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命令 | 功能 |
| mount | 挂载文件系统 |
| umount | 卸载已挂载上的文件系统 |
| df | 检查各个硬盘分区和已挂上来的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 |
| du | 显示文件目录和大小 |
| fsck | 主要是检查和修复Linux文件系统 |
mount命令的功能是挂载文件系统,可以挂载硬盘、光盘、软盘,也可以挂载NFS网络文件系统。这个命令的标准用法如下:
mount –t 设备类型 存放目录
mount IP地址:/所提供的目录 存放目录
| 选项 | 说明 |
| (无) | 不加任何参数,直接输入命令可以显示已挂载的文件系统和目录 |
| -a | 挂上/etc/fstab下的全部文件系统 |
| -t | 制定所挂上来的文件系统的名称,所有系统支持的文件系统,这个信息可以在/proc/filesystems这个文件里看到 |
| -n | 挂上文件系统,但是不把文件系统的数据写入/etc/mtlab这个文件 |
| -w | 将文件系统设为可读写 |
| -r | 挂上来的文件系统设为只读 |
在目录/mnt下,挂上iso9660文件系统。输入命令:
mount –t iso9660 /dev/hdb /cdrom
umount命令的功能是卸载已挂上的文件系统,在关闭系统前应该把所有挂载上的文件系统卸载。这个命令和mount命令是相对的。用法:
umount 已挂上的目录或设备
卸载已挂上的/cdrom目录,输入命令:
umount /cdrom
卸载已挂上的某个分区,输入命令:
umount /dev/hdb1
df命令用来检查硬盘分区和已挂在的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也就是说,检查硬盘的使用量。标准用法如下:
df [-选项]
| 选项 | 功能 |
| -a | 把全部的文件系统和各分区的硬盘使用情形列出来,包括0区块的,例如/proc这个文件系统 |
| -i | 列出I-nodes的使用量 |
| -k | 把各分区的大小和挂上来的文件分区的大小用k表示 |
| -t | 列出某一文件系统的所有分区磁盘空间使用量 |
| -x | 列出不是某一文件系统的所有分区磁盘空间使用量,和-t选项相反 |
| -T | 列出每个分区所属文件系统的名称 |
例如,要列出全部文件系统和各分区的磁盘使用情况,输入命令:
df –a
du命令的功能是用于显示文件目录或大小。标准用法:
du [-选项]
| 选项 | 含义 |
| -a | 显示全部目录及其次目录下的每个文件所占的磁盘空间 |
| -b | 显示目录和文件的大小,以B为单位 |
| -c | 最后再加上一个总计 |
| -h | 以KB、MB、GB为单位,提高信息可读性 |
| -s | 只列出各文件大小的总和 |
| -x | 只计算属于同一文件系统的文件 |
fsck命令的功能是检查和修复Linux文件系统,这个命令最好在没有人或是没有分区挂上来时使用,其实每次开机系统都会做一次检查,看是否有坏轨或数据流失的现象。用法:
fsck (-选项) 分区名称
| 选项 | 功能 |
| -a | 自动修复文件系统,不询问任何问题,比较危险 |
| -A | 依照/etc/fstab配置文件的内容,检查该文件内所列全部文件系统。若没有附加参数"-P”,则会先检查/目录的文件系统,而不会同时检查所有文件系统 |
| -R | 采取互动方式,在修复时询问问题,让用户确认并决定处理方式 |
| -S | 依次检查作业而不是同时执行。当依次指定多个文件系统且采用互动的方式进行检查时,请使用此参数以便顺序执行,否则fsck可能会同时询问数个问题,让人不知所措 |
| -V | 显示命令执行的过程 |
| -T | 指定要检查的文件系统的类型 |
| -N | 不是真正执行指令,仅列出实际执行时会进行的动作 |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tian-yong/p/4497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