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微信 > 详细

微信中域名被封-页面添加遮罩层提示用户使用浏览器打开(或下载APP)

时间:2019-12-24 18:46:33      阅读:288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sel   程序   文章   自身   频率   直接下载   导致   联系   传统   

微信营销是网络经济时代企业或个人营销模式的一种。是伴随着微信的火热而兴起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微信官方的屏蔽封杀域名的规范的也越来越严格。商家与微信之间进行着微信防封防屏蔽和封杀较量,可以说微信在广告拦截,封杀方面几乎是苛刻的。任何有广告嫌疑或被举报基本都百分百进入封杀名单。从2019下半年的“拼多多”链接不再被开放绿色通道便能看出腾讯的果决。

但是即使在如此,在微信防封上面仍然还是有巨大突破的。今天我给大家分享几种微信防封的行之有效方案,以下方案基本涵盖了市面上所有的微信推广方式与行业,大家可对号入座,按照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微信遮罩层,提示用户使用浏览器打开页面(或下载APP)

 

技术图片

 

演示地址:http://www.188tool.cn/shade

 

顾名思义给推广页面添加一个遮罩层提示用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浏览器打开。即使页面域名已经被微信封杀,也可让用户点击链接后显示遮罩层,而不是显示“已停止访问改网页”。这样给用户一个引导,引导其使用浏览器打开。完美避开了打开链接显示被封页面从而流失用户的情况。

微信遮罩提示用户使用浏览器打开的防封方式最适用于APP下载的推广商家。因为在微信内是不能直接下载APP的,所以不管链接是否正常,最终都是要引导用户进行浏览器才能下载APP,那么何不一步到位直接添加一个遮罩层来引导用户。

 适用场景:微信H5页面以及APP下载的推广链接

 

2,屏蔽微信投诉举报按钮(源头防封)

技术图片

 

演示地址:http://www.188tool.cn/

 

当我们深挖微信链接被封的原因,不难发现大部分封禁原因都来源与链接被投诉举报。而投诉举报一部分来源于用户投诉举报,更多来源于同行业的恶意投诉举报,从而导致我们的推广的链接页面很快被封禁。此现象广泛存在于微信投票活动,小说阅读文章页,信息流广告等等。

屏蔽隐藏微信投诉举报按钮系统的出现,完美的解决了此类问题。可以让我们斩断封杀源头,彻底避免微信页面被封。此套方案配合微信遮罩使用效果更佳!

适用场景:微信投票活动,小说阅读类,信息流广告以及微信H5页面的推广。

 

3,精仿公众号文章

技术图片

 

演示地址:http://www.188tool.cn/copy-articel

 

精仿公众号文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微信防封系统了,这是一款营销推广系统。因为对比普通网页和微信公众号文章,微信公众号文章的可信度、认知度的优势明显,于是仿公众号文章系统可以解决广大广告业主和公众号运营者在活动推广、营销推广上的问题。并且精仿公众号文章系统可实现所有内容皆可自定义和随时修改。阅读数、点赞数、留言内容等所有数据可随意设置,在灵活性上大大超越了公众号文章。

适用场景:分享活动,展销会活动,微信H5页面文章等等。

 

 

4,微信域名检测API接口

技术图片

 

接口地址:http://www.xiaohejc.cn/

 

微信域名检测API接口采用微信官方的API接口,高并发,高频率。实时检测域名在微信中的状态,并秒返回结果。对于很多商家来说,需要实时掌握自己在微信发布的域名的状态,链接被封方便立即更换新域名或者进行其他处理。这种我们就用到了微信域名检测API接口。

 

5,微信域名监控通知

技术图片

 

工具地址:http://www.xiaohejc.cn/notice

 

微信域名监控通知顾名思义就是将您的域名监控起来,如果发现域名被封或则及时通过您的联系方式通知您被封详情。微信域名监控通知类似于域名检测api接口。只是微信域名监控通知不需要接入任何程序,在站点一键添加您的域名进行监控即可。

 

以上便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5款微信防封方案,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防封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微信中域名被封-页面添加遮罩层提示用户使用浏览器打开(或下载APP)

标签:sel   程序   文章   自身   频率   直接下载   导致   联系   传统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lbnwlq/p/12092774.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