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Web开发 > 详细

JS常用的设计模式(16)—— 享元模式

时间:2015-02-05 10:50:08      阅读:218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享元模式主要用来减少程序所需的对象个数. 有一个例子, 我们这边的前端同学几乎人手一本《JavaScript权威指南》. 从省钱的角度讲, 大约三本就够了. 放在部门的书柜里, 谁需要看的时候就去拿, 看完了还回去. 如果同时有4个同学需要看, 此时再去多买一本.

在webqq里面, 打开QQ好友列表往下拉的时候,会为每个好友创建一个div( 如果算上div中的子节点, 还远不只1个元素 ).

如果有1000个QQ好友, 意味着如果从头拉到尾, 会创建1000个div, 这时候有些浏览器也许已经假死了. 这还只是一个随便翻翻好友列表的操作.

所以我们想到了一种解决办法, 当滚动条滚动的时候, 把已经消失在视线外的div都删除掉. 这样页面可以保持只有一定数量的节点. 问题是这样频繁的添加与删除节点, 也会造成很大的性能开销, 而且这种感觉很不对味.

现在享元模式可以登场了. 顾名思义, 享元模式可以提供一些共享的对象以便重复利用. 仔细看下上图, 其实我们一共只需要10个div来显示好友信息,也就是出现在用户视线中的10个div.这10个div就可以写成享元.

伪代码如下.

var getDiv = (function(){ 
    var created = []; 
    var create = function(){ 
          return document.body.appendChild( document.createElement( ‘div‘ ) ); 
    } 
    var get = function(){ 
         if ( created.length ){ 
              return created.shift(); 
          }else{ 
                return create(); 
           } 
     } 
/* 一个假设的事件,用来监听刚消失在视线外的div,实际上可以通过监听滚                                     动条位置来实现 */ 
      userInfoContainer.disappear(function( div ){ 
              created.push( div ); 
        }) 
 })() 
  var div = getDiv(); 
  div.innerHTML = "${userinfo}"; 

原理其实很简单, 把刚隐藏起来的div放到一个数组中, 当需要div的时候, 先从该数组中取, 如果数组中已经没有了, 再重新创建一个. 这个数组里的div就是享元, 它们每一个都可以当作任何用户信息的载体.

当然这只是个示例,实际的情况要复杂一些, 比如快速拖动的时候, 我们可能还得为节点设置一个缓冲区.

JS常用的设计模式(16)—— 享元模式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jymz/p/4273965.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