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使用 ECMAScript,不仅可以创建对象,还可以修改已有对象的行为。
prototype 属性不仅可以定义构造函数的属性和方法,还可以为本地对象添加属性和方法。
Number.prototype.toHexString = function() { return this.toString(16); };
在此环境中,关键字 this 指向 Number 的实例,因此可完全访问 Number 的所有方法。有了这段代码,可实现下面的操作:
var iNum = 15; alert(iNum.toHexString());
我们还可以为已有的方法命名更易懂的名称。例如,可以给 Array 类添加两个方法 enqueue() 和 dequeue(),只让它们反复调用已有的 push() 和 shift() 方法即可:
Array.prototype.enqueue = function(vItem) { this.push(vItem); }; Array.prototype.dequeue = function() { return this.shift(); };
当然,还可以添加与已有方法无关的方法。例如,假设要判断某个项在数组中的位置,没有本地方法可以做这种事情。我们可以轻松地创建下面的方法:
Array.prototype.indexOf = function (vItem) { for (var i=0; i<this.length; i++) { if (vItem == this[i]) { return i; } } return -1; }
该方法 indexOf() 与 String 类的同名方法保持一致,在数组中检索每个项,直到发现与传进来的项相同的项目为止。如果找到相同的项,则返回该项的位置,否则,返回 -1。有了这种定义,我们可以编写下面的代码:
var aColors = new Array("red","green","blue"); alert(aColors.indexOf("green"));
最后,如果想给 ECMAScript 中每个本地对象添加新方法,必须在 Object 对象的 prototype 属性上定义它。前面的章节我们讲过,所有本地对象都继承了 Object 对象,所以对 Object 对象做任何改变,都会反应在所有本地对象上。例如,如果想添加一个用警告输出对象的当前值的方法,可以采用下面的代码:
Object.prototype.showValue = function () { alert(this.valueOf()); }; var str = "hello"; var iNum = 25; str.showValue(); //输出 "hello" iNum.showValue(); //输出 "25"
就像能给已有的类定义新方法一样,也可重定义已有的方法。如前面的章节所述,函数名只是指向函数的指针,因此可以轻松地指向其他函数。如果修改了本地方法,如 toString(),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Function.prototype.toString = function() { return "Function code hidden"; }
前面的代码完全合法,运行结果完全符合预期:
function sayHi() { alert("hi"); } alert(sayHi.toString());
也许你还记得,Function 对象这一章中介绍过 Function 的 toString() 方法通常输出的是函数的源代码。覆盖该方法,可以返回另一个字符串(在这个例子中,可以返回 "Function code hidden")。不过,toString() 指向的原始函数怎么了呢?它将被无用存储单元回收程序回收,因为它被完全废弃了。没有能够恢复原始函数的方法,所以在覆盖原始方法前,比较安全的做法是存 储它的指针,以便以后的使用。有时你甚至可能在新方法中调用原始方法:
Function.prototype.originalToString = Function.prototype.toString;
Function.prototype.toString = function() {
if (this.originalToString().length > 100) {
return "Function too long to display.";
} else {
return this.originalToString();
}
};
javascript学习笔记---ECMAScriptECMAScript 对象----修改对象,布布扣,bubuko.com
javascript学习笔记---ECMAScriptECMAScript 对象----修改对象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liule1225/p/3759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