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JSON可能是这个地球上最简单的文本数据格式了,可读、灵活、数据量小,编解码方便、速度快,对Unicode和特殊字符支持的好。对比下XML,就知道额外的各种标签节点需要浪费多少字节数。JSON字符默认都要使用Unicode形式,所有非ACSII字符都可以用\uXXXX表示,而不需要额外的转义。相比之下,XML里需要使用转义或是CDATA(类似HTML里的PRE标签)、或是Base64才能表示特殊数据。当然缺点也很明显,比二进制数据结构的数据量大,编解码慢,没有完备的类型系统,表达能力有限。
JSON-RPC是一个使用json对象作为数据载体的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ss Call,RPC)技术。
"Does distributed computing have to be any harder than this? I don‘t think so." -- Jan-Klaas Kollhof
JSON-RPC的设计目标就是两个字:简单
。我们知道一个rpc框架是为了2个系统间的交互通信,这就需要定义一个中间的数据传输格式。为了跟系统本身用的平台数据结构转换,需要提供一套序列化和反序列化这个数据格式的功能。然后就是需要某种通信协议来传输实际远程调用的数据。最后还需要通信的两端有实现的代码桩(stub&skeleton),这一般是基于动态代理或AOP实现的代理,一个可供调用的接口结构,使得框架隐藏了其他所有的技术细节(数据格式、序列化、网络传输等),程序里能像本地方法调用一样调用远程的方法。总结一下:
JSON-RPC规范里只显式规定了数据格式(即JSON),建议了通信协议(TCP或是HTTP),序列化和代码桩没有提及。当然序列化比较好办,各种语言里都有丰富的JSON序列化库(参见参考资料1)。那么代码桩就完全留给了实现JSON-RPC规范的框架自己去处理了,通信协议这一块的具体处理也大部分需要框架自己考虑。
我们知道两个系统的通信,可能是同步阻塞的(每个请求要等响应完成以后再发下一个请求),也可能是异步非阻塞的(请求1发完,继续发请求2,哪个响应回来就处理哪个响应);也可能是单向的(one-way,发了就不管了、不要响应信息),也可能是请求-响应的(request-response),每个请求都需要有显式的回复。
JSON-RPC1.0里,把通信的双方当做对等的两个端。
我们来具体看看规范的内容。
请求端发送一个JSON对象表示自己要调用的方法,示例如下:
{ "method": "echo", "params": ["Hello JSON-RPC"], "id": 1}
其中包含三个关键元素:
这个id字段非常有意思,一般的同步RPC都不需要考虑这个东西,因为一般情况下,一个RPC请求只包含一个请求,并且请求会等待响应信息返回,在这之前一直会阻塞调用方的处理线程,这样整个RPC才像是调用的本地方法。
一个典型的响应信息如下:
{ "result": "Hello JSON-RPC", "error": null, "id": 1}
关键元素也是3个:
通知信息类似一个请求,但是id必须为null。通知代表单向的请求,不能回复,可以由请求方发送给服务方,也可以由服务方发送给请求方(协议原则上要求双方对等,都可以是请求方或服务方,这一点上HTTP其实是不满足的)。
协议推荐通信双方在TCP下使用字节流(byte stream)的方式交互。此时双方是对等的。关闭连接前必须给所有未应答的请求方发送一个错误信息。无效的请求或响应将会导致连接关闭。
在一些限制的条件下,也可以使用HTTP作为通信协议。此时通信双方明显不在对等,有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
考虑到HTTP的开销问题,协议允许一次POST可以带上多个rpc请求或通知。由于HTTP下,server不能够主动访问client,所以server可以在HTTP响应中附带上自己的请求和通知。这个地方协议们没有说清楚具体操作,细节也是个蛋疼的事儿。
非常简单,就是加了个属性表示构造函数constructor
,可以用参数[param1,...]
来初始化对象。而且如果对象初始化的时候调用了这个构造器,那么相应的属性(比如prop1
)也会添加到对象,示例代码:
{"__jsonclass__":["constructor", [param1,...]], "prop1": ...}
协议没有具体说清楚这个地方,具体怎么操作,怎么对应原生环境里的类型,蛋疼++。
JSON-RPC过程如下,其中-->
代表发送数据到服务方,<--
代表服务方的响应:
--> {"method": "postMessage", "params": ["Hello all!"], "id": 99}
<-- {"result": 1, "error": null, "id": 99}
<-- {"method": "handleMessage", "params": ["user1", "we were just talking"], "id": null}
<-- {"method": "handleMessage", "params": ["user3", "sorry, gotta go now, ttyl"], "id": null}
--> {"method": "postMessage", "params": ["I have a question:"], "id": 101}
<-- {"method": "userLeft", "params": ["user3"], "id": null}
<-- {"result": 1, "error": null, "id": 101}
通知机制也可以用于类似FTP协议的NOOP,或是其他通讯协议里的Keep Alive心跳机制。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定时的发送通知来确认双方都在线,并且可以捎带异步处理的信息。
请求中id字段的作用,就跟JMS协议里的correlationID一样,可以起到区分多个请求的作用,这样又两个好处:
特别是配合HTTP和通知功能,使得异步调用变得可能:客户端直接发送请求1后返回,继续发送请求2,请求3...等等;服务端在处理完成请求1后,可能把响应放到请求2或3的HTTP response报文返回,或者在接下里的某次交互里返回即可。
JSON-RPC跟XML-RPC非常类型,但是借助于XML本身的schema结构,XML-RPC定义了一套基础的数据类型、以及在基础上的构造复杂数据类型的能力,这样XML-RPC中就可以用于更复杂的业务交互场景。而JSON-RPC使用JS原生的弱类型,只能表示非常简单和模糊的元数据结构,不利于复杂场景和实现代码桩的生成工具。如果有一些更有效的schema约束,则可以把JSON-RPC应用得更广泛。
JSON-RPC的历史参见:whynamed-rpc-jsonrpc
标签: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kimmking/article/details/4341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