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style blog http color ar sp strong 数据 on
openstack网络体系中,网络技术没有创新,但用到的技术点非常庞杂,包括bridge、vlan、gre、vxlan、ovs、openflow、sdn、iptables等,当然这里不会做具体技术介绍,概述技术,主要将其与openstack的结合点做详细分析。
在nova-network中,其网络模型包括flat、dhcp flat、vlan,用到的技术主要有bridge、vlan,
dhcp flat多网络节点架构图如下所示:
优点:结构简单,稳定
缺点:所有租户都在一个水平面上,租户之间没有隔离,由于所有租户都在一个子网内,当大规模部署后,其广播风暴将会是不小的负面因素,至于这种模型其vm的上限,笔者还没有条件测试。
vlan架构如下所示:
vlan模型:
优点:租户有隔离
缺点:需要物理交换机chunk口的支持,实际部署时比较复杂,vlan id个数为4094个,也就是最多4094个子网租户,不适用于公有云。
结论:相比于neutron网络,虽说没有neutron那么多的功能插件,仅有bridge,但是其稳定性已得到大多数用户的验证,对于小规模的私有云(1千台虚机的规模),nova-network是可以考虑的,目前线上部署的环境也是nova-network。
参考资料:
https://www.mirantis.com/blog/openstack-networking-flatmanager-and-flatdhcpmanager/
https://www.mirantis.com/blog/vlanmanager-network-flow-analysis/
https://www.mirantis.com/blog/openstack-networking-vlanmanager/
http://blog.csdn.net/hilyoo/article/details/7721401
http://blog.csdn.net/beginning1126/article/details/39371757
neutron网络体系相比于nova-network要复杂的多,用到的技术点也非常庞杂,在介绍网络架构之前,有必要概述下gre、vxlan、ovs、openflow、sdn技术点。
上面阐述过,vlan技术存在vlan id个数限制4094,公有云租户肯定不止4094,二层技术,只能部署在一个局域网内,无法实现跨机房部署。为了突破这俩个限制,增加了gre和vxlan隧道技术。
GRE:
跨机房部署:3层隧道技术,在原来小网ip头前面加入大网ip头和gre头,大网ip头里面的ip是公网ip;
segment id:而gre头里面最重要的字段应该是4字节key值(segment id),充当了vlan技术里面的vlan id,隔离租户的作用,由于是4个字节,已经不受4094 vlan id限制。下图是gre典型应用vpn。
当然gre也有其缺点,
VXLAN:
针对vlan和gre的第一个缺点,业界提出了vxlan技术,下图分别是vxlan头结构和通信流程。
结论:
参考资料:
http://blog.csdn.net/freezgw1985/article/details/16354897
http://www.cisco.com/c/en/us/products/collateral/switches/nexus-9000-series-switches/white-paper-c11-729383.html
openstack网络架构 nova-network + neutron
标签:style blog http color ar sp strong 数据 on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beginning1126/article/details/4117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