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一、linux概况:
1、linux市场需求:
linux系统管理员、linux程序员(需掌握C/C++、java、php、jsp...),包括linux软件工程师和linux嵌入式开发
2、学习流程:
·1 linux平台上的开发,包括vi、gcc、gdb、make、jdk、tomcat、mysql及其它linux基本操作
·2加厚C语言功底《C专家编程》或java语言
·3学习unix环境高级编程
·4linux应用系统开发、linux嵌入式开发
3、学习秘诀: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
4、3本书
《linux私房菜》、《linux编程从入门到精通》、《linux源码剖析》
5、linux特点
免费/开源、支持多线程/多用户、安全性好、对内存和文件管理优越、
操作相对困难、linux最小只需要4m-->嵌入式开发
6、用户目录:
root: 存放root用户相关文件 home 存放普通用户相关文件 bin 存放普通命令
sbin 要具有一定权限才能使用的命令 mnt 默认挂载光驱的目录
etc 存放配置相关文件 var 经常变化的东西,比日志文件
boot 存放引导相关文件 usr 安装软件默认文件夹,相当于widows下的program文件夹
二、注意事项:
·1用户登录
尽量少用root帐号登录,避免操作失误
平时以平常用户登录,然后利用su 切换到root
三、常用命令
第一类:基本命令:
1、关机命令
shutdown -h now 立即进行关机 (=halt)
shutdown -r now 现在重启关机 (=reboot)
用户注销
提示符下输入logout
3、ls 当前目录的所有文件
ls 列出文件和目录
ls -a 显示隐藏文件
ls -l显示长列表格式
ls -al
mkdir 建立目录
rmdir 删除空目录
touch 建立空文件
cp 复制命令
rm 删除文件和更改文件名
rm -rf * 删除所有内容(包括目录和文件,r递归f强制)
ln (建立符号连接)
ln -s 源 目标
ln -s /etc/inittab inittab inittab 指向实际文件/etc/inittab
more 显示文件内容,带分页 more 文件名 然后空格翻页
less 显示文件内容带分页
| 管道命令 (比如和more 命令结合使用)
理解管道命令:把上一个命令的结果交给 | 后面的命令处理
#ls -l /etc | more
grep 在文本中查询内容
grep 要查找的关键词 文本对象
grep -n function01 test.c 在test.c中查找函数function01
man 帮助,相当于widows下的help
例如:grep man
find 搜索文件及目录
例1:在特定的目录下搜索并显示指定名称的文件和目录
find / -name man从根目录开始搜索名称为man的文件或目录
例2:搜索一段时间内被存取的文件或目录
find /home -amin -10 十分钟内存取的文件或目录
find /home -atime -10 十小时内存取的文件或目录
find /home -cmin -10 十分钟内更改过的文件或目录
find /home -ctime -10 十小时前更改过的文件或目录
例3:搜索指定大小的文件:
find /home -size +10k 查找/home目录下大小为10k的文件
重定向命令:
ls -l > a.txt 列表的内容写入文件a.txt中(覆盖写)
ls -al >> aa.txt 列表的内容追加到文件aa.txt的末尾(追加写
例子:grep -n function01 test.c > fun.txt
在test.c文件中查找funtion01并保存到fun.txt文件里
反向箭头为从文件中输入信息
组的概念:
每个用户必须属于一个组,不能独立于组之外。在linux中每个文件有所有者、所在组、其它组的概念。
(1)所有者 (2)所在组 (3)其它组 (4)改变用户所在的组
所有者:一般为文件的创建者,
可以用[ ls -ahl ]查看文件的所有者,或用[chown 用户名 文件名 ]来修改文件的所有者
所在组:当用户创建一个文件后,这个文件所在组就是该用户所在的组
可以用[ ls -ahl ]查看文件的所有组,或通过[ chgrp 组名 文件名 ]来修改文件所在的组
其它组:除开文件的所有者和所在组的用户外,系统的其它用户都是文件的其它组
注意:一个用户可以属于多个组
常识:
注意:文件的后缀名不重要,识别文件主要靠文件的头部信息
PS:有时间了我自己整理一份,把以前的和这次的笔记结合起来,这几次整理的东西都不好,
分享的意义在于使一切变得简单,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chinas/p/4381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