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存的一些知识已在内存分配中提及,现记录与分享常见的内存错误与对策。
类型 1:内存未分配成功,却使用了它。
方 法:在使用之前检查指针是否为NULL。
1)当指针p是函数的参数时,在函数入口处用语句assert(p!=NULL)进行断言检查。
2)当使用malloc或new来申请内存时,应该用if(p != NULL)进行防错检查。
类型 2:引用了尚未初始化的指针
原 因:内存的缺省初始值究竟是什么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在使用之前都进行初始化。
1)没有初始化的观念。
2)内存的缺省值是未定义,即垃圾值。
类型 3:越界操作内存
原 因:内存分配成功且初始了,但越界操作是不允许的。
例 如:在使用数组时经常发生下标“多1”或“少1”,特别是在for循环语句时。
类型 4:忘记释放内存,造成内存泄漏。
原 因:含有这种类型错误的函数,每被调用一次,就丢失一块内存。当内存充足时看不到这种错误带来的影响,当内存耗尽时系统提示:“内存耗尽”。因此,动态内存的申请与释放必须配对,程序中malloc与free的使用次数要相同。
类型 5:释放了内存却继续使用它
原 因:对应的情况有2种
1)返回了“栈内存的指针或引用”,因为堆栈中的变量在函数结束后自动销毁。
2)某块内存被free后,没有将指向该内存的指针设置为NULL,导致产生“野指针”。
为了保证代码的健壮和安全,可以参考如下的规则:
规则1:使用malloc申请的内存时,必须要立即检查相对应的指针是否为NULL。
规则2:初始化数组和动态内存。
规则3:避免数组或指针下标越界。
规则4:动态内存的申请和释放必须相配对,防止内存泄漏。
规则5:free释放某块内存之后,要立即将指针设置为NULL,防止产生野指针。
概念:“野指针”不是NULL指针,是指指向“垃圾”内存的指针。即指针指向的内容是不确定的。
产生的原因:1)指针变量没有初始化。因此,创建指针变量时,该变量要被置为NULL或者指向合法的内存单元。
2)指针p被free之后,没有置为NULL,让人误以为p是个合法的指针。
3)指针跨越合法范围操作。不要返回指向栈内存的指针或引用
例子1-1:引用尚未初始化的指针
char *p; *p = ‘A‘;//error,p指向未定义
例子1-2:return语句返回指向“栈内存”的指针
char *GetString1(void) { char p[] = "hello world!"; //p在栈区,常量字符串在常量字符区 return p;//error,返回栈内存的地址 }
例子1-3:使用了被释放的内存
注意:free()释放的是指针指向的内存!不是指针变量!这点非常非常重要!指针是一个变量,只有程序结束时才被销毁。释放了内存空间后,原来指向这块空间的指针还是存在!只不过现在指针指向的内容的垃圾,是未定义的,所以说是垃圾。因此,前面我已经说过了,释放内存后把指针指向NULL,防止指针在后面不小心又被解引用。char *pstr = (char *)malloc(sizeof(char)*100); free(pstr); //pstr所指的内存被释放 if (NULL !=pstr)//没起到作用 { strcpy(pstr,"string!");//error,有时候程序不会提示有误,但还是不允许 }
对比下面的例子,加深理解
例子1-4:函数返回值传递动态内存
char* GetMemory(int num) { char *p = (char *)malloc(sizeof(char) * num); return p ;//ok,返回堆区的地址值 }
例子1-5:
char *GetString(void) { char *p = "hello world!"; //指针变量p在栈区,指向文字常量区的字符 return p;//ok,返回字符串的地址 }
概念:用动态内存分配函数动态开辟的空间,在使用完毕后未释放,结果导致一直占据该内存单元,直到程序结束。
注意:内存泄漏是指堆内存的泄漏。它的一般表现方式是程序运行时间越长,占用内存越多,最终用尽全部内存,整个系统崩溃。
例子2-1:内存泄漏,共9*100字节发生泄漏
void Test(void) { char *p = NULL; for ( int i = 0; i<10; i++) { p = (char*)malloc(100);//没循环一次内存泄漏一块,最后一次得到正确使用 } strncpy(p,"string!"); free(p); }
概念:系统分配的内存不足以放下数据,称为内存溢出。
例子3-1:运行时提示出错
char str[10]={0}; strcpy(str,"hello world!");//error!
C语言中常见的内存错误与解决方法,布布扣,bubuko.com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c_base_jin/article/details/26149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