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跳出循环 不能 center 编译器 过程 ati fast between mes
Problem 1.
数组Q[n]用来表示一个循环队列,front为队头元素的前一个位置,rear为队尾元素的位置,计算队列中元素个数的公式为 (rear-front+n)%n 。
循环队列中,rear-front的结果可能是负整数,而对一个负整数求模,其结果在不同的编译器环境中可能会有所不同。
Problem 2.
栈和队列的共同特点是 只允许在端点插入和删除元素 。
Problem 3.
一个n×n的对称矩阵,按列优先进行压缩存储,则其存储容量为 n*(n+1)/2 。
对于对称矩阵,行优先和列优先,其存储容量是一样的,1+2+…+n = n (n+1)/2。
Problem 4.
用链表表示线性表的优点是 便于插入和删除 ,用循环链表表示线性表的主要优点是 从表中任何结点出发都能访问整个链表。
Problem 5.
对于由n个元素组成的线性表,建立一个单链表的时间复杂度是 O(n)。
Problem 6.
在一个单链表中,已知q所指结点是p所指结点的直接前驱,若在q和p之间插入s所指结点,则需要执行下列操作: q->next=s; s->next=p; 。
Problem 7.
已知一个栈的进栈序列是1,2,3,…,n,其输出序列是p1,p2,…,pn,若p1=n,则pi的值是 n-i+1 。
当p1=n时,输出序列是唯一的,即为n、n-1、…、2,1,则p2=n-1,…,pn=1,推断出pi=n-i+1。
Problem 8.
设目标串为s=“abcabababaab”,模式串为p=“babab”,则KMP模式匹配算法的next数组为 {-1,0,0,1,2} 。
next数组只与模式串p有关,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j |
0 |
1 |
2 |
3 |
4 |
p |
b |
a |
b |
a |
b |
next[j] |
-1 |
0 |
0 |
1 |
2 |
Problem 9.
在单链表中,增加头结点的目的是 方便运算的实现 。
Problem 10.
算法分析的目的是 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 。
Problem 11.
给定一个链表,判断链表是否存在环型链表。
如果链表有环,那么在遍历链表时则会陷入死循环,利用这个特征,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算法。
1. 使用一个slow指针,一个fast指针。
2. slow指针一次往后遍历以1个节点,fast指针一次往后遍历2个节点,一直做这样的操作。如果有环,肯定fast先于或同时slow进入环,进入后因为一快一慢,又不能跳出循环,所以有环二者一定相遇。没环fast->next=NULL结束。
struct link { int data; link *next; } bool isLoop(link * head) { //slow,fast用于遍历链表 link *slow=head,*fast=head; //若链表长度<3,则不是环型链表 if(head==NULL||head->next==NULL) { return false; } //否则链表长度>=3,遍历链表 do{ //slow一次遍历1个节点 slow=slow->next //fast一次遍历2个节点 fast=fast->next->next; //遍历完链表或slow指针和fast指针相遇时退出循环 }while(fast&&fast->next&&slow!=fast) //若slow指针和fast指针相遇,存在环 if(slow==fast) return true; //否则说明走到尾节点,不存在环 else return false; }
12.已知单链表中各结点的元素值为整数且递增有序,设计算法”DeleteBetween”删除链表中所有大于mink且小于maxk的元素,并释放被删结点的存储空间。
因为是在有序单链表上的操作,所以,要充分利用其有序性。
在单链表中查找第一个大于mink的结点和第一个小于maxk的结点,再将二者间的所有结点删除。
DeleteBetween(Node<T> *first,int mink,int maxk) { p=first; //遍历到最后一个小于mink的节点 while(p->next!=NULL && p->next->data<=mink) p=p->next; // q指向第一个大于mink的节点 if(p->next!=NULL) q=p->next; // 如果q->data小于mask,对q进行摘链 while(q!=NULL&&q->data<maxk) { u=q->next; p->next=u; delete q; q=u; } }
标签:跳出循环 不能 center 编译器 过程 ati fast between mes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ntarctic/p/12182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