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文本 常用 idt 需要 @param pre ram border 公有
1、文档注释
A、JDK 包含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叫做 javadoc,它可以由源文件生成一个HTML 文档。
B、文档提取的是以 /** 开头,到 */ 结束。
C、javadoc 实用程序(utility)从下面几个特性中抽取信息:
· 包
· 公有类与接口
· 公有的和受保护的构造器及方法
· 公有的和受保护的域
应该在上面几部分,编写注释
D、标记是由 @开始.
E、标记 之后紧跟自由格式文本(free-form text),自由格式文本的第一句应该是一个概要性的句子;
javadoc 实用程序自动地将这些句子抽取出来形成概要页。
更详细的自己去看吧,我觉得不太常用。
2、类注释:
A、类注释必须放在 import 语句之后,类定义之前。
3、方法注释:
A、每一个方法注释必须放在所描述的方法之前。
B、除了通用标记外,还有下面的标记:
标记 | 描述说明 |
@param |
A、变量描述 B、将对当前方法的 "param"(参数)部分添加条目。 C、这个描述可以占据多行,并可以用 HTML 标记。 D、一个方法的所有@param 标记必须放在一起 |
@return |
A、返回描述 B、这个描述可以占据多行,并可以用 HTML 标记。 |
@throws |
A、类描述 B、这个标记将添加一个注释,用于表示这个方法可能抛出的异常。 |
4、域注释:
只需要对公有域(通常指的是静态常量)建立文档。
5、通用注释:
标记 | 描述说明 |
@author |
A、这个标记产生一个 作者 条目。 B、可以使用多个 @author 标记,每个 @author 标记对应一个作者 |
@version |
A、这个标记将产生一个 版本 条目。 B、@version 文本,这里的文本可以是对当前版本的任何描述。 |
@since | A、这个标记将产生一个 始于 条目,这里的text 可以是对引入特性的版本描述,例如:@since version 1.71 |
@deprecated |
A、这个标记,将对类,方法或者变量添加一个不再使用的注释。 B、文本中给出取代建议。 |
@see |
A、可以连接到内部的 类、方法或者变量。只需要提供它们的名字。(可以把当前包,或者包名,类名都省去)例如:@see com.horstmann.corejava.Employee#raiseSalary(double) B、连接到外部文档 @see <a href="....">这是外部文档</a> C、连接到内部的时候,注意用的是 # 而不是 . 。 D、如果 @see 后面 有双引号字符,文本就会显示在 see also 部分。例如: @see "also 部分" E、可以为一个特性添加多个 @see 标记,但必须将它们放在一起。 F、也可以使用 @link ,规则跟 @see 一样 |
6、包与概述注释:
A、可以直接把 类、方法和变量的注释放置在 Java 源文件中,只要以 /** ... */ 文档注释界定就可以了。
B、生产包的注释,就需要在每一个包目录中,添加一个单独的文件。有下面选择:
文件名 | 描述 |
package.html | A、在这个HTML文件中 body 标签中,所有的文本都会被抽取出来。 |
package-info.java |
A、这个文件必须包含一个以 /** 和 */ 界定的 javadoc 注释,跟随在包语句之后。 B、它不应该包含更多的代码或注释。 |
C、可以为所有的源文件提供一个概述性的注释;这个注释将放被放置在一个名为 overview.html 的文件中。
D、overview.html 这个文件位于包含所有源文件的父目录中;提取body 标签中的所有文本,用户可以在 overview 的导航栏中查看。
7、注释的抽取:
A、使用 javadoc 命令。
B、假设要把注释抽取到一个叫 docDirectory 的目录下:
命令 | 描述说明 |
javadoc -d docDirectory nameOfPackage | A、一个包的抽取。 |
javadoc -d docDirectory nameOfPackage1 nameOfPackage2.... | A、多个包的抽取。 |
javadoc -d docDirectory *.java | A、默认包的抽取 |
C、省略 -d docDirectory 的话,html 文件就会被提取到当前的目录下,会造成混乱,不建议着这样做。
D、-version 标记,是提取 author 和 version 标记的,默认情况下,会省略提取这两个标记。
E、其他选项自己查吧。
标签:文本 常用 idt 需要 @param pre ram border 公有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k94/p/12343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