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99——成功状态码
- 客户端发起请求时,这些请求通常都是成功的。服务器有一组表示成功的状态码,分别对应于不同类型的请求。

- 300~399——重定向状态码
- 重定向状态码要么告诉客户端使用替代位置来访问他们所感兴趣的资源,要么就提供一个替代的响应而不是资源的内容。如果资源已被移动,可发送一个重定向状态码和一个可选的Location首部来告诉客户端资源已被移除,以及现在可以在那里找到它,这样浏览器就可以在不打扰使用者情况下,透明地转入新的位置。



- 400~499——客户端错误状态码
- 有时客户端会发送一些服务器无法处理的东西,比如格式错误的请求报文,或者最常见的是,请求一个不存在的URL。


- 500~599——客户端错误状态码
- 有时客户端发送一条有效请求,服务器自身却出错了。这可能是客户端碰上了服务器的缺陷,或者服务器上的子元素,比如某个网管资源,出了错。
首部
首部和方法配合工作,共同决定了客户端和服务器能做什么事情。
在请求和响应报文中都可以用首部来提供信息,有些首部是某种报文专用的,有些首部则更通用一些。可以将首部分为五个主要的类型。
这些是客户端和服务器都可以使用的通用首部。可以在客户端、服务器和其他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一些非常有用的通用功能。比如Date首部就是一个通用首部,每一端都可以用它来说明构建报文的时间和日期。
通用缓存首部是HTTP/1.0引入了第一个允许HTTP应用程序缓存对象本地副本的首部,这样就不需要总是直接从源端服务器获取了。
请求首部是只在请求报文中有意义的首部。用户说明是谁或什么在发送请求,请求源自何处,或者客户端的喜好及能力。服务器可以根据请求首部的客户端信息,试着为客户端提供更好的响应。
- Accept首部
Accept首部为客户端提供了一种将其喜好和能力告知服务器的方式,这样服务器就可以根据这些额外信息,对要发送的内容做出更明智的决定。Accept首部会使连接的两端都受益。
2.条件请求首部
有时客户端希望为请求加上某些限制。比如,如果客户端已经有了一份文档副本,就希望只在服务器上的文档与客户端拥有的副本有所区别时,才请求服务器传输文档。通过条件请求首部,客户端就可以为请求加上这种限制,要求服务器在对请求进行响应之前,确保某个条件为真。
3.安全请求首部
HTTP本身就支持一种简单的机制,可以对请求进行质询/响应认证。这种机制要求客户端在获取特定的资源之前,先对自身进行认证,这样就可以使事物稍微安全一些,同时还会对在HTTP之上实现的其他安全机制进行讨论。
4.代理请求首部
响应报文有自己的响应首部集。响应首部为客户端提供了一些额外信息,比如谁在发送响应、响应者的功能,甚至与响应有关的一些特殊指令。这些首部有助于客户端处理响应,并在将来发起更好的请求。
1.协商首部
如果资源有多种表示方法--比如,如果服务器上有某些文档的法语和德语译稿,HTTP/1.1可以为服务器和客户端提供对资源进行协商的能力。
2.安全响应首部
我们已经看到安全请求首部了,本质上这里说的就是HTTP的质询/响应认证机制的响应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