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style blog http io ar 使用 sp for strong
创建Influxdb数据库时,我们可以看到下面选项,每个选项的含义就是本文要描述的:
Influxdb内部数据的存储可以使用不同的存储引擎。当前0.8.7版本支持的是LevelDB, RocksDB, HyperLevelDB, 和 LMDB。
这几个数据库都是kv类型的数据库,相关信息如下:
LevelDB 是一个google实现的非常高效的kv数据库,目前的版本1.2能够支持billion级别的数据量了。
LevelDB 是单进程的服务,性能非常之高,在一台4核Q6600的CPU机器上,每秒钟写数据超过40w,而随机读的性能每秒钟超过10w。
此处随机读是完全命中内存的速度,如果是不命中 速度大大下降
LevelDB 只是一个 C/C++ 编程语言的库, 不包含网络服务封装, 所以无法像一般意义的存储服务器(如 MySQL)那样, 用客户端来连接它. LevelDB 自己也声明, 使用者应该封装自己的网络服务器.
RocksDB 是一个来自 facebook 的可嵌入式的支持持久化的 key-value 存储系统,也可作为 C/S 模式下的存储数据库,但主要目的还是嵌入式。RocksDB 基于 LevelDB 构建。
HyperLevelDB 是 HyperDex 开发的一个数据存储引擎,改进自 Google 的 LevelDB 以满足 HyperDex 的业务需要。
HyperLevelDB 主要在 LevelDB 上改进了:
1. 改进并行机制,使用更细粒度的内部锁控制来提供多 writer 线程的高吞吐量
2. 改进数据压缩
LMDB 是一个快而小的 key-value 数据存储服务,是由 OpenLDAP 项目的 Symas 开发的。使用内存映射文件,因此读取的性能跟内存数据库一样。其大小受限于虚拟地址空间的大小。
Influxdb 官方试验了这三个引擎,发现RocksDB性能好,所以Influxdb的默认存储引擎是RocksDB。
Influxdb 的数据存储可以支持多碎片存储,每个碎片可以是一种存储引擎,如下图,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碎片。
每个碎片存储都有下面属性,跟上面图的内容项对应:
{ "name": "high_precision", "database": "pauls_db", "retentionPolicy": "7d", "shardDuration": "1d", "regex": "/^[a-z].*/", "replicationFactor": 1, "split": 1 }
在配置参数中, 我们可以看到 "database": "pauls_db" 标示 每个碎片存储都只能属于一个特定的数据库,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 Shard Space。
"retentionPolicy": "7d" 表示数据被保存的时间(最少保存时间), 图中的 Retention 就是这个, 下图是系统界面中,对这个时间的设置, inf 标示永久。
"shardDuration": "1d", 表示 多长时间做次清理。
shardDuration 的值应该小于 retentionPolicy, 大于我们查询时的group by time() 的值。
上面配置的例子中 "retentionPolicy": "7d", "shardDuration": "1d", 会导致我们保存 7-8 天的数据, 每天都会清理,把7天前的数据清理掉一次。
"replicationFactor": 1, 每个存储碎片保存到几台服务器的设置;
"split": 1 给定的时间间隔内,有多少个存储碎片。
注意,这里有下面一个隐含的关系: replicationFactor * split == 服务器的数量。
数据被分配到那个碎片空间是基于下面的算法:
使用 shard spaces 的最佳实践是把高精度,大数据的数据 每个时间段写一个 shard spaces 。在使用时把他们再合成一起。
参考资料:
Influxdb Storage Engines
http://influxdb.com/docs/v0.8/advanced_topics/sharding_and_storage.html
标签:style blog http io ar 使用 sp for strong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ghj1976/p/4146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