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Web开发 > 详细

JS反混淆——构造可知DeviceToken、nouce与token

时间:2020-02-10 09:58:32      阅读:173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发送   methods   不一致   dom   prototype   方式   info   lower   random   

  • 清空所有cookies后打开任意一本书的详情页,打开控制台中的Network。如下图所示,浏览器发出的第一个XHR请求为/bind,其中DeviceToken,nonce,Token均为POST中提交的数据。
    技术图片
  • 找到访问网页的请求,如下图所示,返回头中没有出现set-cookie字段,可以判断DeviceToken,nonce,Token均为js生成的。
    技术图片
  • 找到发送/bind/请求的Initiator,发现只与vendor.*.jsapp.*.js有关,且出现了webpackJsonpcomputedupdateRoute等字段,猜测该网站是使用vue-cli构建的。
  • 下载并解码vendor.*.jsapp.*.js,在app.*.js中搜索/bind,找到相关代码。
    技术图片
    该段函数流程大致为发送/bind请求至后端,如果返回的结果中Success字段为true,则将数据中的DeviceToken,DeviceKey放到cookie中。而发送的DeviceTokennewGuid()函数生成。
    • 找到该段函数的函数名为registerApp,搜索调用。
      技术图片
    • 找到调用registerApp的代码,根据上文watchmethods可以判断出这是一个vue的组件,监控到路由变化则调用registerApp
      技术图片
    • 不难得出得出所有暴露到this中的函数名均存在变量66_0x3458中。
      技术图片
    • newGuid转为utf-8编码,为\x6E\x65\x77\x47\x75\x69\x64,找到其在变量66_0x3458的位置
      技术图片
    • 将163转为16进制为a3,在app.*.js中搜索0xa3,找到定义。
      技术图片
    • _0x6bc57[‘JiAvF‘]_0x6bc57[‘jybZN‘]为调用的其他函数,分别搜索得出对应函数:
      技术图片
      技术图片
    • 用对应代码替换上述函数,丢进jsnice转换:
      技术图片
    • 重命名变量,最后得出newGuid的代码如下,生成一个32的uuid:
    function newGuid() {
      let uuid = "", i = 1;
      for (; i <= 32; i++) {
          uuid = uuid + Math.floor(16 * Math.random()).toString(16);
          if (!(8 !== i && 12 !== i && 16 !== i && i !== 20)) {
              uuid = uuid + "-";
          }
      }
      return uuid;
    }
  • 返回/bind的代码,请求中的data实际只有三个字段,与看到XHR请求中字段数量不一致,判断是做了一个拦截器,而一般的vue-cli项目中使用的http请求库为axios,所以直接搜索interceptors找到拦截器代码。
    技术图片
  • 所有的字段均在拦截器中定义吗,其中nonce字段为调用的uuid函数,直接搜索[‘prototype‘][‘uuid‘],找到函数定义:
    技术图片
    • 函数中仅有a66_0x39d4(‘0xb9‘)是未知的,调用函数,找到对应数值为‘0123456789abcdef‘:
      技术图片
    • 拖进jsnice,再稍加修饰,发现nouce是生成一个36位的uuid:
    function uuid() {
      let s = [];
      for (let i = 0; i < 36; i++)
          s[i] = '0123456789abcdef'.substr(Math.floor(16 * Math.random()), 1);
      s[14] = '4';
      s[19] = '0123456789abcdef'.substr(3 & s[19] | 8, 1);
      s[8] = s[13] = s[18] = s[23] = '-';
      return s.join('');
    }
  • 最后剩下Token字段,在拦截器代码中找到定义:
    技术图片
    • 其中a66_0x39d4(‘0x87‘)为default,a66_0x39d4(‘0x53‘)为prototype,可以判断两者处理方式完全一致,都是将data拷贝一份,调用deleteKey函数后,再调用setToken函数,将Token赋值进data,再发送。
      技术图片
      • 搜索[‘prototype‘][‘deleteKey‘]找到deleteKey函数:
        技术图片
      • 稍加修饰,deleteKey函数就是删除无用字段:
      function deleteKey(data) {
        for (let word in data) {
        if (data.hasOwnProperty(word)) {
            const val = data[word];
            if (!(0 === val || val || "boolean" == typeof val)) {
                delete data[word];
            }
        }
        }
        return data;
      }
    • 搜索setToken找到setToken函数,初步判断setToken主要是将Object类型的data根据一定格式转为字符串后加入混淆字符OI2W_YeeUw%OHutl后再加密:
      技术图片
      • 搜索MbnVH找到MbnVH函数,用来判断变量类型
        技术图片
      • 搜索_0x1e733e找到定义,发现其上方的与_0x591b6a有关。
        技术图片
      • app.*.js中搜索fZjL无果,转到vendor.*.js中搜索,找到定义:
        技术图片
      • 继续在vendor.*.js中搜索jFbC,找到定义:
        技术图片
      • 将未知量替换后,setToken代码如下:
      function setToken(data) {
        let c = Object.assign({}, data);
        let s = Object.keys(c).map(function (k) {
       return k.toLowerCase() + "/" + k + "=" + c[k];
        }).sort().map((vo) => {
       return vo.substring(vo.indexOf("/") + 1);
        }).join("") + "OI2W_YeeUw%OHutl";
        return encryption(s,1);
      }
    • Token的值最终与encryption函数有关,将encryption转为utf-8编码\x65\x6E\x63\x72\x79\x70\x74\x69\x6F\x6E,找到位置:
      技术图片
    • 将174转为16进制为0xae,在app.*.js中找到定义:
      技术图片
    • 传入的参数值为*,1时,只调用case 0x1中的代码,看到[‘toString‘](CryptoJS[a66_0x39d4(‘0xb0‘)][‘Hex‘]),初步判断是将字符串进行SHA1或MD5加密后,再进行Hex编码。
      技术图片
    • 搜索_0x33c78e找到定义,发现其与_0x7558ee有关,简单搜索发现_0x7558ee的值为_0xbc0af2(‘Ff/Y‘):
      技术图片
      技术图片
    • vendor.*.js中搜索Ff/Y找到代码:
      技术图片
    • 根据_doReset中定义的数组与crypto-js中SHA1与MD5代码比对,发现Ff/Y对应的是SHA1:
      技术图片
    • 经过修饰,encryption函数的代码如下,将字符串SHA1加密后再Hex编码:
    function encryption(val) {
      return Crypto.SHA1(val.toString()).toString(Crypto.enc.Hex);
    }
  • 至此已经知道了三个关键字段的构造方法,伪装一个/bind请求测试,返回结果成功:
    技术图片

JS反混淆——构造可知DeviceToken、nouce与token

标签:发送   methods   不一致   dom   prototype   方式   info   lower   random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hy-/p/12289242.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