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序
老码农我自从学校开始接触J2ME,到陆续开搞Android、IOS,至今误入移动互联网已经小10年了,呆过创业公司,进过二流互联网公司,也打入过BAT内部,只做过一件事,就是手机App开发。踩过各种坑,栽过各种跟头,处理过极端流量暴长的性能问题,压缩过业务过于复杂时的流量消耗问题,当然也有把Crash率降到0.01%的时候。跟不同性格的产品干过架,也伺候过各种流派的设计师,曾经更是把测试搞得欲仙欲死。涉及的业务有市场、助手、电商、门户、社交,用户量级从几万到上亿,但运气不好,错过了几次行业发展的高峰期,没能成为风口上的猪。先是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期,再是07、08年左右BAT黄金发展期,接下来是11年左右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人口红利期。所以,这一次无论如何不能再错过了。
新业务百花齐放
如我在“这才是真实的互联网+”这篇文章中所说,地产黄金十年已经过去,社会资本聚集高科技产业,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革已经拉开序幕,其中蕴藏的机会风光无限。整个互联网行业如今在基础设施、资本活跃度、人才储备、退出机制方面已经有了足够的积累,到了爆发冲击的时候,而目标就是那些还没有数据化,甚至没有在线化的行业。
互联网的发展,一直都是从攻占用户端开始,用户端的影响力是最重要的,只有掌握了用户端才能倒逼产业链上游改革,重构组织形态,打破既有的利益群体。不管是IM通讯、搜索、还是电商,都是首先在用户端形成口碑,产生优势,然后向产业链上游渗透,最终重构整个产业链的组织形态,并把自己沉淀为基础设施,坐享渡口经济的快感。不管是腾讯、百度还是阿里、小米、360,都是从不同的方向上面按基本相同的打法在作战,只不过基础设施也是为档次的,收到过路费的量级当然也不一样。
大公司往往在一个业务上面做到极致,形成优势,才能迅速成长起来,而成长起来之后,除了360安全卫士到360手机助手,淘宝到支付宝这类可以很好得用现有资源积累,对现有体系形成补充优势的体系内创新可以发展壮大之外,就很难再有比较大的创新。再加上渡口经济模式挣钱很轻松很干净,通过高风险的创新业务来重新圈用户这种起家时的脏活累活他们自然不愿意再干了。所以巨头这时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凭借资本和市场优势跟随、抄袭,然后来灭掉创新者,就是腾讯在5年之前的打法,搞得一片骂声;另一种就是凭借资本优势,入股有颠覆性思路,或者对自己既有业务有补充的创新团队,最近几年,BAT都在走这条路。这能保护大众的创新热情,对整个市场的影响是正向的,使创业者除了跟巨头火拼之外,多了一个退出渠道,也间接促进了创业高峰的出现。
对我们来说,坏消息是,巨头都很强大、成熟,靠渡口收钱的作法已经很难起作用了;好消息是,基础设施比较成熟,各个细分领域的创新来刚刚开始,以后还会涌现出无数的像唯品会、途牛、尚品宅配等细分领域的创新。下面聊聊我比较熟悉的电商。
电商的过去
传统的产业链结构中,渠道效率低下,信息传递速度慢,从设计、生产、批发、零售整个环节时间太长,附加成本太高,用户只能跟随,不能引领,小众的、个性化的需求无法被快速发掘和有效满足。而厂商由于不能直接接触消费者,产业链对消费者的信息反馈速度过慢,导致效率低下。过去10年,把商场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借助互联网人口红利,全品类、平台型的电商企业发展壮大,解决了人们网络购物中的信任感、支付手段、快递效率、商品多样性等基本问题。现今买家面对的已经是一个基本健康、安全、满意的网购环境。电商打通了消费者、零售、厂商三者间在线下存在的中间环节,从零售端的消费者开始一步步倒逼渠道改革,建立更短的反馈链,实现定制个性化,柔性生产,这样的好处主要有两方面:
1、可以最大化发掘和匹配需求,而需求越多,市场当然越大,大盘高了,每个参与者都会受益。
2、可以最小化产品的生产成本。把需求量化后可以避免传统渠道中间环节对需求把握不精确导致的库存积压、退货等问题,也避免了由此带来的物流、人力资源浪费,最终提高了生产效率。
学过经济的人都知道,世界上各个国家的GDP每年都在增长,除了投资,主要就是因为我们提到的新需求发掘和增长,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有关柔性生产,大家可以看看阿里巴巴在线产业带,可算是柔性生产的萌芽了。发展迅速,在线直接对接了零售商和厂商,把中间一层又一层的中间商都甩开了,极大降低了厂商获取用户需求的成本。
以阿里为代表的平台型电商,提高了整个社会商品、资金流通效率,极大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空间,自身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逐步沉淀为互联网商业社会的基础设施,享受着渡口经济带来的快感。但现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摆在了这些电商巨头的面前:在一个商品极其丰富的社会,消费者如何更好的选择?面对大量同质化商品时,你有过“选择恐惧症”吗?
现在电商的问题
各大平台型电商如今吸引买家的方式不管是6.18也好,双11、聚划算也好,试用、包邮、满就送也好,团购半价、会员优惠也好,甚至老板娘过生日限时秒杀,我们透过表象只能看到一个词:便宜。对,说到底都是变相打折!这就是现如今电商的主流。
打折、促销可以吸引用户一时的注意力,但这些人都是冲着便宜来的,一旦打折、促销完成,用户就会立即逃离,转化率低的可怜。更严重的是当所有人都这么干的时候,就会把用户的意识固化:这里的东西都是便宜的。而便宜的东西利润都低,那只能靠量取胜,或者降低质量,这就更加强了用户已经固化的意识:这里的东西都是便宜、低质且服务差的的。最终恶性循环形成。
只有通过选择引导、辅以适度促销,再加上高质量产品、人性化服务等构建出良好的购物体验,慢慢扭转用户固化的意识,才能打造出自己真正的忠实用户。这同样也是蘑菇街、美丽说等导购类网站崛起的原因。不要只把一堆同质化严重的商品堆在买家面前,要根据他的特征画像,告诉他哪种更适合他,更快的决策,更高的满意度,当然,带来的是更高的忠诚度和回头率。电商已经从野蛮生长发展到精细化运营的阶段,我们的重心也要从关注商品转移到关注用户上面来。
但就像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平台型电商习惯了制造便宜流量来吸引眼球一样,卖家也习惯了靠在他们的大树下坐享高流量,取得成功过的思维是很难转变的。只能等着别人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改变他们了。
这是电商的问题,也是整个服务业面临的问题。
向传统服务业发起冲击
相比于线上服务,传统服务业是以低效、分散而著称的。商家无法识别用户身份、爱好,用户无法识别商家的服务质量,过去的交易行为对未来的交易、服务的改善产生不了任何价值,好的服务无法快速传播,差的服务无法得到快速改善。市场中较少存在信任,有的只是地域、熟人间的口碑等几个简单的参考。个性化服务成本高、严重缺失,需求匹配度低。学过经济学的都知道,这意味着GDP的下降,整体市场体量无法变大。
而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渗透,使服务业在线化、数据化,建立自己的信用体系,降低用户的选择成本,降低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成本,提高商家的经营效率,整个市场的体量已经在慢慢增加。
大众点评过去十年一直在不温不火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PC时代的限制,导致接入的用户、商家的基数太少,用户识别度低。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接入用户数量、频率、时间都得到大幅增加,相互间影响,产生的数据量庞大,足以产生价值爆炸。这是美团得以壮大的原因,也是为什么近年来教育、医疗、美容等各条战线相继产生了大规模的在线服务的原因。
这样以来,电商面对的问题又一次摆在了在线服务业的面前,面对海量的服务,我们如何选择?我们选择相信平台,相信商家,还是其它更值得我们信任的东西?这个答案存在于“部落”里。
部落文化、商业
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接入互联网的人口持续增长,伴随着微博、微信的出现,互联网上已经出现了特征很浓重的部落文化。用户在微博、微信、知乎、博客等互联网基础设施上面,围绕着兴趣、达人、知识、商业服务等为中心聚集在一起进行单向、双向、多向的知识传播,产生大量对每一个参与者有价值的信息。部落的流动性、目标单一决定了其规模不会太大信息传递效率高,部落文化参与者对部落的忠诚度比较高,认同感和归属感比较强。鉴于此,如果能在部落与服务之间建立连接,为部落参与者匹配上相应的服务信息,则可以产生具大的商业价值,也可以很好的解决现在电商产业链中“引导和选择”这一环节薄弱的问题。
我们发现,部落参与者的活动会产生网页、文本、图片、视频、搜索、浏览、评论、分享、关系链等大量非结构化数据,这些东西基本组成了部落文化。而通过数据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部落中每个参与者对部落文化的贡献度有很大差别,部落基本由里面的“达人”主导。我们将他们进行聚合,分析,将部落文化数据化,并进行服务匹配。还可以通过对“达人”施加影响,有意识的引导部落参与者积极参加创造、定制,去设计服务。最后,把用户在服务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聚会、分析,提炼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融入到新一轮服务的设计。成功打造出一个完整的闭环,完成目前在线服务缺失的“引导选择”这一环。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挖掘新需求的过程。
部落的核心要素
一个好的部落,应该是一个随着参与者的不断增加,其价值值也不断增加的。性格、经历各异的人,互相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新知识。新知识越多,部落粘性越高,参与者数量就会更多,从而形成一个正反馈系统,就像开启了一个可以自己产生能量并运转的永动机一样。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开启呢?第一把火怎么点?答案就是,知识。用自有内容去充实部落,然后导用户,引导用户一起产生内容,加上编辑辅助。一开始,肯定以自有内容为主,随着UGC(用户产生内容)越来越多,达到阀值之后,永动机就会自己转下去了。需要注意的是,在UGC中,达人效应值得重视,其影响力、知识丰富性,应该被视为部落的核心力量。
读过失控的同学应该都知道,系统越复杂,启动时间越长。我们要做的,就是造出一个可以达到永动状态的系统,并让启动时间尽量缩短。
移动互联网中的部落文化对电商的影响
标签: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a345017062/article/details/46505485