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Web开发 > 详细

进行web开发之前应该考虑的因素

时间:2015-04-22 00:08:45      阅读:161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功能实现

  这个自不必说。

 

性能与可伸缩性

  根据预期的访问量,评估机器负载情况。如果在可预期的未来一台服务器可以撑得住,则没必要使用多台服务器。需要对多个环节进行性能评估:web服务器、逻辑服务器、DB等等。同时每个环节都可以考虑是否需要缓存。

  在web服务器层面,有一个重要的点,即系统的 URL 选择。首先,要尽最大可能避免访问量差别很大的系统共用一个域名。因为随着系统的发展,很有可能需要对访问量大的系统进行扩容。扩容引入分流机制。如果这两个系统共用同一个域名,且 URL 的区分度不高,会对分流机制造成很大的障碍。虽然说有些系统或模块(或页面)的 URL 相对可变,但是对于开放给外部(尤其是公司外部)访问的 URL 来说,变更是不可能的。这种类型的 URL 本质上是 API。这又牵扯到另外一个主题:《API 设计》。这里暂且 pass。

  在逻辑服务器层面,切记读写分离,如果预计系统不需要多台服务器,也该为读写分离留下后路。还有一点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的服务之间互相访问,不要直接以 ip:端口 的形式,而尽量以域名的方式。如果是用前者,后期扩容时,也可以引入虚拟 ip 补救。

  在 DB 层面,考虑是否需要引入 memcache 或 redis 之类的缓存。考虑是否需要做 M-S。另外,考虑 DB 层是直接对上层暴露 ip 端口,还是引入一个抽象层(如虚拟 ip)。再者,做库表设计时,考虑是否应该分库、分表。

  在引入了多服务器架构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数据同步与合并问题。比如,A 服务器上产生了一张图片,可能需要把它同步到 B 服务器上。或者数据库需要做 M-S 同步。需要合并的,最典型是日志。如果日志分散在许多台机器上,定位问题和分析日志都显得非常麻烦,需要有一种合并机制。还有一个也是很重要的点,即 session 的合并。同一个用户,可能第一次请求到 A 服务器上,下一次请求到 B 服务器上,如何使这两台机器能共享一个 session,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解决方案是使用 redis 存储会话信息。

  在多服务器架构下,动态脚本和静态文件分离是一个比较好的经验。这里的分离指使用不同的域名,代码文件放在不同的机器上。这是因为动态脚本和静态文件的性能属性差别比较大。将它们分开可以对它们使用不同的部署策略。例如,静态文件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浏览器缓存。

 

可用性

  可用性这个方面,有很多与上一个重叠的地方,因为都涉及到多服务器。他们之间的区别是:可伸缩性考虑的是系统能不能撑得住很大的访问量,以及当访问量意外性的出现暴增时,系统能否快速提升自身的处理能力来进行响应。而可用性关注的问题是:这个服务的重要性如何?如果特别重要,怎么保证它不会挂?

  提升可用性的常用手段之一是引入冗余灾备措施。同样涵盖上面提到的那几个环节。如果要引入冗余,切记重点关注两个问题:1,单点故障;2,跨机房。

  单点故障。假设把架构设计成:前端两台 web 服务器,域名通过 dns 解析到这两台机器上,逻辑服务器也两台,但是 DB 只有一台。那么 DB 这个环节就是一个单点。如果 DB 服务器挂掉,整个系统都会挂掉。前面设计了两台 web 服务器和两台逻辑服务器都没有任何意义。

  然后说一下跨机房。跨机房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除非十分必要,否则尽量不要使用跨机房架构。因为通常情况下,我们几乎不可能把所有的服务都在两个地方部署一份。99.99% 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部署了跨机房的系统,需要访问另外一个只在一个机房有部署的服务。这个时候,其中一个机房必须通过通道访问另外一个机房。这样,两个机房就不是完全一样的了。此外,两个机房的数据、日志等都需要同步、合并。这些都会使运维的难度大大提高。

  除了冗余之外,考虑可用性,还应想到监控措施。监控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1,日志或数据分析。服务器上后台跑进程,不停地对日志或类日志的数据进行分析,一旦发生异常,报警。

  2,代码中植入对服务或接口的监控。当用代码访问一个服务时,检查其响应。如果响应异常,报警。

  3,心跳式轮询检测。每隔一段时间向服务发送特殊的请求,检查其响应。如果响应异常,报警。

  4,服务器负载监控。例如 CPU、内存、硬盘、IO、cgi 进程数等等。有些情况下这些工作有运维工程师去做。

  5,代码中植入对响应时间的统计,并另起后台进程,对响应时间进行监控。

  其中,1、2、4、5是系统内部的监控,3是系统外部监控。系统内部监控可以更加细致,能监控到一些外部监控不到的东西。但是,一旦系统本身挂掉(例如服务器挂了),内部监控也会失效。

 

可扩展性

  这个方面涉及到软件的逻辑架构,更多的与业务相关。考虑可扩展性的目的是为了应对需求变更。这要求首先对需求有较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大致把握到需求变更的方向。这之后,在代码结构层面,为预期的变更方向留下空间。要求设计者具有非常丰富的编码经验和对设计模式有深刻的理解。

 

可调试性

  这个方面容易被忽略,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web 系统的部署环境和交互流程越来越复杂,有时候定位一个线上问题非常困难。通常是开发环境无法重现,同时又获得不到足够的信息进行定位。因此这个因素应该在系统设计时就考虑进去:当出现问题时,如何方便地进行定位和调试?这里分服务端和页面两个部分考虑。

  日志不必说,是重要的信息来源。服务端写日志,需要对日志进行有效的组织(这里也是一门学问)。

  另外,服务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统一的错误码处理。错误码管理混乱会影响问题的定位。最好的情况是,错误码分得很细,并且保证绝对无重复。这样,开发一拿到错误码,立刻就能大概判断出问题所在。

  再者,服务端,可能需要备好调试工具。可以理解为后门,但是只有经过授权才能使用。

  前端写不了日志是个大问题,需要另寻途径把错误信息拿到手。最差的方法是牺牲部分用户体验,把错误码以某种方式展示出来,然后通过询问用户来获得错误码。这种方式不建议使用。更好的做法是,在前端搜集错误信息,然后通过接口上报到服务器进行存储。

 

安全

  安全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xss、csrf、sql注入、敏感信息泄露、刷接口、重放等等等等。安全领域涉及到的东西很多。

 

数据统计与后台

  考虑系统是否需要后台管理、是否需要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这些都会影响到系统的设计。后台管理者通常在经过授权之后会得到高权限,因此系统设计上需要区分角色。而数据的收集容易导致所谓的“霰弹式修改”,引起系统的快速腐烂。

进行web开发之前应该考虑的因素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blowing00/p/4444369.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