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nodejs js模块化开发 npm 七天学会nodejs
本系列第一篇:《windows下《七天学会NodeJS》学习笔记之一--NodeJS基础》,请参见这儿:http://blog.csdn.net/fm2005/article/details/41348813
模块路径解析规则:nodejs支持三种解析方式:/
或C:
开头的绝对路径;./
开头的绝对路径;按照一定规则解析路径,直到找到模块位置。
require
的是NodeJS内置模块名称,则不解析,直接返回内部模块导出对象。node_modules
目录用于存放模块。如某个模块的绝对路径是/home/user/hello.js
,在该模块中使用require(‘foo/bar‘)
方式加载模块时,则寻找顺序如下:NODE_PATH=/home/user/lib:/home/lib
,则寻找的顺序如下:包:JS模块对应单个JS文件,放在一个目录内的多个子模块就形成了包
。在组成一个包的所有子模块中,需要有一个入口模块,入口模块的导出对象被作为包的导出对象。示例如下:
- D:\test
- cat/
head.js
body.js
main.js
cat目录定义了一个包,它包含了3个子模块,main.js
为入口模块,内容如下:
var head = require(‘./head‘);
var body = require(‘./body‘);
exports.create = function (name) {
return {
name: name,
head: head.create(),
body: body.create()
};
};
在其它模块使用时,需要使用require
加载入口模块能达到目的。但是,我们可以让包看起来更像是个单个模块。如果模块的文件名是index.js,则加载模块时可以直接写到所在目录即可。也就是说,以下两条语句是等价的:var
cat = require(‘d:/test/cat‘);
和var cat = require(‘d:/test/cat/index‘);
如果想自定义入口模块的文件名和存放位置,就需要在包下新建一个package.json
文件,并在文件中指定入口模块的路径。所以,上边的模块可以重构如下:
- D:\test
- cat/
+doc/
- lib/
head.js
body.js
main.js
+tests/
package.json
然后在package.json
中,注明模块的入口:
{
"name": "cat",
"main": "./lib/main.js"
}
使用NodeJS编写的程序,要么是包,要么就是一个命令行,包最终也是服务于命令行的。在Linux中,可通过shell脚本的#!
注释来指定当前脚本使用的解析器。运行步骤如下:
#! /usr/bin/env node
,表明当前脚本使用NodeJS解析。NodeJS执行时会自动忽略掉这行。chmod +x main.js
授于该文件执行权限。sudo
ln -s /home/user/bin/main.js /usr/local/bin/main
main
命令了cmd
来解决问题。假如node-echo.js放在C:\user\bin目录,并且该目录已经添加到PATH环境变量中。则需要在该目录新建一个名为node-echo.cmd的文件,文件内容如下:@node
"C:\User\user\bin\node-echo.js" %*
,这样,我们就能在任何目录下使用node-echo命令了。接下我们规划一下一个完整的工程目录结构,包含提供命令行模式和API模式两种使用方式,并且我们会借助三方包。所以,目录如下:
- /home/user/workspace/node-echo/ # 工程目录
- bin/ # 存放命令行相关代码
node-echo
+ doc/ # 存放文档
- lib/ # 存放API相关代码
echo.js
- node_modules/ # 存放三方包
+ argv/
+ tests/ # 存放测试用例
package.json # 元数据文件
README.md # 说明文件
部分代码如下:
/* bin/node-echo */
var argv = require(‘argv‘),
echo = require(‘../lib/echo‘);
console.log(echo(argv.join(‘ ‘)));
/* lib/echo.js */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message) {
return message;
};
/* package.json */
{
"name": "node-echo",
"main": "./lib/echo.js"
}
在上边这个例子中,通过node_moudles
目录直接使用第三方包名加载模块。此外,定义了package.json
之后,node-echo
目录也可被当作一个包来使用。
NPM下载第三方包:在npmjs.org提代了搜索框可以根据包名来搜索,如果不知道名字,直接问度娘。确定了包名后,就可以在工程目录中打开终端,使用如下命令来开载第三方包:npm
install argv
(假如包名叫argv),下载好的argv
包就放在了工程目录下的node_modules
目录下,所以在代码中直接require(\‘argv\‘)
的方式使用就行。
如果下载指定版本,则在包名后加上@
,例如通过以下命令可下载0.0.1版:npm
install argv@0.0.1
如果同时下载多个包,则可以通过package.json
中的字段配置实现。在该文件中申明第三方依赖包,然后在工程目录中使用npm
install
就可以批量安装第三方包了。更重要的是,如果依赖的包再次依赖了别的包,则会自动下载这些包。一个典型的package.json
文件内容如下:
- project/
- node_modules/
- node-echo/
- node_modules/
+ argv/
...
...
安装命令行程序:该方法与安装第三方包相似。假如上边的例子中node-echo
提供了命令行安装方式,那么只需要配置package.json
,就可以通过npm
install node-echo -g
命令来安装了。其中-g
表示全局安装。NPM还会自动创建好Linux系统下需要的软链文件或Windows系统下需要的.cmd
文件。它们在linux和windows安装的目录分别如下:
- /usr/local/ # Linux系统下
- lib/node_modules/
+ node-echo/
...
- bin/
node-echo
...
...
- %APPDATA%\npm\ # Windows系统下
- node_modules\
+ node-echo\
...
node-echo.cmd
...
npm adduser
,之后按照提示做即可。然后编辑package.json文件,加入npm必需要字段。接着上边node-echo
的例子,packag.json
里必要的字段如下:
之后,我们就可以在{
"name": "node-echo", # 包名,在NPM服务器上须要保持唯一
"version": "1.0.0", # 当前版本号
"dependencies": { # 三方包依赖,需要指定包名和版本号
"argv": "0.0.2"
},
"main": "./lib/echo.js", # 入口模块位置
"bin" : {
"node-echo": "./bin/node-echo" # 命令行程序名和主模块位置
}
}
package.json
所在目录下运行npm
publish
发布代码了。版本号:NPM使用语义版本号来管理代码:X.Y.Z三位,分别代表主版本号、次版本号和补丁版本号。当代码变更时,版本号按以下原则更新:
+ 如果只是修复bug,需要更新Z位。
+ 如果是新增了功能,但是向下兼容,需要更新Y位。
+ 如果有大变动,向下不兼容,需要更新X位。
在申明三方包依赖时,除了可依赖于一个固定版本号外,还可依赖于某个范围的版本号。例如"argv": "0.0.x"表示依赖于0.0.x系列的最新版argv。NPM支持的所有版本号范围指定方式可以查看官方文档。
package.json
中其它有用的字段,可以在这儿查看官方文档。NPM常用命令:
NPM提供了很多命令,例如`install`和`publish`,使用`npm help`可查看所有命令。
使用`npm help <command>`可查看某条命令的详细帮助,例如`npm help install`。
在`package.json`所在目录下使用`npm install . -g`可先在本地安装当前命令行程序,可用于发布前的本地测试。
使用`npm update <package>`可以把当前目录下`node_modules`子目录里边的对应模块更新至最新版本。
使用`npm update <package> -g`可以把全局安装的对应命令行程序更新至最新版。
使用`npm cache clear`可以清空NPM本地缓存,用于对付使用相同版本号发布新版本代码的人。
使用`npm unpublish <package>@<version>`可以撤销发布自己发布过的某个版本代码。
windows下《七天学会NodeJS》学习笔记之二--代码的组织和部署
标签:nodejs js模块化开发 npm 七天学会nodejs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fm2005/article/details/4176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