的summarization

PG的SSI中能够保存的已提交事务数量是固定的。当有更多已提交事务时,需要对已提交事务的信息进行summarize。通常,只需要检测到当前事务与之前已提交的事务发生了冲突,并不需要知道具体的已提交事务。概括在减少内存占用的同时,会提高误判率。

已提交事务状态的概括是基于以下两个发现:

  • 活跃事务写一条记录时,需要判断是否某些已提交事务(之前并发的)读过此记录。此冲突只需要知道有已提交事务获取了SILOCK,并不需要知道具体的事务。将已提交事务的SLock关联到一个dummy lock,并在SILOCK中记录最新事务的提交顺序号,用于释放SILOCK。
  • 活跃事务读一条记录时,需要判断是否某些已提交事务(之前并发的)写过此记录。两种可能的dangerous structure为:

技术图片技术图片

对于第二种情况,需要知道T3的提交顺序。在概括的情况下,由于此信息被丢弃,增加了一个事务号到与其冲突的最老已提交事务号,来解决此问题。

 

3.3对主要模块的影响

两阶段提交

显示两阶段提交时,事务会处于prepared状态。对于非SI锁,PG将该prepared事务获取的锁会保存在磁盘上,这样故障恢复时,可以从磁盘中恢复该prepared事务的锁信息。对于SSI锁表及事务依赖关系,占用的容量大,这么做不可行。

由于Prepared成功的事务必须能提交成功,一个优化思路是在Prepared时,做一致性检查。通过检测的事务,需要做summarize。summarization信息是需要保存到磁盘的。

 

流复制

目前没有在Slave实现SSI。我理解主要是因为查询操作不写日志,为了在Slave构造锁表,需要将SI Lock操作写日志,有工作量。更重要的是,由于safe snapshot机制,slave可以读到一致的数据。扩展safe snapshot机制,Master生成Safesnapshot,并通过xlog复制到Slave节点。Slave节点的读操作使用此Snapshot。

 

保存点与子事务

自己对于保存点和子事务,未做分析。待处理。

 

索引类型

目前谓词锁是基于B+树,后面计划扩展到GiST索引。

 

3.4 SILOCK加锁案例分析

执行write skew案例,查看加锁信息。

创建表、插入数据、查看索引名

create table a5b( a int primary key, b int) ;

insert into a5b values(1,100);

insert into a5b values(2,200);

技术图片

查看数据文件

SELECT lp, lp_flags, t_xmin, t_xmax, t_ctid,

to_hex(t_infomask), explain_infomask(t_infomask)

FROM heap_page_items(get_raw_page(‘a5b‘, 0));

技术图片

查看索引

SELECT * FROM bt_metap(‘a5b_pkey‘);

技术图片

SELECT * FROM bt_page_items(‘a5b_pkey‘, 1);

技术图片

查看表与索引的文件oid

select relname, relfilenode from pg_class where relname like ‘a5%‘;

技术图片技术图片

查询锁表

select pid, transactionid, locktype, mode,relation, page, tuple, granted from pg_locks where pid !=pg_backend_pid() and locktype!=‘virtualxid‘ order by pid, locktype;

技术图片

可看出两个会话分别在记录和索引页上获取了SILOCK锁。

 

4.小结

实际工程中,为减少冲突,提升性能,基于Snapshot的并发控制比基于锁的并发控制使用更加广泛。Oracle、MySQL(InnoDB)和PostgreSQL的默认隔离级别均为基于Snapshot的并发控制。

为实现串行化,传统上只能采用基于锁的并发控制,由于性能问题,很难在实际工程中应用。Serializable Snapshot Isolation(SSI)为高性能的实现可串行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

SSI在PostgreSQL中完整的实现与优化,为PostgreSQL的内核扩展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思路。

 

附:参考资料

论文

《A Critique of ANSI SQL Isolation Levels》

《Serializable Snapshot Isolation in PostgreSQL》

《Designing Data-Intensive Applications》第7章

《Transaction Processing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第7、8章

 

-------------------------------------------------------------------------------

 

PostgreSQL串行化隔离级别(SSI)的能力与实现

标签:control   sha   同事   tran   复制   拒绝   defer   内存优化   数据文件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hcn/p/12090799.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