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说明
由于JavaScript的出现就是为了能在浏览器中运行,所以,浏览器自然是JavaScript开发者必须要关注的。
目前主流的浏览器分这么几种:
- IE 6~11:国内用得最多的IE浏览器,历来对W3C标准支持差。从IE10开始支持ES6标准;
- Chrome:Google出品的基于Webkit内核浏览器,内置了非常强悍的JavaScript引擎——V8。由于Chrome一经安装就时刻保持自升级,所以不用管它的版本,最新版早就支持ES6了;
- Safari:Apple的Mac系统自带的基于Webkit内核的浏览器,从OS X 10.7 Lion自带的6.1版本开始支持ES6,目前最新的OS X 10.11 El Capitan自带的Safari版本是9.x,早已支持ES6;
- Firefox:Mozilla自己研制的Gecko内核和JavaScript引擎OdinMonkey。早期的Firefox按版本发布,后来终于聪明地学习Chrome的做法进行自升级,时刻保持最新;
- 移动设备上目前iOS和Android两大阵营分别主要使用Apple的Safari和Google的Chrome,由于两者都是Webkit核心,结果HTML5首先在手机上全面普及(桌面绝对是Microsoft拖了后腿),对JavaScript的标准支持也很好,最新版本均支持ES6。
其他浏览器如Opera等由于市场份额太小就被自动忽略了。
另外还要注意识别各种国产浏览器,如某某安全浏览器,某某旋风浏览器,它们只是做了一个壳,其核心调用的是IE,也有号称同时支持IE和Webkit的“双核”浏览器。
不同的浏览器对JavaScript支持的差异主要是,有些API的接口不一样,比如AJAX,File接口。对于ES6标准,不同的浏览器对各个特性支持也不一样。
在编写JavaScript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浏览器的差异,尽量让同一份JavaScript代码能运行在不同的浏览器中。
浏览器对象
JavaScript可以获取浏览器提供的很多对象,并进行操作。
window
window对象不但充当全局作用域,而且表示浏览器窗口。
window对象有innerWidth和innerHeight属性,可以获取浏览器窗口的内部宽度和高度。内部宽高是指除去菜单栏、工具栏、边框等占位元素后,用于显示网页的净宽高。
对应的,还有一个outerWidth和outerHeight属性,可以获取浏览器窗口的整个宽高。
// 可以调整浏览器窗口大小试试:
console.log(‘window inner size: ‘ + window.innerWidth + ‘ x ‘ + window.innerHeight);
navigator 对象表示浏览器的信息,最常用的属性包括:
- navigator.appName:浏览器名称;
- navigator.appVersion:浏览器版本;
- navigator.language:浏览器设置的语言;
- navigator.platform:操作系统类型;
- navigator.userAgent:浏览器设定的User-Agent字符串
console.log(‘appName = ‘ + navigator.appName);
console.log(‘appVersion = ‘ + navigator.appVersion);
console.log(‘language = ‘ + navigator.language);
console.log(‘platform = ‘ + navigator.platform);
console.log(‘userAgent = ‘ + navigator.userAgent);
请注意,navigator的信息可以很容易地被用户修改,所以JavaScript读取的值不一定是正确的。
screen对象表示屏幕的信息,常用的属性有:
- screen.width:屏幕宽度,以像素为单位;
- screen.height:屏幕高度,以像素为单位;
- screen.colorDepth:返回颜色位数,如8、16、24。
console.log(‘Screen size = ‘ + screen.width + ‘ x ‘ + screen.height);
location对象表示当前页面的URL信息。例如,一个完整的URL:
可以用location.href获取。要获得URL各个部分的值,可以这么写:
location.protocol; // ‘http‘
location.host; // ‘www.example.com‘
location.port; // ‘8080‘
location.pathname; // ‘/path/index.html‘
location.search; // ‘?a=1&b=2‘
location.hash; // ‘TOP‘
如果要重新加载当前页面,调用location.reload()方法非常方便。
document对象表示当前页面。由于HTML在浏览器中以DOM形式表示为树形结构,document对象就是整个DOM树的根节点。
document的title属性是从HTML文档中的<title>xxx</title>读取的,但是可以动态改变:
document.title = ‘努力学习JavaScript!‘;
- 用document对象提供的getElementById()和getElementsByTagName()可以按ID获得一个DOM节点和按Tag名称获得一组DOM节点!
- JavaScript可以通过document.cookie读取到当前页面的Cookie:
history
history对象保存了浏览器的历史记录,JavaScript可以调用history对象的back()或forward (),相当于用户点击了浏览器的“后退”或“前进”按钮。
这个对象属于历史遗留对象,对于现代Web页面来说,由于大量使用AJAX和页面交互,简单粗暴地调用history.back()可能会让用户感到非常愤怒。
新手开始设计Web页面时喜欢在登录页登录成功时调用history.back(),试图回到登录前的页面。这是一种错误的方法。
任何情况,你都不应该使用history这个对象了。
DOM
由于HTML文档被浏览器解析后就是一棵DOM树,要改变HTML的结构,就需要通过JavaScript来操作DOM。
始终记住DOM是一个树形结构。操作一个DOM节点实际上就是这么几个操作:
- 更新:更新该DOM节点的内容,相当于更新了该DOM节点表示的HTML的内容;
- 遍历:遍历该DOM节点下的子节点,以便进行进一步操作;
- 添加:在该DOM节点下新增一个子节点,相当于动态增加了一个HTML节点;
- 删除:将该节点从HTML中删除,相当于删掉了该DOM节点的内容以及它包含的所有子节点。
在操作一个DOM节点前,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先拿到这个DOM节点。最常用的方法是document.getElementById()
和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
由于ID在HTML文档中是唯一的,所以document.getElementById()可以直接定位唯一的一个DOM节点。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和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总是返回一组DOM节点。要精确地选择DOM,可以先定位父节点,再从父节点开始选择,以缩小范围。
// 返回ID为‘test‘的节点:
var tes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
// 先定位ID为‘test-table‘的节点,再返回其内部所有tr节点:
var tr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table‘).getElementsByTagName(‘tr‘);
// 先定位ID为‘test-div‘的节点,再返回其内部所有class包含red的节点:
var red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div‘).getElementsByClassName(‘red‘);
// 获取节点test下的所有直属子节点:
var cs = test.children;
// 获取节点test下第一个、最后一个子节点:
var first = test.firstElementChild;
var last = test.lastElementChild;
更新DOM
拿到一个DOM节点后,我们可以对它进行更新。
可以直接修改节点的文本,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修改innerHTML
属性,这个方式非常强大,不但可以修改一个DOM节点的文本内容,还可以直接通过HTML片段修改DOM节点内部的子树:
// 设置文本为abc:
p.innerHTML = ‘ABC‘;
第二种是修改innerText或textContent属性,这样可以自动对字符串进行HTML编码,保证无法设置任何HTML标签;
// 设置文本:
p.innerText = ‘<script>alert("Hi")</script>‘;
// HTML被自动编码,无法设置一个<script>节点:
// <p id="p-id"><script>alert("Hi")</script></p>
插入DOM
当我们获得了某个DOM节点,想在这个DOM节点内插入新的DOM,应该如何做?
如果这个DOM节点是空的,例如,<div></div>,那么,直接使用innerHTML = <span>child</span>
就可以修改DOM节点的内容,相当于“插入”了新的DOM节点。
如果这个DOM节点不是空的,那就不能这么做,因为innerHTML会直接替换掉原来的所有子节点。
有两个办法可以插入新的节点。一个是使用appendChild,把一个子节点添加到父节点的最后一个子节点。例如:
<!-- HTML结构 -->
<p id="js">JavaScript</p>
<div id="list">
<p id="java">Java</p>
<p id="python">Python</p>
<p id="scheme">Scheme</p>
</div>
把<p id="js">JavaScript</p>添加到<div id="list">的最后一项:
var
j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js‘),
lis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list‘);
list.appendChild(js);
更多的时候我们会从零创建一个新的节点,然后插入到指定位置:
var
lis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list‘),
haskell = document.createElement(‘p‘);
haskell.id = ‘haskell‘;
haskell.innerText = ‘Haskell‘;
list.appendChild(haskell);
动态创建一个节点然后添加到DOM树中,可以实现很多功能。举个例子,下面的代码动态创建了一个<style>节点,然后把它添加到<head>节点的末尾,这样就动态地给文档添加了新的CSS定义:
var d = document.createElement(‘style‘);
d.setAttribute(‘type‘, ‘text/css‘);
d.innerHTML = ‘p { color: red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appendChild(d);
删除DOM
删除一个DOM节点就比插入要容易得多。
要删除一个节点,首先要获得该节点本身以及它的父节点,然后,调用父节点的removeChild把自己删掉:
// 拿到待删除节点:
var self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be-removed‘);
// 拿到父节点:
var parent = self.parentElement;
// 删除:
var removed = parent.removeChild(self);
removed === self; // true
注意到删除后的节点虽然不在文档树中了,但其实它还在内存中,可以随时再次被添加到别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