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架构的发展
1,c/s架构 (client客户端-server服务端) (胖客户端:要求客户端运行业务;把业务放到服务器端,则是瘦客户端) 典型的c/s应用:ftp工具、QQ、邮件系统、杀毒软件...
1.建立在tcp/ip协议之上,有自己的通信规则(建立业务)
2.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一个完整业务逻辑
3.允许多个客户端程序同时接入一个server程序(并发)
4.每一个client(机器)都必须安装客户软件
5.修改了server程序,通常client程序都要修改(升级)
优点:利用客户端的计算能力,分担服务器的负荷(大型网络游戏就利用这点)
缺点:用户必须安装客户端程序;客户端需要升级(麻烦)
2,b/s架构 (browser - web server(cluster集群)) (极瘦客户端:最低限度地减少客户端程序,只需要browser(浏览器))
1.基于http协议(应用层)
2.几乎所有的业务逻辑处理都在server完成
3.支持并发
4.client要求很少,只需要安装browser(浏览器)
5.修改server之后,client不需要任何变化
6.server端开发技术:html/js,xhtml,... php,asp,jsp,servlet
缺点:所有业务都在服务器端完成,服务器负荷大。
优点:支持高并发访问;不需另外安装软件(只需浏览器),免去更新的麻烦。
关于web中常见的名词或者概念,在我前面的博客里面有整理到,这里只是大致的罗列下复习一下。
1,下载一个tomcat服务器
2,web服务器-Tomcat的启动和配置,运行新版本的(5之后)tomcat只需要配置上JAVA_HOME就可以。
先进入Tomcat主目录下的bin目录 // %catalina_home%/bin
window平台:启动---startup.bat 关闭---shutdown.bat
Linux平台: 启动---startup.sh 关闭---shutdown.sh 或 Ctrl+C
测试: 打开浏览器,访问 Tomcat 首页:http://localhost:8080 或者 http://127.0.0.1:8080/
获取进程Id强行杀死tomcat进程:
ps ef|grep tomcat ---查看tomcat的进程id
kill -9 tomcat进程Id号 --- 强行杀死tomcat进程
3,介绍Web应用的结构,严格定义为两部分:
① Web应用的根目录下有一个特定的子目录称为WEB-INF,其中包含不能被客户访问的专用Web应用程序软件, 包括Servlet类文件、部署描述符web.xml、外部库以及其他任何由此应用程序使用的专用文件。
② 所有位于WEB-INF之外的文件都被看作是公共的,它们可以从客户端被访问。资源包括HTML页面、JSP页面和图像等。
web.xml的模板(一个web.xml中可以配置多个Servlet):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web-app version="2.5"
xmlns="http://java.sun.com/xml/ns/javaee"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java.sun.com/xml/ns/javaee
http://java.sun.com/xml/ns/javaee/web-app_2_5.xsd">
<servlet>
<servlet-name>servlet的名字1</servlet-name> //servlet的逻辑名
<servlet-class>servlet类全名1</servlet-class> //类的完全限定名
</servlet>
<servlet>
<servlet-name>servlet的名字2</servlet-name>
<servlet-class>servlet类全名2</servlet-class>
</servlet>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servlet的名字1</servlet-name> //要和servlet标签中的相同
<url-pattern>指定servlet相对于应用目录的路径</url-pattern> //servlet的访问路径
</servlet-mapping>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servlet的名字2</servlet-name>
<url-pattern>指定servlet相对于应用目录的路径</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welcome-file-list>
<welcome-file>index.jsp</welcome-file>//指定默认的欢迎页面
</welcome-file-list>
</web-app>
什么是静态内容?什么是动态内容?
静态:返回页面每个客户端都相同。 动态:各个客户端的页面各不相同。产生动态内容的Web辅助应用:CGI & Servlet
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 可以产生动态内容,跨语言(C/C++, Perl, python...)
1.本身是一个进程(数据共享,跨进程调用) --性能较差
2.可移植性很差(本地语言)
3.安全性差--可以访问本地的操作系统,容易受黑客攻击
web server / servlet container
1.性能好 --多线程(而不是进程)
2.可移植性 --相对好
3.安全性
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缩写,它用于传送 WWW 方式的数据。 HTTP 协议采用了请求/响应模型。基于 TCP/IP 之上的协议,在 Web 上广泛使用。无状态。 如果来自服务器的响应是 html 页面,那么 html 内容会嵌入到 Http 响应中。 Http 会话:是一个简单的请求-响应序列。
1)请求响应模型
请求的关键要素:1.http方法(要完成的动作) 2.要访问的页面(URL请求) 3.表单参数
响应的关键要素:1.状态码(请求是否成功) 2.内容类型(txt,img,html等) 3.返回内容(具体资源:html,图片等)
2)URL的分析
URL(Uniform Resour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器。Web 上的每一个资源都有唯一的地址,采用的就是 url 格式
3)使用Http Monitor截获http的请求与响应信息
Http 请求方法包括:Get()方法;Post()方法; 其他方法:Head, Trace, Put, Delete, Connect 等
Get()方法: Http 最简单的方法,其最主要的任务:从服务器上获取资源
Post()方法:更强大的请求方法,不仅可以请求资源,还可以向服务器发送表单数据
4)分析http请求的信息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请求头包含:1.请求的方法; 2.URI; 3.协议版本; 4.以及包含请求修饰符; 5.客户信息和内容的类似于 MIME 的消息结构
5)分析http响应的信息。截获内容:
HTTP/1.1 200 OK // HTTP/1.1 是web服务器使用的版本;200 是状态码;OK 是状态码的文本版本
ETag: W/"472-1198101802343"
Last-Modified: Wed, 19 Dec 2007 22:03:22 GMT
Content-Type: text/html // MIME类型:告诉浏览器所要接收的是哪一类型的数据。以供浏览器显示。
Content-Length: 472
Date: Wed, 19 Dec 2007 22:05:44 GMT
Server: Apache-Coyote/1.1
//以上是Http响应的首部
//响应体中包含了Html以及其他要显示的内容
<html><head><title>User Login</title></head>
<body><center>……</center></body></html>
- Http 响应状态码分析(具体代码含义参看 http 代码对照表):
1xx:信息响应类,表示接收到请求并且继续处理
2xx:处理成功响应类,表示动作被成功接收、理解和接受
3xx:重定向响应类,为了完成指定的动作,必须接受进一步处理
4xx:客户端错误,客户请求包含语法错误或者是不能正确执行。 如:404——无法找到,表示无法找到指定位置的资源。
5xx:服务端错误,服务器不能正确执行一个正确的请求Web应用基础
标签: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u011794238/article/details/464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