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备份的类型
1.1按数据库服务器的状态
1.2按备份文件的类型
1.3备份数据库的内容
二:备份策略
2.1备份应该备份什么?
2.2物理备份还是逻辑备份?
2.3备份策略
三:MySQL备份工具
3.1 mysqldump
3.2 mysqlhotcopy
3.3 ibackup
3.4 xtrabackup
1.1按数据库服务器的状态
热备份:在线备份,读写操作不受影响
温备份:能读不能写,仅能执行读操作
冷备份:离线备份,读写操作都不能进行
1.2按备份文件的类型
物理备份:直接备份数据文件
逻辑备份:将数据导出到文本文件中
1.3备份数据库的内容
完全备份:备份全部数据,可能是某个库的全部数据,也可能是所有库的全部数据
增量备份:仅备份上次完全备份或增量备份以后变化的数据
差异备份:仅备份上次完全备份以后变化的数据
2.1备份应该备份什么?
数据、配置文件、二进制日志、事务日志
2.2物理备份还是逻辑备份?
物理备份:速度快
逻辑备份:速度慢、丢失浮点数精度、可以方便使用文本处理工具直接对其处理、可移植能力好、跨MySQL服务器版本
2.3备份策略
根据数据量的大小,可以做不同的选择,例如:一周一次完全,一天一次增量或差异或者一个月一次完全备份,一天一次增量或者差异备份
完全+增量
完全+差异
3.1mysqldump逻辑备份工具、MyISAM(温备份)、InnoDB(热备份)
3.1.1备份单个数据库或库中的特定表
db_name[tb1][tb2]:备份指定数据库,不包括创建数据库的命令,所以恢复的时候必须手动的创建数据库
mysqldump -uroot -p mydb > /root/mydb.sql
注意:以上的方式是在MySQL服务器运行期间执行的备份,如果在备份的过程中有数据插入,会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所以在备份的时候一定要锁表
注意:最后一条数据没有在备份文件中,所以如要要拿刚才的备份文件去恢复,是不能够恢复到服务器出事故之前的状态的,但是可以去二进制日志文件中查找读出来,但是到二进制日志文件中查找的时候,怎么知道刚才插入数据的时间点呢?还原的时候应该是完全备份+完全备份以后的事件进行恢复,但是怎么知道二进制日志文件当中刚才从哪个事件开始的?或者说哪个位置?哪个时间点?而且每次还得手动记录存放于哪个二进制日志文件中。
3.1.2 --master-date={0|1|2}
0表示不记录二进制日志文件及其事件位置
1表示以CHANGE MASTER TO 的方式记录二进制日志文件位置,可用于恢复后直接启动服务器
2表示以CHANGE MASTER TO的方式记录二进制日志文件位置,但是默认被注释掉了
3.1.3--lock-all-tables:锁定所有表
3.1.4--flush-logs:执行日志滚动
3.1.5如果指定库中的表类型都为InnoDB,可使用--single-transaction启动热备,使用它的时候就不需要在使用--lock-all-tables选项了,它会自动释加锁
3.1.6备份多个库
--all-databases:备份所有库
--databases DB_NAME1,DB_NAME2...:备份指定库
注:这两个选项都会自动创建CREATEDATABASE命令,所以还原的时候就不用在手动指定库了
3.1.7其它选项
--event:备份数据库的事件调度器
--routines:备份存储过程和存储函数
--triggers:备份触发器
3.1.8执行备份与还原
备份策略:周完全+日增量
完全备份:mysql>mysqldump
增量备份:备份二进制日志文件(flush logs)
模拟完全备份,然后每天备份增量
1.假如现在是第一次执行mydb数据库的完全备份
2.执行完完全备份以后,进入数据库做一些操作,模拟这些操作是在第二天用户做的
3.然后模拟执行第二天的增量备份
4.mysql-bin.000019是第一天的增量
5.模拟到了第二天了,增加了一些信息
6.假如一不小心把整个数据库给删了,假如二进制日志文件和数据没放到同一目录下
7.关闭mysql服务,初始化数据库,启动mysql服务
8.开始使用备份文件进行数据库恢复
注意:此时还没有恢复到数据库出事故前一刻的状态,需要执行数据库出事故前一刻的二进制日志文件进行最终的恢复
本文出自 “凡夫俗子”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caoyt.blog.51cto.com/9978141/1655444
原文地址:http://caoyt.blog.51cto.com/9978141/1655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