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C#接口是一个让很多初学C#者容易迷糊的东西,用起来好像很简单,定义接口,里面包含方法,但没有方法具体实现的代码,然后在继承该接口的类里面要实现接口的所有方法的代码,但没有真正认识到接口的作用的时候就觉得用接口是多此一举,当然你这样想那是绝对绝对错误的,比尔盖茨的微软请的员工都是比盖茨还聪明的人,他们的C#能添这样的多足吗?!关于接口的作用,网上有一位就真的深入浅出给我们做了很好理解的分析。
通过学习对C#中接口的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教。 我在上一篇帖子(http://www.programfan.com/club/showbbs.asp?id=150228)中只是简单的谈了一下接口的作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言归正传: 假设我们公司有两种程序员:VB程序员,指的是用VB写程序的程序员,用clsVBProgramer这个类表示;Delphi程序员指的是用Delphi写程序的程序员,用clsDelphiProgramer这个类来表示。每个类都有一个WriteCode()方法。定义如下:
class clsVBProgramer() { .... WriteCode() { //用VB语言写代码; } .... }
class clsDelphiProgramer() { .... WriteCode() { //用Delphi语言写代码; } .... }
现在公司来了一个项目,要求派某个程序员写一个程序。 class clsProject() { .... WritePrograme(clsVBProgramer programer)//用VB写代码 { programer.WriteCode(); } WritePrograme(clsDelphiProgramer programer)//重载方法,用Delphi写代码 { programer.WriteCode(); } ...... } 在主程序中我们可以这样写: main() { clsProject proj=new clsProject();
IProgramer programer;
//如果需要用VB写代码
programer=new clsVBProgramer();
proj.WritePrograme(programer);
//如果需要用Delphi写代码
programer = new clsDelphiProgramer();
proj.WritePrograme(programer);
}
但是如果这时公司又来了一个C#程序员,我们怎么改这段程序,使它能够实现用C#写程序的功能呢?我们需要增加一个新类clsCSharpProgramer,同时在此clsProject这个类中要再次重载WritePrograme(clsCSharpProgramer programer)方法。这下麻烦多了。如果还有C程序员,C++程序员,JAVA程序员呢。麻烦大了!
但是如果改用接口,就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声明一个程序员接口: interface IProgramer() { WriteCode(); } 然后声明两个类,并实现IProgramer接口: class clsVBProgramer():IProgramer { .... WriteCode() { //用VB语言写代码; } .... }
class clsDelphiProgramer():IProgramer { .... WriteCode() { //用Delphi语言写代码; } .... } 对clsProject这个类进行一下修改: class clsProject() { .... WritePrograme(IProgramer programer) { programer.WriteCode();//写代码 } ...... }
main() { clsProject proj=new clsProject; IProgramer programer; //如果需要用VB写代码 programer=new clsVBProgramer; proj.WritePrograme(programer); //如果需要用Delphi写代码 programer=new clsDelphiProgramer; proj.WritePrograme(programer); } 如果再有C#,C,C++,JAVA这样的程序员添加进来的话,我们只需把它们相关的类加进来,然后在main()中稍做修改就OK了。扩充性特别好!
另外我们如果把clsProject这个类封成一个组件,那么当我们的用户需要要扩充功能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在外部做很小的修改就能实现,可以说根本就用不着改动我们已经封好组件!是不是很方便,很强大!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Li-yuan/p/4398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