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移动开发 > 详细

你没听过的乔布斯语录:苹果如果没这么独,可能更成功

时间:2015-01-07 16:35:13      阅读:185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决定不做什么和决定做什么同样重要。——乔布斯,1997

Tren Griffin在自己的博文中以乔布斯这句话开篇,来告诉读者自己在此篇文章中的讨论将仅限于乔布斯给他带来的关于商业的启发(而非他的个性等等)。同时,乔布斯说这些话的时间对于理解他的话也很重要。

1.在计算机硬件方面,如果老板幸运的话,最好的员工和普通员工可能是2和1的差别。在汽车行业,可能也是2和1的差别。但是在软件领域,好的程序 员和一般的至少会是25和1的差别。我的成功秘诀就是,我们只雇佣世界上最棒的员工。尤其是当你在一个差别可以达到25到1的领域,年轻人,那绝对是值得 的。【1995】

问题是,在硬件上,你不可能制造出比别人好一倍的电脑了,太多人知道该怎样做。或许幸运的话你可以做出比别人好两倍或者二分之一倍的硬件,但六个月之后大家就会赶上来。但是软件不一样,事实是,我认为我们在软件上实现的飞跃起码超过同行五年。【1994】

乔布斯描述的这个现象,尤其和供应方规模经济和需求方规模经济相结合,创造了神话。这说明电子产品行业在产出方面是非线性的。一旦商家提供的产品是数字化的,那么很小的优势也倾向于造成“赢家通吃”的结果。

商业中的幂律分布也与这种“赢家通吃”现象有关。极少数科技公司创始人拥有巨大的财富是这一现象的结果之一。另一个例子是,风投公司债券里的幂律分 布和创业投资者之间的金融回报都是黑天鹅理论(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的一部分。财政结果倾向于造成不平等的收入分配并不是什么 新现象,正如富人更富,与历史记载的情况类似。比较新的部分是,数字化系统是马太效应(富者更富)现象的加速器。

这并不是一篇关于技术的文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段关于硬件的话是乔布斯在1994年说的。NeXT(乔布斯1985年被苹果辞退后创办的电脑公 司)在1993年刚刚退出硬件行业,所以此时乔布斯已经将原先的大格局缩小成一个软件公司。iPhone是在2007年发布的,是否是乔布斯自相矛盾了 呢?另一位聪明的朋友指出:

“最讽刺的是,让iPhone脱颖而出的恰恰是它的硬件。尤其是比之前任何手机都要大尺寸的屏幕和更灵敏的触控。如果没有创新性的硬件,多点触控和iOS系统根本毫无意义。”

乔布斯的意思可能是,软件是让苹果的壁垒保持更久的另一个因素。硬件确实会提供一些可观的优势,但这个优势并不像软件方面那么巨大,所以硬件创新必 须是持久的。换句话说,乔布斯的意思或许是,硬件造成的壁垒是更加不稳固的,因此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硬件上“比对手强两倍或者二分之一倍”也还是一种优 势。如果我们还可以亲自问问他该有多好?

2.如果我们不吃掉自己,就会被别人吃掉。【摘自Isaacson版乔布斯自传,2013】

在一个符合黑天鹅理论的环境中,强大的非线性现象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也可以瞬间摧毁一切。可能许多年前犯过的一个错误,会最终导致严重的财务损失。比尔盖茨很多年前曾经对我说,“那些让我努力为之工作和担忧的东西”就是可能让网络效应的力量下降的东西。

3.求知若饥,虚心若愚。【2005】

Nassim Taleb在他的书《反脆弱》中写道:这句乔布斯在加州著名演讲中的话可能是说,在当你看到一件事的上限的时候,应该在变得疯狂的同时,保持可以作选择的 理性。任何的尝试和错误都可以被看作一种选择结果的表现,长此以往一个人可以认定一个最好的结果并一直向它努力。我则在最近写,在风投行业中,可以通过收 获可选性来创造经济回报。“求知若饥”是要对机会保持警觉,耐心地等待,但是在时机正确之时迅速出击。“虚心若愚”是指在有很大的爬升潜力和相对较小的滑 坡的时候挑战传统的智慧。

4.在我们做的每件事上,我总会想要拥有和控制最基础的技术。【2004】

因为Woz和我开始做公司的时候是两人包揽一切,我们并不是特别擅长和别人合作。我觉得苹果如果可以在它的基因中有更多合作的部分,一定会做得更好。【2005】

我们不得不放弃苹果赢,微软必须输的这种念头。我们需要的概念是苹果要赢,苹果必须做得特别棒。如果其他的公司可以帮助我们,那就太好了。【1997】

像乔布斯,约翰·马龙和埃伦·穆斯克这样的人和科技界的任何人一样,都明白和批发转移定价相关的商业问题。简单来说,批发转移定价就是A公司低价提 供独特的产品XYZ给B公司,这样A公司就可以通过提高批发价来从B公司获利。在iPhone之前,乔布斯在iPod/iTunes的商业模型中拒绝音乐 持有者的批发转移定价权的方式是有支配力的。

5.苹果的核心并不是成本削减。苹果的核心是从尴尬的困境中创新突围。【2004】

许多公司都选择精简机构,或许对于他们来说那是正确的事。但我们选择另一条路。【2010】

在技术产业中,停止在研发上的投资就意味着不可避免的、通常也是非线性的衰退。有很多公司为自己股票回购而非投资研发的决策付出代价,这无异于吃掉自己耕耘已久的种子,是有极大范围负面效应的近乎自杀行为。

6.一个很小的东西都有可能花费数年。做任何一件重大的事都至少要花费五年,更可能要七到八年。【1995】

太多创始人不清楚当开始创业的时候他们许下的是什么承诺。创造真正好的东西是要花费数年的。是的,这几年内,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尝试了SaaS(软件 即服务),但是首先,这并不普遍,其次,并没有苹果、微软或者谷歌级影响力的公司出现。这个观点的反面是,并不是每个公司都一定要改变世界。拥有一家小而 赚钱的公司也挺好的。并不是每个公司都要得到风投。

7.我的管理模式是披头士乐队式的。我这么说是因为,在他们乐队中每个成员都在防止其他人误入歧途,有种类似相互检查的机制。在他们解散的时候,就 完全做不出好作品了。这是一个小团队的化学反应,它的化学反应效果比单纯的加和效果好很多。所以列侬防止麦卡特尼过于新潮,后者则防止前者飘到九霄云外, 简直是梦幻组合。至于哈里森,我觉得在后期他极大程度上是乐队的灵魂。我不知道鼓手斯塔尔做了些什么。【2003】

这是一段让人很迷惑的话,不过他确实这么说了所以还是值得我们思考一下。一个跟乔布斯很熟的朋友说老乔是在寻找麦卡特尼的那种“控制”,而且他崇拜 列侬。乔布斯与别人互动的方式与Beatle乐队的情况并不像。他的意思更像是在说,地球上每个人都有长处和弱点,而不同的性格可以互相平衡,从而组成一 个很厉害的团队。通过拥有多元化的团队——包括具备完备的技能与天分,如果合作得好,团队的产出就会远比简单的几个工作部分加起来要多。这种神奇的效果可 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风险投资人Bruce Dunlevie曾经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很独特的团队出现,之后神奇的事情就会发生。这些化学反应从来都不是一模一样的,但是总有些特征是相似 的。

8.创造力就是把事物联系起来。当你问创新的人他们是怎么做事的时候,他们总是会觉得有点愧疚,因为他们并没有真的做什么,而只是看到了一些东西。过一段时间一切看起来很明朗了。【1996】

再次回到起点……我又要自由地进入人生中最具创造力的时期之一了。【2005】

有很多东西会激发我的创造力,但是有时候很难看到在你面前什么是对的。比如,乔布斯说过:

我在NeXT的最后几年,才真正明白了1976年在施乐公司帕克研究中心看到的两样东西:一个当然是平面交互,另一个是我最近才意识到的,精密的个 人电脑网络,也就是我现在说的“interpersonal computing”(人际计算机交互)。在PARC,他们有200台通过电子邮件和卷宗服务器联网的电脑,构成一个他们每天使用的线上合作社区。我当时 并没有意识到,因为我仅仅因为平面交互这件事就激动得不行了。
它花了我,某种程度上说花了整个行业十年的时间,才终于在第二个东西上有了巨大突破——使用电脑来帮助人类合作而不是只把它当作一个文字处理器或者孤立的生产工具。
【1991】

在我写文章的时候发现,人们特别喜欢也很擅长从比喻中学习。把事物以不同方式联系起来不仅是一个激发创造力的好方法,也是传递知识的好方法。我不得 不引用Charlie Munger说的话:“只有学会如何学习,你才会进步。在我长长的一生中没有比持续学习更让我受益的事情了。”当乔布斯说“再次回到起点(成为初学 者)”,我强烈怀疑他是在阐述僧人铃木俊隆的观点:“在初学者脑海里有很多的可能性,但是在一个专家脑中却很少。”

9.我觉得苹果电脑还有一点特别好,就是用它工作的人恰好成为了世界上最棒的电脑科学家,他们或许本应是音乐家、诗人、艺术家、动物学家或历史学家。【1996】

这种想法还是一贯的Charlie Munger的“智力模型”哲学:“什么是基础,世俗智慧?其实,第一个规律是,如果只是记得一些单个的事实然后试图回忆,你并不能真正了解任何事。如果 知识无法联系在一起形成理论网格的话,这种格式就不算太有用。你必须知道一些理论框架中大的概念,然后熟练使用所有的而非其中几个概念。很多人都被训练成 一个模式——拿经济学来说,他们都试图用同一种方法解决所有的问题。”许多教授只考虑他们自己的理论,认为那是万能的。比如说,一个营养学家可能认为他可 以治愈一切,或者一个脊骨治疗师觉得他可以治愈抑郁症。这就是那些“拥有锤子的人”的典型特征,这种人觉得“什么都长得像钉子”,尽管它可能不是钉子。用 Philip Tetlock的话说,有时候成为一个专才并没有成为通才好。

10.人们认为专注意味着对你已经在专注做的事情说是。但是其实不一定。它也有可能是只对一百个好主意说不。你必须谨慎挑选。【2004】

创新方法会对一百件事说不。对于公司和产品来说可能都是。我们总在想着哪些新市场是可以进入的,但是只有通过说不,你才能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上。【1998】

专注是非常有帮助的。专注于某一项可以做的事上,与其说是一个任务,不如说是在制造行业壁垒。这一点Bill Gurley也有指出:“如果大家都对的话,只追求对并不能保证出色的表现。”

11.我相信所有把成功的企业家和不成功那些区别开来的因素中,大约一半是单纯的勤奋。【1995】

我在以往的博文中讨论过传教士式的和贪财式的企业家。传教士们通常更加勤奋,更有可能创造一个有深远影响力的或者说改变世界的公司。比尔盖茨曾经 说:“我们天生就比较乐观,适合创造大公司。我们的每个关于创造产品和学习新东西的神话都实现了。当然对手们也实现了。”如果我可以变成一只墙上的苍蝇飞 回改变科技界的某次谈话中,那我会选择盖茨和乔布斯的最后一次会面。最后忍不住加上,当硅谷市场营销领袖Regis McKenna介绍乔布斯去和创投家Don Valentine聊天之后,后者问道,你为什么要把这个人类的叛徒给我送来啊。这里,他用“叛徒”来形容乔布斯是个打破常规,为世界创造新价值的人。

 

你没听过的乔布斯语录:苹果如果没这么独,可能更成功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lingzhao/p/4208677.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