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vector<T> v1;
vector<int> ivec1;
vector<string> svec(ivec1);
std::vector<TEdit*> mv;
v.empty()
v.size()
v.push_back(t)
v[i]
vec1.front()//vec1第零个成员
vec1.back()//vec1的最后一个成员
vec1.at(4)//vec1的第五个成员
vec1[4]
vec1.pop_back();//将最后一个成员移出vec1
vec1.erase(vec1.begin()+1,vec1.end()-2);//删除成员
TEdit *medit=new TEdit();
v.push_back(medit);
vector<int>::iterator it;
for(it=vec1.begin();it!=vec1.end(); ++it)
cout<<it->name;
cout<<‘\n‘<<"vec2:"<<endl;
typedef vector<int> INTVECTOR;//自定义类型INTVECTOR
INTVECTOR vec1;
排序查找
sort(v.begin();v.end());
it=find(v.beggin();v.end());
reverse(v.beggin();v.end());
vector是C++标准模板库中的部分内容,它是一个多功能的,能够操作多种 数据结构和算法的模板类和函数库。vector之所以被认为是一个容器,是因为它能够像容器一样存放各种类型的对象,简单地说vector是一个能够存放 任意类型的动态数组,能够增加和压缩数据。为了可以使用vector,必须在你的头文件中包含下面的代码:
#include <vector>
vector属于std命名域的,因此需要通过命名限定,如下完成你的代码:
using std::vector; vector<int> v;
或者连在一起,使用全名:
std::vector<int> v;
建议使用全局的命名域方式:
using namespace std;
1.vector的声明
vector<ElemType> c; 创建一个空的vector
vector<ElemType> c1(c2); 创建一个vector c1,并用c2去初始化c1
vector<ElemType> c(n) ; 创建一个含有n个ElemType类型数据的vector;
vector<ElemType> c(n,elem); 创建一个含有n个ElemType类型数据的vector,并全部初始化为elem;
c.~vector<ElemType>(); 销毁所有数据,释放资源;
2.vector容器中常用的函数。(c为一个容器对象)
c.push_back(elem); 在容器最后位置添加一个元素elem
c.pop_back(); 删除容器最后位置处的元素
c.at(index); 返回指定index位置处的元素
c.begin(); 返回指向容器最开始位置数据的指针
c.end(); 返回指向容器最后一个数据单元的指针+1
c.front(); 返回容器最开始单元数据的引用
c.back(); 返回容器最后一个数据的引用
c.max_size(); 返回容器的最大容量
c.size(); 返回当前容器中实际存放元素的个数
c.capacity(); 同c.size()
c.resize(); 重新设置vector的容量
c.reserve(); 同c.resize()
c.erase(p); 删除指针p指向位置的数据,返回下指向下一个数据位置的指针(迭代器)
c.erase(begin,end) 删除begin,end区间的数据,返回指向下一个数据位置的指针(迭代器)
c.clear(); 清除所有数据
c.rbegin(); 将vector反转后的开始指针返回(其实就是原来的end-1)
c.rend(); 将vector反转后的结束指针返回(其实就是原来的begin-1)
c.empty(); 判断容器是否为空,若为空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c1.swap(c2); 交换两个容器中的数据
c.insert(p,elem); 在指针p指向的位置插入数据elem,返回指向elem位置的指针
c.insert(p,n,elem); 在位置p插入n个elem数据,无返回值
c.insert(p,begin,end) 在位置p插入在区间[begin,end)的数据,无返回值
3.vector中的操作
operator[] 如: c.[i];
同at()函数的作用相同,即取容器中的数据。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cb168/p/4237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