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器的一个重要工作是解析它所遇到的名称,一般而言,编译器是按顺序解析所遇到的名称的,比如说,编译器遇到一个函数,那么就会为这个函数生成代码,但是如果这个函数调用了另外一个的函数,而这个函数还没有被解析过,那么编译器就会报错,比如下面的例子:
void h() { f(); } void f() { cout<<"f()"<<endl; }
因为编译器先遇到了h(),但是当它开始解析h()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还没有被解析过的f(),所以就会报错,如果把f()的定义放在h()之前就没有问题了。这是一般的情况,编译器理应更聪明一点,所以就有了ADL,即关联参数查找,也就是说编译器会查找与函数的参数相关联的作用域,比较下面两个例子就可以发现这一点:
例1:
test1.cpp
class A { int i; public: friend void f(); }; int main(void) { f(); return 0; }tesp2.cpp
class A; void f() {}使用如下命令编译时会出现"找不到 f "的错误:g++ -o test1.cpp test2.cpp,再来看第二个例子:
例2:
test1.cpp
class A { int i; public: friend void f(A &a); }; int main(void) { A a; f(a); return 0; }test2.cpp
class A; void f(A &a) {}
现在再使用相同的命令来编译就没有错误了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zqxnum1/article/details/4145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